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出版至今,《Sobotta解剖学图谱》铸就了解剖学图谱的一座丰碑,它以逼真的解剖插图、详细的表面解剖图片、影像诊断图像和可快速查阅的参考表格,深深吸引了全世界医师、医学生的目光。
《Sobotta解剖学图谱》提供的经典插图可以直接与陈列在实验室的解剖标本相媲美,以无与伦比的准确性将学生引入解剖学世界。
《Sobotta解剖学图谱》(套装4册)(德文第24版)是一部闻名全世界、制作质量极高的详细的解剖学图谱。其1500余幅插图——从标本绘制的图、切面图、表格到放射影像、超声影像、CT和MRI——涵盖了人体大体解剖的所有方面。Sobotta的目的是针对医学生和医师双方的需要,直接供临床应用时参阅。
Friedrich Paulsen,教授,为学生开设的解剖课。
在Friedrich Paulsen教授的教学中,他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确保学生们在他的解剖课上都能实地解剖捐献的遗体。他认为,亲自动手解剖是极其重要的,不仅仅能更好地理解解剖学的三维立体结构、获得所有医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同时在解剖课上,你还将首次触摸并感觉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也将是你首次密切接触有关死亡、将死和临床死亡原因的诸多问题。你不仅要学习解剖学,而且还要学习作为团队中的一员如何去处理这样一个非常独特而又富有挑战性的场面。
Friedrich Paulsen教授1965年出生于基尔,在布伦瑞克市高中毕业,他起初接受的是护士培训,之后他进入基尔Christian Albrechts大学(CAU)学习医学。他在CAU口腔颌面外科专科医院完成实习医师培训后,在CAU耳鼻喉科专科医院做过一段时间的住院医师。1997年,他在CAU解剖学研究所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98年转到该所工作,并于2001年进一步获得国家解剖学博士学位。2003年,他获得位于慕尼黑的Ludwig Maximilians大学(LMU)和位于哈雷/威廉堡的Martin Luther大学(MLU)解剖学系的全职教授职位。他在哈雷创建了一个临床解剖学培训中心。这次在谢绝了'Saarland大学提供的教授职位之后,他接受了位于纽伦堡的Friedrich Alexander大学(FAU)解剖学教授和解剖学研究所所长的职位,这是他自2010年以来一直担任的职位。同时,他一再谢绝其他一些著名大学提供的教授职位。
Friedrich Paulsen教授是英国、爱尔兰及罗马尼亚解剖学会的荣誉会员。他曾获多项科学奖项,包括Dr.Gerhard Mann SICCA研究奖、德国眼科医师联合会的SICCA研究奖,以及位于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的Comenius大学的纪念章等。此外,他还获得了数项教学奖。
他的研究重点是眼表面的先天免疫反应及眼干燥症的病因。他曾赴西班牙和英国进行访问研究,他是Annals of Anatomy期刊的主编,并担任Learning and Teaching期刊副总裁,自2016年起成为FAU大学行政管理机构成员。
Jens Waschke,教授,使解剖课更贴近临床。
Jens Waschke教授认为,现代解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优化课程,以满足临床培训及之后临床实践的要求。
他认为:“解剖学图谱中的临床相关内容为医学院首学期学生提供了解剖学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向他们表明,完全掌握人体解剖学对他们之后的临床实践是十分重要的,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一些解剖结构。另一方面,我们倾向于避免涉及高度专业化的细节,因为这些精细解剖只供少数专家之需要,偶尔用于疾病诊断或手术,就像其他的现代解剖学图书中所描述的那样。由于在接受培训的初始阶段,学生还不能区分哪些是必需的基础知识,哪些是专业化知识,这可能会导致他们的心理负担过重,反而阻止他们专注于那些必要的基础知识。”
Jens Waschke教授(1974年出生于拜罗伊特)在维尔茨堡大学学习医学,2000年在Detlev Drenckhahn教授的指导下获得解剖学博士学位。经过在解剖学教研室和内科的实习后,他于2007年获得解剖学和细胞生物学教授资格。2003-2004年Jens Waschke作为访问学者,在Fitz-Roy Curry教授的指导下,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校区工作了9个月。从2008年起,他担任了维尔茨堡大学新成立的解剖学研究所第三科室主任,随后任慕尼黑Ludwig Maximilians大学教授,自2011年起担任该校解剖学研究所第1科室(植物解剖学)负责人。Jens Waschke教授热衷于德国解剖学会的相关工作,他是该学会专业解剖学组的一名考官,同时也是该学会研究委员会的成员,是减少甲醛暴露工作组的领导。他是国际解剖学家协会联合会(IFAA)的代表、埃塞俄比亚解剖学会(ASE)名誉会员。
在他的研究工作中,主要研究了细胞黏附调节和人体内外屏障功能的生物学机制。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炎症反应过程中内皮屏障的调节,以及在大疱性皮肤病天疱疮、克罗恩病和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等疾病中的细胞黏附损伤机制。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细胞黏附并发现新的治疗方法。
张志英,医学博士、海军军医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教授,校A级优秀教员,硕士生导师。中国解剖学会体质调查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基金、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获得全军、总后及海军军医大学多种奖项及荣誉。主要从事神经损伤修复及干细胞治疗研究,主持及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多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金奖1项。主编《四肢临床解剖实物图谱》,副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及专著10余部,发表科研及教学论文60余篇。
李玉泉,医学博士、海军军医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副教授。从事人体解剖学教学工作25年。获海军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加研究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基金项目1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主编《头颈部临床解剖实物图谱》(第2版),副主编医学专著2部,参编专著6部,副主编教材3部,参编教材10余部。发表科研论文近50篇,发表教学论文20多篇。
黄菊芳,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人体解剖学与神经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解剖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解剖学会理事长,湖南省马王堆古尸和文物研究保护中心副主任。“湖南省人类遗传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湖南省人类遗传资源库”平台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专业项目30余项,担任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人体解剖生理学》副主编、《系统解剖学》编委。2017年被聘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学者”主讲教授。
《sobotta解剖学图谱(解剖学总论和肌骨骼系统)》:
第1章 解剖学总论
解剖学平面和方位
表面解剖
发育
肌骨骼系统
神经血管
影像学方法
皮肤及附属结构
第2章 躯干
表面解剖
发育
骨骼
影像学方法
肌
神经血管
局部结构,腹后壁
女性乳房
局部结构,腹前壁
第3章 上肢
表面解剖
发育
骨骼
影像学方法
肌
神经血管
局部结构
断面
第4章 下肢
表面解剖
骨骼
影像学方法
肌
神经血管
局部结构
断面
附录
图片示例
索引
《sobotta解剖学图谱(内脏器官)》:
第5章 胸腔器官
局部结构
心
肺
食管
断面
第6章 腹腔器官
发生
局部结构
胃
肠
肝和胆囊
胰
脾
神经血管
切面
第7章 腹膜后间隙与盆腔
局部结构
肾和肾上腺
泌尿系统
直肠和肛管
生殖器官
断面
附录
图片来源
索引
《sobotta解剖学图谱(头部、颈部和神经解剖)》
《sobotta解剖学图谱图表(肌、关节和神经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