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描述了2726个中日同形词在汉语和日语语料库中的词性用法差异,所有结论皆有数据支撑,所有同形词都在“附录”中列出,以便读者查证。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书还从词语结构、语素性质、词性用法的历时变化等角度系统考察了同形词词性产生差异的原因,理论上有一定创新,也为汉日词汇对比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本书通俗易懂、结论客观,不仅对从事汉语和日语语言学研究的学者、对外汉语及日语教育工作者有参考价值,也适合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和日本的汉语学习者阅读。
这本专著是许雪华在博
士论文的基础上提炼而成的
,是她多年来努力钻研的结
晶。许雪华2015年6月提交
博论初稿,当时她用日语洋
洋洒洒地写了260页约23万
字,令我这个指导老师刮目
相看。从那时算起已过去6
年时光,直到对中日同形词
的诃}生问题有了更深的领
悟,她才动手修改旧作。这
次将原稿改写成汉语出版,
无疑可以获得更大的增补空
间。细读她的书稿,我有许
多新鲜的感受,打心里佩服
她引而不发的耐心与追求完
美的苦心。
序言的作用在于导读。
作者已在卷首的“前言”里梳
理了全书的思路,我能做的
就是结合具体内容,谈几点
自己的理解和感想:
其一,视野开阔,定位
准确。近年来,关于中日同
形词的论文时有所见,但像
本书这样对中日两国的研究
成果做全面回顾和评述的先
例却屈指可数。作者先通过
大视野扫描得出“词性差异
、语体差异等方面的研究相
对薄弱”的结论,进而针对
这种现状制定了自己的五个
研究目标(参见2.1.4)。
在选择研究对象时,同样是
从整体到局部进行分步定位
:先以表2—1概括中日双方
词性对应的全貌,再以表2
—2聚焦到词性一致与否和
词义一致与否之上,最后以
表2—3归纳为“名动差异、
名形差异、动形差异”三大
类。
其二,纲目清晰,有序
推进。以第四、五、六章为
例,作者在第四章论述“名
动差异”时分为三类情形,
以表4—1、表4—8、表4—
12显示细目;在第五章论述
“名形差异”时分为两类情形
,以表5—1、表5—4显示细
目;在第六章论述“动形差
异”时分为两类情形,以表6
—1、表6—5显示细目。在
以上大纲的统领之下,再按
照各表中列出的细目,分别
设立小节展开论述。而在小
节内部,论述的角度又是统
一的,从语料库用例、汉日
用法对比、词结构分析、词
性历时变化等方面,对不同
类型的特点进行横向比较。
其三,主次分明,安排
得当。“名动差异、名形差
异、动形差异”是处于同一
层面的论述主线,但其中“
名动差异”的涉及面最广,
所需篇幅自然会更多。为了
避免三个方面彼此失衡,作
者将“中日同形动词的及物
性差异”放到第七章去讨论
。这样做一举两得,既可减
少论述主线的枝蔓,又拓展
了探讨问题的空间。而第七
章本身又成为一篇相对独立
的完整论文:开篇综述了中
日双方的研究现状,接着对
比了判断动词及物性的标准
,其后依据一手数据,分四
种情形论述了出现差异的原
因。
其四,要言不烦,结论
明确。本书的内容十分充实
,但由于行文简洁明快,全
无庞杂冗长之感。无论是陈
述具体的词语现象,还是剖
析抽象的内在规律,作者都
表达得平白浅近。而且在一
段论述结束时,作者都会提
出自己的观点,从不含含糊
糊或故弄玄虚。尤其在最后
一章中,作者利用有限的篇
幅迎难而上,把研究中遇到
的主要问题一一摆到桌面上
,不仅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和
对策,同时也道出了中日同
形词研究的复杂性,令人印
象深刻。
本书为中日同形词的词
性对比研究提供了一个相当
完整的框架,是一项很有分
量的成果。这个研究框架是
作者耗费心血搭建成的,自
然不应轻易地放弃。究竟还
能从中开拓出哪些新的研究
空间?这是作者今后要面对
的课题。许雪华似乎已经在
路上,相信她会迈开大步继
续走下去的!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朱
京伟
2021年8月
许雪华,南京工业大学日语系教师,语言学博士。主持江苏省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研究方向为汉日词汇对比、语料库语言学、日语教育等。
第一章 中日同形词研究综述
1.1 研究概况
1.1.1 国内方面
1.1.2 日本方面
1.1.3 中日两国研究比较
1.2 中日同形词综合性考察
1.2.1 中日同形词的概念及范围
1.2.2 中日同形词研究方法论
1.2.3 中日同形词综合性论述
1.3 中日同形词的语义比较
1.3.1 语义分类及计量研究
1.3.2 语义差异描写研究
1.3.3 语义差异原因分析
1.3.4 中日两国研究比较
