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发展中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认为发展中国家提升技术创新研发投资比重、提升研发投资效率与驱动经济发展的效率是加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中党在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2016年和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强调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之所在,国家力量的核心是科技创新能力。在中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通过创新来驱动发展,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路径,是目前中国所面临的历史使命。
国家富裕问题是国家由相对贫穷状态,通过持续的经济增长成为相对富裕国家的问题。其中的关键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加速经济发展速度,二是需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面临着经济发展动力转变必须依靠技术创新驱动而形的经济发展动力的艰巨任务。经济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二战之后的发展中国家只有少数国家通讨持续的经济发展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这说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也说明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中国经济实力日益强大,科研体系日益完备,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正在快谏提升,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善的产业体系、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与互联网时代创新效率的提升相结合,为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借助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优势,不仅可以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道路,而且还能够在新中国建国100周年的时候,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
基于中国创新驱动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需要,本书研究在于从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角度寻找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原因、决定因素和有效对策。
导论介绍财富增长理论的简明历史与基本问题。
全书分为四章。章:发展中生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研究。该研究内括以下四个方面:,用微分方程方法建立了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效率来决定国家经济发展状态的理论模型。发现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即研发投资占国收入的比重、研发投资形成技术创新成果的效率、技术创新成果驱动经济发展的效率。第二,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点建立了技术创新效率约束下的中等收入陷阱模型。如果发展中国家单纯依赖资本积累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来经济增长将是不可持续的,必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只有技术创新效率足以对抗要素边际生产率递减作用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才能够持续发展和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毕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第三,根据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模仿方式建立了决定相对收入的微分方程模型。在模仿创新方式约束下可以发现,因为受到专利权期限的约束,发展中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时对技术创新效率的要求更高,否则将因模仿方式本身的约束导致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第四,建立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同时转变的微分方程模型。通过研究导致结构变化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可以发现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转变需要保持适当的比例,否则有碍于结构的转变。如果结构转变的积极因素过小、阻碍因素过大,则将降低结构转变的速度,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城乡经济结构终止转变并停留在不发达的阶段。
第二章: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加应与原理研究。该研究主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利用反映投入产出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研究经济增长过程,可以发现技术创新步不仅仅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且将间接提高资本的增长速度,由此证明技术创新步驱动经济发展时存在着加应。利用发达国家的历史数据可以实证检验这一理论的前提和结论。第二,对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发展的历行了归结,验证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加速现象的存在。第三,研究可持续技术创新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可持续技术创新的三大决定因素,即初始技术、由研发投资规模和研发效率决定的技术创新乘数以及可以达到的技术,探讨了加速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
第三章: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首先概括技术创新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然后从企业层面研究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因素结企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风险障碍和阈值障碍,从企业产品创新的角度研究决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及决策;后从多个角度研究政府在技术创新动力方面的作用。主括以下内容:技术创新状况评价问题及发展战略目标选择问题、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中强势政府的作用、政府激励技术创新政策的有效性、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问题。
第四章: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研究。本括以下内容:,通过定量研究判定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决定因素及其变化趋势,是技术创新状况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对中国未来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行了判断。第二,对中国技术创新资源形成状况和驱动经济发展效率状行结。第三,论述中国在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三大优势。第四结历史经验,提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解决的问题,给出中国技术创新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
各章后都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结行了归纳,在此不再复述。
附录为作者对湖南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行研究的报告,是湘社科办[2018]9号湖南省智库专项课题成果。供读者参考。
通过本书的研究,我们可结出这样的认识: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效率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也决定了发展中国家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升技术创新的研发投资比重、提升研发投资的效率、提升技术创新成果驱动经济发展的效率是提升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效率的关键。中国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时要充分认识到中国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优势之所在:经济规模的优势、经济文化的优势、政治的优势。正是有这些优势的存在,在目前国家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有效对策支持下,中国经济增长将维持目前5%~6%的速度,并且在2025年左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本书中部分章节内容已以论文形式公开发表。
