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勒兹曾说,哲学就是概念的创造,戏剧就是真实的运动,因此他以剧场的方式赋予理论以人格化的属性,让每位哲学家都成为思想类型的表演者,让他们在对话和独白中显现出思想的核心。但剧场的最终的主角是德勒兹本人,《德勒兹的哲学剧场》一书以德勒兹的哲学思想为讨论对象,通过德勒兹和不同的哲学理论的对话,展示其对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批判。在本书中,笛卡尔的我思、康德的先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海德格尔的去蔽成了以自我奠定世界的哲人立法者在辩证对立中不能停歇的思考者与通向林中澄明之境的独行者,他们与德勒兹的思想肖像同台演绎,展示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思想。作者以主体、时间与欲望为三大主题,逐步接近德勒兹的思想核心,将他的思想作为一幕幕戏剧呈现给读者。
1. 作为未来哲学家,德勒兹永远是我们的同代人,他的思想能够一次次变为思想界的讨论热点,在思想的前沿阵地召唤和启迪我们。
2. 对于当代法国哲学的研究者而言,本书结合了文献和理论的探索,提供了德勒兹思想和现象学、精神分析学派、黑格尔主义之间的交汇和分叉,同时也勾勒出法国哲学在二战后的发展线索。对于激进左翼思想的研究者而言,本书则是通过德勒兹对于尼采的解读、和福柯的分歧,为微观政治经济学提供了主体结构的论证逻辑。而对于前卫艺术的哲学阐释者而言,本书从德勒兹的审美理想中探讨了当代艺术所应该完成的思想使命。
3. 本书为德勒兹的思想路线安置了三个重要的哲学里程碑:主体、时间和欲望。并且在每一程的征途中,都为德勒兹安排了同行者,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从康德到福柯,从塞尚到培根,这些人既是德勒兹的同行者,也伴随着德勒兹的旅途而到达当下。
4. 德勒兹的哲学剧场最终的主角是德勒兹,尽管他并没有直接出场,但是所有的剧目都出自他的手笔。剧场对他而言是最合适的展开哲学论证的方式,他将当代的哲学思想作为生活方式呈现给读者,同时也暗示思想之间的平行和可选择性。或者说选择了怎样的思想,也就是选择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日新文库意在成为规模地出版有见地的新成果、新作品,为学界发掘和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学者,更希望通过这套书领风气之先,提供新的学术出版方向。丛书主要收入45岁及以下中国学者及海外华人学者的高水平学术专著,推出一批关注重要学术问题,反映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新领域、跨学科的优秀研究成果。丛书广泛涉及哲学、历史学、文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学科,兼及中外,笼括古今。
李科林,1983年生,北京大学学士、硕士,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硕士,香港大学哲学博士。研究领域为当代西方美学、当代法国哲学,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著有Liberation of Sensation from Reason:Going beyond Kant with Deleuze。代表论文有《校正斯宾诺莎》《时间概念与形而上学》《欲望的生产原理》等。已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后结构主义美学理论研究,负责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德勒兹哲学思想研究。
导论 哲学与剧场
主体
第一章 主体性与先验性的间距:胡塞尔与德勒兹关于无意识的理论阐释
第二章 斯宾诺莎的当代遗产:黑格尔与德勒兹的斯宾诺莎主义
第三章 意志与强力之间的选择:海德格尔与德勒兹对尼采的不同阐发
时间
第四章 从先验形式到生命内涵:德勒兹对于康德时间概念的继承和发展
第五章 认识论和存在论的叠加:论康德、海德格尔和德勒兹时间理论中的超越性
第六章 认识真理和行动自由的叠加:德勒兹的新康德主义
欲望
第七章 重构绘画的内在性:交织在塞尚苹果上的哲学透视
第八章 象形和形象的竞争:德勒兹论培根作品中的创造性
第九章 欲望褶皱与机器生产:德勒兹对于现代个体的反思和批判
结论 德勒兹的思想肖像
德勒兹生平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