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78 元
丛书名:本书获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资助
- 作者:史炳军著
- 出版时间:2022/3/1
- ISBN:9787214267528
- 出 版 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B261.5
- 页码:224页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本书将梁漱溟放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谋求独立富强的现代化进程中,从古今中西交会的广阔历史背景中探寻梁漱溟思想之嬗变及其丰富内容,揭示梁漱溟思想的思想史地位和价值,对于深化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史炳军,1965年生,陕西蒲城人。从1983年起,先后就读于中山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哲学系、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并在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长期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相关领域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3项,发表论文60余篇。现为江苏警官学院教授、学报编辑部主任。
前言 梁漱溟
一、忧国忧民的文化心态
二、意欲为本的文化比较理论
三、“理性早启”的文化批判理论
四、知行合一的文化实践理论
五、道德至上的文化价值理论
六、六经注我的文化研究方法
□□章 梁漱溟的生平及思想历程
一、功利主义思想时期
二、佛学的选择与沉溺
三、新儒学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 梁漱溟的□□思想
一、早期佛学思想
二、儒家思想的□□性
三、儒释道互补理论
第三章 梁漱溟的文化思想
一、中国文化观
二、西方文化观
三、文化比较理论
四、文化研究方法
第四章 梁漱溟改造中国社会的理论
一、乡村建设的缘起
二、乡村建设的理论基础
三、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四、乡村建设的基本特征
第五章 梁漱溟的心性学说
一、早期以“本能”为基础的道德人本主义心性论
二、中期以“理性”为基础的道德理想主义心性论
三、晚期以“人心”为基础的知情意统一、真善美合一的心性论
第六章 梁漱溟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一、中华□□现代化探索的艰难历程
二、“五四”一代知识精英的求索
三、梁漱溟:“老根”发“新芽”
四、现代化: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
附录一 梁漱溟大事年表
附录二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