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二十世纪至二十一世纪美国的电影评论、特别是媒体电影评论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梳理, 通过综合介绍和分析已出版和发表的关于美国电影评论研究的书籍、文章、论文、研讨会、录像作品等成果, 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美国电影评论在过去一百多年里的基本发展情况、历史时代背景、媒体传播基础、代表人物作品、主要思想流派、重要评论事件, 以及影评行业建制、评论文化特色等, 并分析了这些现象的源起和意识形态运作机制。
蒋好书, 南开大学英美文学硕士,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博士。长期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 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多篇文章。陈思航, 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系学士,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硕士。自由译者, 影评人。多部戏剧影视专著与电影字幕的独立译者。
绪论 美国电影评论文化综述
第一章 默片时代的早期美国影评
第一节 默片时代的美国社会文化及电影、媒体背景
第二节 早期电影行业杂志与媒体影评
第三节 “有教养的观众”及早期文人影评
第四节 媒体影评中的雅俗对立
第五节 商业还是艺术?左右两派影评人的矛盾
第六节 新闻评论、审查协会、电影标准与大众艺术
第二章 好莱坞片厂时代的美国特色影评
第一节 好莱坞片厂时代的美国社会文化及电影、媒体背景
第二节 电影代表生活品位:影迷杂志和商业影评风格
第三节 感性、理性与道德价值:主流影评的几种代表性方向
第四节 黄金时代后的黑色先兆:心理批评、文化批评与政治批评
第五节 博物馆、电影的经典化、主流与边缘的分化
第三章 冷战时期的影评争论
第一节 冷战时期的美国社会文化及媒体背景
第二节 知识分子影评的兴起、电影文化的分裂与争论
第三节 小众的敏感与风度:几位对当代有影响的影评人
第四节 爱恨交织美国电影:国际视野下的影评争论
第五节 用电影来斗争:民权运动、新好莱坞及非传统影评
第六节 迷影文化、独立电影、影评政治与电影节策略
第七节 宝萨之争:欧洲潮流、美国身份、影评方法与文化论战
第四章 后冷战时代的多元化影评
第一节 后冷战时代的美国社会文化及电影、媒体背景
第二节 学院派影评:寻章摘句的新左派
第三节 影评就是社会批评:进入政治的多种方式
第四节 新技术、新媒体和新的影评方式
第五节 保守主义与文化解构:商业主旋律下的多元化影评
结语 美国电影评论文化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美国主要电影评论媒体
1940年以前主要电影期刊
1940年以后主要电影期刊
2008年美国主要电影网站
后记
《纸上风云:美国电影评论史》:
《影戏》(Photo□□□y)的□□任编辑朱瑞安·约翰逊(Julian Johnson)也相信,得到更好教育的公众会让电影水平提高,因为观众需求是电影发展的动力。而他的继任者柯尔克则更进一步,强调了电影的艺术地位。《影戏》杂志大部分内容是明星、导演和新片介绍,但是编辑约翰逊(1911-1917年在位)和柯尔克也为杂志开辟了一个栏目为“特写”(Close-ups),用来表达包括对审查制度、电影院、观众和电影的艺术地位的观点。这些文章的一致认识就是,电影蓬勃发展的力量并不受文化精英的控制。这种观点,与同时期主流媒体中较为保守的、用长篇讽刺来对待电影的刊物形成鲜明对照。而《影戏》和《电影故事》等大众杂志的高发行量,早已悄悄体现出文化权力从文化□□转移到更加大众化的写作者的迹象。
1915年被《影戏》编辑约翰逊称为“电影元年”。当年,吉拉尔汀·法拉尔(Geraldine Farrar)这位享有盛誉的女高音歌剧演员正式投入无声电影的拍摄,用约翰逊的话说,这标志着电影(active photography)取得了“全面胜利”。“让我们再也不要听到那种声称电影是一种低等艺术或者根本不是艺术的嘤嘤之声吧,”他说,电影“注定要提升全世界的艺术标准,把每一种艺术、每一片土地、每一位擅长演绎的天才都带到每个人家门口。它能把百老汇带到婆罗洲,也能让婆罗洲立刻来到百老汇”。以约翰逊为代表的评论家把捍卫电影看做是民主的姿态。他们自感和人民站在一起,对电影充满信心,相信电影质量会不断提高,相信电影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约翰逊对那些持怀疑态度的人说,电影获得自己的舞台,是因为它们是全世界的一种基本娱乐、休闲和教益,既为上流社会也为平头百姓共享,而且艺术的构造就是生活的构造,是“来自生活,并且是全部的生活;不是那种预防性的、巴氏消毒过的、□性的、阉割过的、由头脑迟钝的审查者们编排的版本。”他殷切希望电影能□□其工业和商业起源而实现其潜力。从电影工业界的“浪费、奢侈、灵感、野心、勤奋、辛劳以及耐心的实验”当中,能诞生出“世界上□□种伟大的艺术企业(art-business)”。在1916年10月的一期文章中,约翰逊发表了一篇题为《你是否已厌倦垃圾?》的文章,批评制片商总是针对放映商的需求推广电影,而不听取真正的消费者也就是大众的需求。他呼吁影评人以观众的代理人的身份,帮助电影提高质量。呼吁读者和杂志一起发展出一种新的电影美学,而不是任人摆布。这一点和弗赖堡在大学中的呼吁是完全一致的。
电影不但需要改善,而且也代表了民主价值观。这一观点被《影戏》编辑詹姆斯·柯尔克(James Quirk)在一系列社评中加以热情歌颂。在1918年4月发表的《艺术与民主》一文中,柯尔克强调电影拥有颠覆旧文化□□的潜在力量。他指出,公众自19世纪晚期起就开始感觉到自己与艺术的疏离。正如历史上商人阶层通过资助艺术来标榜自己的贵族特性一样,过去的艺术的本质往往是为上层阶级服务而不是真正民主的。例如,博物馆的建设就让普通老百姓感觉“这不是属于他们的艺术,也不是为他们而创造的,而是作为某种光辉无比的慈善才恩赐给他们的”。而真正的民主则需要不同于以往的歌剧博物馆的“恩赐艺术”,而是完全崭新的艺术表达方式:“民主在荒野中呼喊着属于自己的艺术……艺术家却充耳不闻。这时出现了电影,民主立刻将它紧紧抱在胸口。这正是人民自己的东西。他们不是不知道电影的缺陷,他们也从不认为电影一出生就是完美的——但电影是他们自己的。电影是民主的□□个艺术之子。”尽管“贵族们”对电影“冷嘲热讽”,但也有人“看到了电影与它早些的艺术兄姐们一样占有一席之地。”电影是“人民的艺术、也是服务人民的艺术。”在另一篇社评中,柯尔克将电影称为“第五产业”(fifth estate),电影是“民主的亲生子……因为那广大、沉默、不识字的大众,需要一个声音,他们终于在电影中找到了这个声音……”,电影是生活在“百万人心灵和生活之中”的,它能用“简洁的神奇之剑”斩断所有的“戈尔迪绳结”,从而露出“事物□根本的意义”。柯尔克甚至认为美式电影的套路本身也是民主的象征。他说,美国主流电影是理想化的,总有一个快乐的大结□,让那些带着“对心理现象充满好奇”的态度观望电影的人大为失望。美国电影并未像很多文化叛逆者希望的那样走向现实主义或抽象化,是因为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生活本身已经“足够现实了”,只有“快乐的大结□”才能象征着他们“自己的信仰和自己的愿望。”也正因此,电影可被称为是“□□种真正算得上民主的艺术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