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二部,第一部“物质、生命、心与真理”,第二部“人生与人文”。为简单计,乃合名《心物与人生》。以论理次序第一部应在前,但第二部较易引起兴趣,读者亦可先读第二部再读第一部。此书目的,在为一般读者指出一宇宙观、人生观、人文观的道路。其中只有第一部第七章的三节,比较深奥些,故列为附录。关于此书写作之因缘,今略述于后。
此书之第一部,是我在民国三十年前拟名《人生之路》一书之第三部分。其他两部分,一名《人生之体验》,已由中华书局出版。一名《道德之自我建立》,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部,中华书局本待印行,但是,我当时觉真要讲哲学,直接由知识论到形上学到宇宙论,或由道德文化反溯其形上学根据,再讲宇宙论,比较更能直透本原。从自然界之物质、生命,讲到心灵、知识、人生文化,固亦是一路,然却是最弯曲的路,故将此部停止出版。不过据我多年的经验,一般青年学生,一般社会上的人,所易感到之哲学问题,仍是如何从自然宇宙去看人之生命心灵之地位价值,以定其人生文化理想的问题。人如此去想,易有常识、一般科学知识与流行的哲学意见作凭借。然亦可随意引出意见,而止于一些肤浅混乱之谈。此部则是一方求不违常识之所共许,与已有之科学知识,一方用一比较谨慎的态度,反复的辩论方式,去次第廓清一般人对此等问题之随意论断与肤浅混乱之谈者。其用意则在指示一“提高人心在宇宙中之地位”之哲学思想方向。此书对“物质生命心灵三者所表现之各种形式或范畴,物、生物与人之个体性,宇宙最后真宰最后实在为何”等问题,皆未论及。只以一根思想线索,贯注于反复之论辩之中,使人对自然宇宙之认识,由物至生物至心,一步一步深入而渐达高明。读者只要耐心依序去看,并将前后文之思想,自己加以综合贯通,即可逐渐扩展为通达其他真理之自然宇宙观,确见生命世界之高于物质之世界,心灵世界之高于生命世界,而为自然宇宙之中心。当我写此部时,唯出于求真理之心,而归于如是之结论。初不料今之唯物论之思想,竟成中国大陆唯一之哲学。本来真理自在天壤间,千万人信之不为多,一人信之不为少—即无一人信之,真理之为真理也自若。然学人精神之可贵,又在其不忍真理之被埋没幽囚于黑暗之中。彼虽不敢言已得全部真理,然必望与天下人,各本其理性与良知,共砥砺切磋于探求真理之途中,望被埋没幽囚之真理,渐昭露显发于光天化日之下。我之此书纵一无所是,然在其若至愚至笨之对话中,所表示之虚心求真理之态度,处处替对方之疑难设想之态度,则可与天下人共见,而启发当今一讨论学术之正当态度。只此一点,自信可于世有益,故将此旧作,加以修改发表。著作虽旧,而其精神则今日方见其新也。
至于本书之第二部,则多为曾在《人生》一刊发表而再加改正者。此部与第一部同为一般读者说法,而非对专治哲学者立言。且同重在指示一哲学思想之方向,而未尝和盘托出全部之结论。读者无论读此书之任何一部,如果能由此会通于其他真理、其他思想,则是读者的成功,亦是著者的安慰。如果只停于此书之所说,则是读者之失败,亦是著者的失望。此书是一桥梁,一道路,而尚非一安息的处所。其中所当通到的,比其所已表达出的多。第一部如此,第二部更是如此。其不同处,在前者是以自然为中心,从物质生命论到人心与心之求真理;后者是以人自己为中心,而从人心论到人生与人文。前者是枯燥的论辩,而后者则多少含有情味。前者是对话体,后者是论述体与抒情兼说理的韵文体。又第二部之论文四篇,乃合以说明人类文化,皆原于人心灵精神之求实现真美善等价值。此中《生命世界心灵世界之存在性与客观性》一文,可说是直接本书第一部来的。读者只要真相信了第一部所说,则必将承认生命世界心灵世界之客观存在,并可亲切的体会到自己之人生,即生于客观存在之生命世界心灵世界中。《人心与真美善》一文,与第一部“论人心在自然界中之地位”一章及“心之求真理”一章,有相通处。此文重在指出人之自觉心,不止根于自然世界,而且为昭露显发真理之世界(此乃上部心之求真理一章之更浅近的说明)、美之世界,并能赞天地之化育,以建立人类之善的理想者。至于《精神与文化》,与《人文世界之概念》二篇,则本于人之求真美善等之心,以说明人类社会文化之起原,及各种文化领域之分划。此四篇文字,最浅近易看。一般读者如不习于上部之曲曲折折之对辩,可以先看此四篇。
