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中国经济特色:亚细亚生产方式新探(上下卷)(国家治理丛书)

中国经济特色:亚细亚生产方式新探(上下卷)(国家治理丛书)

定  价:360 元

丛书名:国家治理丛书

        

  • 作者:王海明
  • 出版时间:2021/7/1
  • ISBN:9787100182096
  •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 中图法分类:F129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
  • 开本:16开
9
7
1
8
8
7
2
1
0
0
9
0
6

从五帝时代到前清,中国是必须建立庞大的治水工程和人工灌溉设施的所谓治水社会,国家及其政府是能够承担如此大规模的治水工程和人工灌溉设施的兴建者,因而全国土地的所有者势必是国王及其官吏。反之,西方则不是治水社会,它不需要像治理东方大河流域那样只有政府才能承担的大规模的治水工程和人工灌溉设施,其治水工程和人工灌溉设施的兴建者,主要是农民和庶民们自己,而不是政府及其官吏,因而全国土地的主要所有者是庶民而不是国王及其官吏。这一中西经济的根本差异,终说来,则源于中国拥有而西方国家没有适于农耕的大河流域之幅员辽阔的地理环境。

本书共分5篇16章。前面还有一篇绪论。篇中国特色之起源,包含两章。分别通过对中国原始社会国家制度,以及五帝时代的政治与经济制度的分析考察,探寻中国特色之起源。作者认为,五帝时代是中国特色形成的关键时代。中国政治、经济的特征终可以追溯到五帝时代。第二篇中国经济制度,包括三章。分别讨论夏商周(三代)经济制度,春秋至清代的土地制度,以及春秋至清代的工商制度。本篇是对三代,以及春秋至清代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的系统的考察。第三篇中国社会形态,是对一直聚讼纷纭的中国古代各阶段社会形态的判定。共分4章。作者深入分析考察了三代(即夏商周)、春秋至清代(主要包括:春秋战国时代、秦汉时代、晋南北朝隋唐元、唐(中后期)宋元明清不同阶段)的社会形态性质。第四篇中国经济特色中西经济制度及其社会形态之比较。是对西方从古希腊以来直至现代的经济制度的系统梳理考察。共包括5章。作者分别对古希腊(第10章)、古罗马(第11章)、中世纪欧洲(第12章)、欧美早期现代(第13章)、欧美机器大工业时代(第14章)的土地制度、工商业制度、社会形态等进行考察。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经济特色的理解和把握。第15章,作者较为系统考察了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对这个在近代中国引起巨大争论和产生深刻影响的理论进行了集中考察。

在中西比较的视野反思从五帝时代到民国中国传统经济特色,系统深化与拓展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一个极有魄力的理论尝试,一本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术著作。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