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缘起于作者对数千人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心得, 即改变人生只需要从养成一个小习惯开始, 以它作为“开关”, 接连引发一系列习惯的养成, 让人生走上崭新的轨道。作者运用阿德勒的心理学说为理论基础, 首先详细分析了习惯养成对于改写潜意识的重要性, 利用潜意识的能量来重新塑造积极的行为模式; 其次介绍了习惯习得的必经的过程, 有助于读者对自己处在哪个习惯养成的阶段有客观认知。 作者通过大量心理辅导案例, 传授人际交往、智力提升、工作、家庭生活、个人成长等诸多方面如何培养良好习惯。书中详细给出了操作步骤和自我评价标准, 是很有实用性的习惯养成法。
聪明地开始习惯化
不能太努力、太硬干
一般来讲,我们面临的现状是,想要养成一个习惯的时候,它的成功率是不太高的(正因为如此,我才要写这本书)。
嘴上说着“这次一定要戒烟”,过不了多久就在茶余饭后吞云吐雾,还一边说着“我说过那种话吗?”——不停重复这种言行举动的人何其多。
而嘴上说着要减肥,成功后不反弹的人又何其少。
即使是在工作上很能干的人,想要养成一个小习惯也往往无法成功。
实际上,原因在于在习惯化的时候,你过分地使用意志力去努力、忍耐、勉强自己。
在这里需要我们注意的一个事实是:也就是说,想靠意志力去勉强坚持是有极限的。而且,意志力被消耗了的话,效率就会下降。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社会心理学部的教授罗伊·鲍迈斯特通过一项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教授把学生分为两组,在每一组面前都放上刚烤好的、加入了巧克力片的曲奇。他允许其中一组吃这个曲奇,对另一组则要求他们强行克制住自己。
同时,教授要求两组完成一个很难的拼图。被要求忍着不吃曲奇的那一组需要动用意志力去忍耐,所以在开始拼图的时候,他们的意志力已经消耗了不少,据说有很多学生就此放弃了拼图挑战。相对地,吃了曲奇的这一组平均用了更长的时间和拼图。
如上所述,因为意志力是能被消耗掉的,所以在进行习惯化的初期阶段,尽量不要过多地使用意志力是很重要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不要想着一次性把很多事同时习惯化。
如果想要同时把多件事情习惯化,与之相应地,意志力的消耗也会更加巨大。如果你是公司职员的话,那么你在工作上已经使用了不少意志力,所以当天是不会有余力去养成多个习惯的。就像我所说的那样,先把一个作为开关的习惯彻底习惯化,才是通往成功捷径之门。
锁定想要习惯化的项目,如果你有很多个想将其习惯化的项目,就要决定一个优先顺序。并且要定下一个要养成的习惯,着手解决它。当第一个习惯坚持了3周到3个月左右的时候,我们就要确认它被固定下来了多少。
如果你觉得它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大致可以自动执行了的话,那么就可以视为它已经被习惯化了。
此时,坚持这个习惯已经是几乎不需要使用意志力的状态了,所以意志力也基本上不会有消耗。进入到这一状态,就可以开始养成下一个习惯。当第二个习惯也被自动化了的时候,我建议大家可以稍微休息一会儿,再着手向第三项习惯进发。
当你开始养成第二个习惯的时候,序章中所说的波及效果就会产生,不讨人喜欢的习惯就会逐渐消失了。而且你应该能切实地感觉到,达成第二项习惯化远比第一项时要容易得多。
习惯化一个一个地脚踏实地地达成,能让你积累起小小的成功体验,仅在这个意义上,它也是非常重要的。
02没长性的症结
别制造痛苦的情绪
在世上,一不小心就努力过头的人可有不少。这样的人非常认同“不管要实现什么事都必须努力”的观点。
不自觉地就会这样去想,实际上也得怪潜意识中叫作价值观的程序。
然而,对于习惯化,稍微松口气,轻松地去面对它才是刚刚好的。绝大多数没有长性的人,都是在头3天里勉强自己努力过头,再坚持下去的时候就会因为痛苦而放弃。
“别努力过头比较好”是有理由的。能以愉快的心情去努力的时候还好说,可不管怎么说,习惯化都是需要日复一日严肃地践行的活动,整个过程可不全是愉快的日子。如果一件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总是要运用努力模式的话,很快,做这件事就会与痛苦的情绪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你每天都需要动用相当大的意志力,努力做到它。我在前面也写到了,意志力是会被消耗掉的。不断去努力、在痛苦中过分消耗意志力,人就无法坚持下去了。
并且,这种痛苦的情绪会不小心刺激到潜意识对安心安全的需求,潜意识所拥有的强大力量,就会阻抗你改变自己。
努力的话会如何?
举个例子,有个平时不怎么运动的人,为了健康和减肥,决定养成每天早上跑10公里的习惯。
第一天:
因为是头一天,所以他特别有干劲。虽然对于平时不太运动的身体来说相当吃力,他也想方设法地把这10公里跑完了。意志力开动。
第二天:
从早上他就全身肌肉痛,在与疼痛的斗争当中开始了跑步。虽然数次停下脚步、补充水分,但他还是努力坚持着。“既然开始了就要干下去。”他一边好几次这样说给自己听一边跑着。终,他总算是完成了计划,身心俱疲。
第三天:
在沉重的心情中,早晨到来了。昨天感觉到的肌肉痛也有增无减,连穿上跑步鞋都让人产生了心理上的抵抗。“为什么要开始做这样的事情啊?”他一边这样叹息着,一边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出家门。
就连跑步时所见的风景,也让他觉得和这种痛苦感联结在了一起。他一边遭受着潜意识的强烈抵抗,一边靠着意志力勉力支持。也许是因为身体和心情的双重疲惫,10公里仿佛是遥不可及的距离。
但是,“不管要干成什么事都必须努力!”他这样和自己说着,努力继续跑着。整个人一直处于只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埋头拼命奔跑的状态。意志力所剩无几。
结果,他筋疲力竭地回了家,甚至都不相信自己还有接着去工作的力气。
然后,第四天:
尽管闹钟响了又响,他还是继续在被窝中待着。将跑步习惯化的努力,仅用了3天就徒劳地夭折了。
实际上,这就是十多年前我自己的失败经历。
这就是“不努力坚持就无法达成”的价值观设定。对于平时都没有好好运动过的人来说,让他每天跑10公里是不太现实的。这是一个每天必须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才能坚持下去的目标。
即使现在再去回想,这也是一个欠考虑的计划。它的背景是当时的我所抱有的一个执念。就是“不管要干成什么事都必须努力”的执念。因为有这种执念作背景,所以我同时还抱有另一种根深蒂固的想法:“如果不设定一个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的话,就没有效果,没有意义。”所以,我才设定了一个不是每天1公里,而是10公里的计划。
在工作计划、人生目标方面,我赞同你设立一个不努力就无法达成的目标。
但另一方面,在培养习惯这件事上如果你也这样干的话,就很容易遭到潜意识的抵抗而无法长久。而且,如果接二连三地失败,那种“我能做到”的自我认同感也会不断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