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全书(丁编文献类5谢康乐集王文宪集)》是《金陵全书》丁编文献类中的一种。《谢康乐集》是谢灵运的著作集,谢灵运的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王文宪集》为南朝齐王俭的著作集,王俭幼时专心笃学,手不释卷。上表求校典籍,依刘歆《七略》例,撰《七志》40卷(《隋志》作70卷),又撰定《元徽四部书目》四卷。明人张溥将其流存的著述辑录为《王文宪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传于世。
南京,古称金陵,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有着六十万年的人类活动史,近二千五百年的建城史,约四百五十年的建都史,享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美誉。南京历史的兴衰起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长河中,古圣先贤在南京创造了举世瞩目、富有特色的六朝文化、南唐文化、明文化和民国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不朽贡献。然而,由于时代的递迁、战争的破坏以及自然的损毁等原因,历史上南京的辉煌成就以物质文化形态留存下来的相对较少,见诸文献典籍的则相对较多。南京文献内涵广博,卷帙浩繁,版本复杂。截至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南京文献留存下来的有近万种,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名列前茅。以六朝《世说新语》《文心雕龙》《昭明文选》,唐朝《建康实录》,宋朝《景定建康志》《六朝事迹编类》,元朝《至正金陵新志》,明朝《洪武京城图志》《金陵古今图考》《客座赘语》,清朝《康熙江宁府志》《白下琐言》,民国《首都计划》《首都志》《金陵古迹图考》等为代表的南京地方文献,不仅是南京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南京文献,积淀贮存了历代南京人民的经验和智慧,翔实地反映了南京地区的社会变迁,是研究南京乃至全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和民风民俗的重要资料。
历史上的南京文化辉煌灿烂,各类图书典籍琳琅满目。迄今为止,南京文献曾经有过三次不同程度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