由于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研究以及技术创新问题研究涉及的知识不仅仅有深度,而且有广度,本书的研究限于作者的学识和能力,仅仅是在解决这一问题上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这一研究成果存在一些疏漏和不足,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导论——财富增长理论的简明历史与基本问题
第一章发展中生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研究
第一节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事实和研究状况
第二节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效率决定国家经济发展的状态…
第三节技术创新步效率约束下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
第四节技术创新方式约束下的中等收入陷阱
第五节技术创新约束下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
本章结论·
第二章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加应与原理研究
第一节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综述·
第二节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加应·
第三节论技术创新的加速现象与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
第四节论可持续技术创新的决定因素…
本章结论…
第三章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第一节有利于产生技术创新的市场经济·
第二节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障碍的决定因素
第三节研发效率与风险约束下企业产品创新的决策…
第四节技术创新状况的评价与决策目标选择…
第五节论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下政府的作用·
第六节政府激励技术创新政策的有效性…
第七节
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
本章结论·
第四章0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研究……150
第一节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研究综述
第二节中国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第三节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第四节中国经济发展中技术创新步状况…
第五节技术创新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解决的问题
第六节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三大优势…
第七节中国技术创新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研究…
本章结论…
研究结论与展望·
附录:湖南经济技术创新加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研究……217
参考文献・
从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为标志的古典经济学开始,经济学已经有250来年的发展历史,财富增长的原因一直是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在这一历程中,随着技步以及所带来的资源条件变化,财富增长的动力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也带来了经济学的发展。现代经济学已经发展到了如此复杂的程度,一般采用高深的数学方法对财富增长的原因及其动行解释,但是并不能够排除可以采用比较简洁的数学方法。本导论拟尝简明的方法将200多年来财富增长理论历行简明的阐述,探讨其中的基本问题。
一、财富增长理论的历史回顾:从古典经济学开始
1.历史
古典经济学的先驱者威廉·配第曾经有一句名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一判断道出了当时决定国家财富的两大因素:劳动与土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系统论述了劳动与财富之间的关系,认为劳动的增长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国家财富增长的途径,并认为劳动分工加深以及资本积累有利于提升劳动生产而增加一国的财富。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继承了亚当·斯密的思想,采用演绎方法论证了劳动与商品价值之间的关系,从劳动分工的角度建立了比较利益学说,并建立了级差地租理论。古典经济学的后一位大家斯图雅特·穆勒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对财富与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系统论述,他将构成财富的商品区分为三类:类商品是因劳动的增加而同比例增加的商品;第二类商品是因劳动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比例递减的商品,这主要受制于土地边际报酬的递减;第三类商品不因劳动的增加而增加,例如自然界的恩赐。
马克思资本论对古典经济学中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古典经济学已经认识到资本具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剩余价值学说解释利润来源,建立了生产价格理论解释了利润均化现象,建立了两部类再生产理论,发现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消费品生产和资本品生产需要满足的数量比例关系。马克思认为从财富增长的角度来看,资本的增长和劳动的增长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财富增长的动力源泉。
颠覆了古典经济学的边际革命则从需求的角度建立了效用价值理论来解释商品之间价格形成的原因及其变化,边际革命产生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则通过建立线性方程组描述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劳动与多种商品之间的数量与价格衡关系。这衡关系也反映了财富主要取决于劳动投入数量、投入的资本品数量以及投入产出效率。
边际革命之后的马歇尔认为决定财富的生产要素不仅仅有资本、劳动和土地,而且还应括组织这一要素,将生产要行有效组合和管理的组织决定了要素生产率而决定了财富。
20世纪经济学家对财富增长的研究围绕着决定要素生产率的技术展开。熊彼特先生从创新的角度认识到技术创新步是财富增长的重要动力,是市场经济基能。此后从技步的角度来研究财富增长原因层出不穷,并终产生了新经济增长理论。
二战之后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利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发现财富增长取决于供给侧的三大主要因素:资本的增长速度和其产出弹性的乘积、劳动的增长速度和其产出弹性的乘积以及主要由技术创新步决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此后哈罗德-多马模型强调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储蓄率或资本产出比例,索洛、斯旺等修正了资本产出比例不变的假设,并经卡斯和库普曼斯的系统研究形古典增长模型。后以罗默和卢卡斯的研究为基础,经过阿罗、克鲁格曼、琼斯、贝克尔等研究,发展出了以技术创新步为核心的新增长理论,产生了诸如产品种类模型、质量模型等典型的新经济增长模型。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财富增长的动力及其转变主要源于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与技术创新步之间的关系。如果不存在技术创新步所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边际报酬递减效应将导致要素数量停止增长,是资本积累停滞,由此导致经济的停滞。因此技术创新步所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将成为经济增长并且带动要素增长的主要动力。
针对二战之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财富增长可以来源于就业结构的转变,即通过资本积累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来非农产业的发展而使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
2.评价
从财富增长的研究历史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决定一个国家财富产出主括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所投入的生产要素规模及其增长状况,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