1.4 中日同形词与翻译
1.5 其他中日同形词本体研究
1.5.1 感情色彩差异
1.5.2 语体色彩差异
1.5.3 文化差异
1.6 中日同形词与词汇习得
1.6.1 偏误分析与同形词习得
1.6.2 认知语言学与同形词习得
1.6.3 中日两国研究比较
1.7 简评及展望
第二章 本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2.1 中日同形词词性对比研究综述
2.1.1 词性用法差异考察
2.1.2 词性用法分类考察
2.1.3 研究现状概述及简评
2.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2 本研究的考察对象
2.2.1 中日同形词的抽取
2.2.2 语料库调查对象的选取
2.3 词典的词性标注问题考察
2.3.1 汉语词典
2.3.2 日语词典
2.4 本研究的方法
2.4.1 主要研究方法
2.4.2 语料库及其检索方法
第三章 中日同形词的词性判定标准
3.1 汉语的词性判定标准
3.1.1 汉语词性分类理论概观
3.1.2 汉语语料库判定词性的标准
3.2 日语的词性判定标准
3.2.1 日本早期汉字词汇词性分类概观
3.2.2 野村雅昭的观点
3.2.3 村木新次郎的观点
3.2.4 日语语料库判定词性的标准
3.3 兼类词的判定标准
3.3.1 汉语的判定标准
3.3.2 日语的判定标准
3.3.3 汉日语兼类词判定标准比较
第四章 中日同形词的名动用法差异
4.1 《现汉》标注为动词、『新明解』标注为名动兼类的同形词
4.1.1 汉语为动词、日语为名动兼类的同形词
4.1.2 汉语为动词、日语为名词的同形词
4.1.3 汉语和日语皆为动词的同形词
4.1.4 汉语和日语皆为名动兼类的同形词
4.1.5 汉语为形容词、日语为动形兼类的同形词
4.1.6 汉语为动词、日语为构词语素的同形词
4.2 《现汉》标注为名词、『新明解』标注为名动兼类的同形词
4.2.1 汉语为名词、日语为名动兼类的同形词
4.2.2 汉语和日语皆为名动兼类的同形词
4.2.3 汉语和日语皆为名词的同形词
4.3 《现汉》标注为名动兼类、『新明解』标注为名词的同形词
4.3.1 汉语为名动兼类、日语为名词的同形词
4.3.2 汉语和日语皆为名动兼类的同形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日同形词的名形用法差异
5.1 《现汉》标注为形容词、『新明解』标注为名形兼类的同形词
5.1.1 汉语为形容词、日语为名形兼类的同形词
5.1.2 汉语和日语皆为形容词的同形词
5.2 《现汉》标注为形容词、『新明解』标注为名词的同形词
5.2.1 汉语为形容词、日语为名词的同形词
5.2.2 汉语和日语皆为形容词的同形词
5.2.3 汉语为形容词、日语为名形兼类的同形词
5.2.4 汉语为形容词、日语为构词语素的同形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日同形词的动形用法差异
6.1 《现汉》标注为形容词、『新明解J标注为名动兼类的同形词
6.1.1 汉语为形容词、日语为名动兼类的同形词
6.1.2 汉语为形容词、日语为名词的同形词
6.1.3 汉语为形容词、日语为动形兼类的同形词
6.2 《现汉》标注为动形兼类、『新明解』标注为名动兼类的同形词
6.2.1 汉语为动形兼类、日语为名动兼类的同形词
6.2.2 其他同形词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日同形动词的及物性差异研究
7.1 中日同形动词及物性对比研究现状
7.2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判定标准
7.2.1 汉语动词及物性相关研究
7.2.2 日语动词及物性相关研究
7.2.3 本研究的及物性判定标准
7.3 汉语为不及物动词、日语为及物动词的同形词
7.3.1 V+N动宾结构
7.3.2 V+V并列结构
7.3.3 V+V状中结构
7.3.4 N+V状中结构
7.4 汉语为不及物动词、日语为兼类动词的同形词
7.4.1 V+N结构
7.4.2 V+V并列结构
7.4.3 其他结构
7.5 汉语为兼类动词、日语为不及物动词的同形词
7.5.1 V+V状中结构
7.5.2 V+V并列结构
7.5.3 其他结构
7.6 汉语为及物动词、日语为不及物动词的同形词
7.6.1 日语『二格自动词』
7.6.2 日语普通不及物动词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词典标注与语料库调查结果对比分析
8.1.1 词典中的词性对应关系
8.1.2 语料库中的词性对应关系
8.1.3 对比分析及原因总结
8.2 同形词词性差异原因分析
8.2.1 词语结构及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