至于《人生之智慧》一篇,则是借古人之思想,以发抒我心中之所怀。此文一方要人与现实有一隔离,而发一思古之幽情;一方即是要人真实的提升其对人生人文之了悟,而逐渐形成一高远阔大的人生人文之理境,并对人生人文增益其爱护崇仰之情。由此读者当可自动去形成其对人类未来之文化之理想,这是我本书未论的。在此文中,只有一些兴发慧解的字句,供人体味,莫有以前的那种斤斤较量的对辩,或似乎冷静客观的讨论。在此文的立场中看,那些对辩讨论,都是对门外人说门外话。而此文则可谓是说门中庭里的事,但尚未说到最后。人如果要问,毕竟最后的话如何?则我的答复是再从庭中,往上看,往里走,看更大的天地。走到山穷水尽疑无路,将见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指的读者自己内心应有的开悟。
唐君毅自序 一九五三年于香港
此上是本书香港亚洲出版社之初版序。此书在香港曾发行至三版,在一九五七年后,即无新版发行,仍时有人要买此书。故今改由台湾学生书局另作新版发行,并增加附录一篇。是为本书之增订本。至于此书论心物与人生之不足者之处,则可由我后来之著述,及他人著述,加以补正。
唐君毅补志 一九七四年十月于香港
1 自 序
部 物质、生命、心与真理
003 章 物质与生命(上)
003 节 辨物质为根本之诸意义
019 第二节 辨生命、心,依待物质而存在
023 第三节 辨生命、心之本体之不存在
032 第二章 物质与生命(下)
032 节 辨物质之意义
038 第二节 辨生命与物质之不同
050 第三节 辨生命力之无限及物质与生命之相通
057 第三章 生存之意义
057 节 辨生命力之广大与不为物质环境所限制
063 第二节 辨生命活动之目的非身体之保存
072 第三节 辨生物之进化不能以身体保存之观念说明
075 第四节 辨生命性的活动之意义
078 第五节 辨生命之自身无所谓死
086 第四章 人心在自然的地位(上)
086 节 辨心之存在
088 第二节 辨自觉为心理活动之基础
098 第三节 辨心理活动与生物之自利本能
104 第五章 人心在自然的地位(下)
104 节 辨心理活动之超感觉经验
110 第二节 辨心理活动超生理活动
115 第三节 辨心不为其对象所限制及主观与客观之不离
125 第六章 辨心之求真理(上)
125 节 辨心之律则之永恒性
130 第二节 辨求真理之心为一客观的心
135 第三节 辨自觉的运用自觉力之意义
139 第四节 辨自觉的运用自觉力之心即宇宙之中心
146 第七章 附录:辨心之求真理(下)
146 节 辨绝对真理不在心外
151 第二节 辨绝对真理之相对性与绝对性
155 第三节 辨求绝对真理之心之绝对满足
159 结 论
第二部 人生与人文
165 章 “生命世界”“心灵精神世界”之存在性与客观性
165 一 所感觉的物质、直觉的生命与自觉的心
169 二 生命心之客观性
171 三 充满生命与心灵之自然观与社会观
176 第二章 人心与真美善
176 一 人有求真善美之心
178 二 人心之特质在能自觉
181 三 由自觉到真理与知识
182 四 由自觉到想象之美的世界之发现
185 五 由自觉到善与仁心
189 第三章 精神与文化
189 一 心灵与精神之涵义之不同
190 二 生产工具、物质文化与人心
193 三 社会之存在基础与人之求真美善之心
197 四 创造文化的精神
199 第四章 人文世界之概念
199 一 导言
199 二 知识学术
201 三 生存技术与其事业
202 四 技术与艺术
204 五 文学
207 六 生存技术与社会经济
209 七 法律与政治
211 八 道德
212 九 宗教
214 十 教育
217 第五章 人生之智慧
217 前 言
218 一 入梦所思
222 二 访哲人因缘
225 三 唯心论者叔本华之感慨—盲目意志慧
227 四 生命主义者尼采之超人理想—生命冲动慧
230 五 唯物主义者马克思之悔悟—物质欲望慧
233 六 理性的自然主义者斯宾诺萨—自然理性之道德慧—爱慧
238 七 理想的理性主义者康德—自觉理性之道德慧—敬慧
243 八 诗哲歌德席勒(Schiller)—艺术慧—“和乐”慧
247 九 超越理境企慕者理想国建立者柏拉图—哲学政治慧—智义慧
251 十 耶稣崇拜者奥古斯丁—宗教慧—谦信慧
254 十一 儒家精神之说明者子思—人性人文慧—全德慧
260 十二 余论:释迦门前的谈话—勇猛慧—空明慧—悲悯慧
270 外文人名中译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