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约450万字,以图书的形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020年12月跨越70年之久的刑法立法沿革,致力于成为国内介绍刑法立法创制和发展完善历程的内容最为全面的刑法学著作。通过综述 文献资料的形式将各个时期刑法立法的沿革串联起来,通过学习和研究它们,可以透视新中国刑法立法乃至刑事法治前进的轨迹,有助于把握和研究不同时期刑法的立法背景、立法原意及其优劣之处,从而必然对刑法理论研究的丰富和深化、对刑事司法实务的完善、对刑法立法的继续发展大有裨益。本书的编著出版,有助于社会了解我国刑法立法的动态过程和微观问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本书约450万字,以图书的形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020年12月跨越70年之久的刑法立法沿革,致力于成为国内介绍刑法立法创制和发展完善历程的内容最为全面的刑法学著作。通过综述 文献资料的形式将各个时期刑法立法的沿革串联起来,通过学习和研究它们,可以透视新中国刑法立法乃至刑事法治前进的轨迹,有助于把握和研究不同时期刑法的立法背景、立法原意及其优劣之处,从而必然对刑法理论研究的丰富和深化、对刑事司法实务的完善、对刑法立法的继续发展大有裨益。本书的编著出版,有助于社会了解我国刑法立法的动态过程和微观问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高铭暄,1928年生,浙江玉环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法学家、法学教育家,著名刑法学家。新中国首位刑法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84)。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和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获得者。
赵秉志,1956年生,河南南阳人。新中国首届刑法学博士(1988),著名刑法学者。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首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教育bu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商浩文,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