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城市和***城市群发展历程的经验研究看,资本对城市发展不仅起着决定性、根本性作用,也是制约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物理空间上对京津冀城市布局进行优化后,必须从资源配置和流动上下功夫,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才能实现城市群布局规划。因此本研究思路是基于中央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任务所需巨额资金需求,针对目前三地金融发展不均衡、缺乏统筹协同、金融配置资源的核心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试图通过金融驱动,通过政策引导,更大程度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撬动资本的力量,引导和带动人才、技术等其他要素资源合理配置和定向流动,推动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目标和任务。因此,本研究旨在提出金融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构建有效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金融支撑体系,提高区域金融与区域协同发展的适应性和互动性。本研究不仅有利于探索自上而下建设世界大城市群的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而且也是一项时效性很强、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的应用研究。
研究框架设计上,包括总论和金融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支撑性研究两部分。总论是金融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主要研究结论、理论、实践和顶层设计和具体措施的归纳总结。第二部分金融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支撑性研究是根据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和世界大城市群发展中金融驱动作用的实践经验,并结合京津冀发展战略规划及京津冀现状和优势,从不同侧面,不同点分设若干篇研究金融驱动京津冀发展问题。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金融支撑体系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系为主线,综述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世界大城市群形成过程中金融发挥作用的规律,形成该书的研究逻辑,提出金融改革创新、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支撑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梳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任务的资金需求,概括三地金融发展现状,分析目前金融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足和问题,从金融顶层构架、金融服务能力、资本形成能力,上市公司、金融要素市场,以及科技金融作用的发挥等方面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金融支撑体系。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指明了战略目标、思路、方法和工作重点,并发出战略行动的总动员令。2015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要求、定位布局和主要任务,在国家层面作出战略实施的顶层设计,随后交通、生态环保、产业、科技等一批专项规划相继出台实施。2016年2月,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布实施,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相应制定出台了各自的“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一系列重大举措紧锣密鼓地实施。21.6万平方公里的京津冀大地上,正在发生一场波澜壮阔的变革。本书是本人近年来承担的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JGA132)国务院研究室和北京市政府等相关部门委托的围绕金融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系列相关研究的归纳、总结与再思考。
京津冀地处京畿重地,以占全国2.26%的土地、1%左右的水资源量,养活了全国8%左右的人口,聚集了全国10%的经济规模,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比肩而立,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在发展中却面临诸多难以为继的困难和问题,北京聚集了过多的非首都功能,“大城市病”问题突出,人口过度膨胀、交通日益拥堵、大气污染严重,房价持续高涨,社会管理难度大,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同时,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已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人与自然关系最为紧张、资源环境超载矛盾最为严重、生态联防联治要求最为迫切的区域。加之区域功能布局不够合理,城镇体系结构失衡,京津两级过于“肥胖”,周边中小城市过于“瘦弱”,区域发展差距悬殊,特别是河北与京津两市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公共服务水平落差明显。在这些问题的倒逼下,国家已经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明确了京津冀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指明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要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三地协同发展,加快形成定位清晰、分工合理、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现代城镇体系。
这场自上而下的革命,实际行动背后的逻辑是遵循超大城市和世界级城市群发展规律,开创性地建设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大城市群典范。
从对城市和世界级城市群发展历程的经验研究看,资本对城市发展不仅起着决定性、根本性作用,也是制约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物理空间上对京津冀城市布局进行优化后,必须从资源配置和流动上下功夫,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才能实现城市群布局规划。因此本研究思路是基于中央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任务所需巨额资金需求,针对目前三地金融发展不均衡、缺乏统筹协同、金融配置资源的核心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试图通过金融驱动,通过政策引导,更大程度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撬动资本的力量,引导和带动人才、技术等其他要素资源合理配置和定向流动,推动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目标和任务。因此,本研究旨在提出金融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构建有效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金融支撑体系,提高区域金融与区域协同发展的适应性和互动性。本研究不仅有利于探索自上而下建设世界大城市群的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而且也是一项时效性很强、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的应用研究。
研究框架设计上,包括总论和金融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支撑性研究两部分。总论是金融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主要研究结论、理论、实践和顶层设计和具体措施的归纳总结。第二部分金融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支撑性研究是根据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和世界大城市群发展中金融驱动作用的实践经验,并结合京津冀发展战略规划及京津冀现状和优势,从不同侧面,不同点分设若干篇研究金融驱动京津冀发展问题。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金融支撑体系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系为主线,综述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世界大城市群形成过程中金融发挥作用的规律,形成本书的研究逻辑,提出金融改革创新、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支撑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梳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任务的资金需求,概括三地金融发展现状,分析目前金融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足和问题,从金融顶层构架、金融服务能力、资本形成能力,上市公司、金融要素市场,以及科技金融作用的发挥等方面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金融支撑体系。
在本书观点形成过程中课题组同仁给了我许多启示,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的研究生谷瑞、田少通在资料整理、数据处理、模型设计和优化等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在此一并感谢。期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本专题后续研究提供一点帮助。
巩云华,女,经济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首都经贸金融研究所所长,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秘书长,民盟北京市金融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民盟朝阳区经济委员会主任,第12、13届朝阳区政协委员。近年来承担了十几项省部级以上重大课题项目,研究成果多项被相关部门采纳。
第一部分 总论
第一章 金融支持区域协同发展的理论依据
第二章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金融需求分析
第三章 京津冀金融业发展现状
第四章 近年来金融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实践
第五章 金融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支撑能力分析
第六章 金融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第二部分 金融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支撑性研究
第一篇 金融在大城市群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实践研究
第七章 金融支持区域协同发展的理论依据
第八章 金融在世界大城市群形成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篇 基于协同视角下的京津冀金融生态研究、
第九章 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测度
第十章 制约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因素分析
第十一章 建议
第三篇 资本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
——基于全产业链理论的北京上市公司研究
第十二章 全产业链的内涵及作用
第十三章 北京上市(储备)公司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第十四章 北京上市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十五章 结合优势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上市公司产业链
第十六章 引导上市公司合理分布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布局
第十七章 以服务上市公司为抓手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第四篇 科技金融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
——北京科技金融调研报告
第十八章 北京科技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
第十九章 北京市科技金融发展中的问题
第二十章 北京市科技金融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五篇 首都金融创新发展问题研究
第二十一章 北京金融业发展回顾
第二十二章 北京金融业发展形势、定位及思路
第二十三章 构筑国际金融发展生态链
第二十四章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更好发挥服务支撑作用
附录
附录一:《北京上市(上市储备)公司发展现状、特点及竞争力分析》
附录二:国内支持上市公司发展政策措施比较及经验借鉴
附录三:全产业链理论及基于全产业链视角的上市公司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