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 清代学者纪昀以笔记形式撰写的短篇志怪小说集
定 价:45 元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学者纪昀以笔记形式撰写的短篇志怪小说集。书中所选故事往往怪诞离奇,多是当时流传的乡野怪谈,也有他听闻的奇情轶事,故事发生的地域遍及全国。书中记述若真若假,旨在影射当时腐朽的吏治和疏于实践的理气哲学,揭露人心贪婪,提倡因果报应,劝善惩恶。
大才子纪晓岚十年寄情之作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外●注译通俗化,轻松阅读。●精心勘校,力求完美呈现。●精心绘制近百张精美插画,描绘纪昀笔下的神怪世界。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鸿儒纪昀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此书在清代大量的笔记小说中独树一帜,与《聊斋志异》一起被誉为清代笔记小说中的双璧。纪昀(17241805年),字晓岚,又字春帆,晚号石云、孤石老人,道号观弈道人,直隶河间府(今河北献县)人。纪昀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有据可考,自纪昀上推七世,都是读书人。高祖纪坤,字厚斋,庠生,屡试不第,能文,著有《花王阁剩稿》。曾祖父纪钰,十七岁补博士弟子员,后入太学,才学曾受皇帝褒奖。祖父纪天申,监生,做过县丞。父亲纪容舒,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恩科进士,曾供职于刑部和户部,做过云南姚安知府,为政有贤声,故称姚安公。至纪容舒,纪氏家道衰而复兴,更加重视读书,遗训尚有贫莫断书香一语。纪容舒凡三娶,共有四子三女,纪昀为纪容舒次子,他就是出生于这样一个世代书香门第。纪昀儿时,居景城东三里之崔尔庄。四岁开始启蒙读书,十一岁随父入京,读书生云精舍。二十一岁中秀才,二十四岁应顺天府乡试,为解元。二十七岁因母亲去世,在家服丧守孝,闭门读书,未参加会试。三十一岁考中进士,为二甲第四名,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三十四岁散馆授编修,办理院事。三十五岁起先后任武英殿纂修、功臣馆总纂、国史馆总纂、方略馆总纂。三十六岁奉命主试山西,任山西乡试正考官。三十九岁奉命视学福建,任福建学政。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八月,父辞世,纪昀回家丁父忧。三年守丧期满后,即迁侍读、侍讲,晋升为右庶子,掌太子府事。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京察后,授贵州都匀府知府,未及赴任,因乾隆帝赏识其学问,加四品衔,留任庶子,不久,升翰林院侍读学士。同年六月,乾隆下旨查办两淮盐引案,两淮盐运使卢见曾获罪,其曾孙卢荫文为纪昀婿。纪昀因给亲家卢见曾通风报信而卷入盐政亏空案,被发配新疆乌鲁木齐佐助军务,于沿途积极与当地人交流,曰如是我闻,写了不少作品,后整理成册,即为著名的《阅微草堂笔记》。两年后因乾隆帝要编修《四库全书》,由刘统勋荐举,将其从新疆召回,授编修,旋复侍读学士官职。乾隆三十八年(1773 年),纪昀时年五十岁,受命担任《四库全书》总纂官,和另外两位总纂官陆锡熊、孙士毅一起统领编书之事。历时十年,至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四库全书》初稿完成。纪昀在主编《四库全书》期间,自始至终,无一息之间,其辛劳不言而喻,但这也是他人生收获颇丰的十年。他既为王事适我的难得机遇而欣慰,又为期于世事有补的愿望实现而自豪。正如他在《自题校勘四库书砚》诗中所云:检校牙签十余万,濡毫滴渴玉蟾蜍。汗青头白休相笑,曾读人间未见书。《四库全书》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全部完成,分经、史、子、集四部。《四库全书》的修成,对于搜集整理古籍、保存和发扬历史文化遗产,无疑是一重大贡献。纪昀还亲自撰写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凡二百卷,每书悉撮举大凡,条举得失,评骘精审。同时,还奉诏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基础上,精益求精,编写了《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为涉猎《四库全书》之门径,是一部研究文史的重要工具书。在主编《四库全书》期间,纪昀由侍读学士升为内阁学士,并一度受任兵部侍郎,改任不改缺,仍兼阁事,甚得皇上宠遇。接着升为左都御史。《四库全书》修成当年,迁礼部尚书,充经筵讲官。乾隆帝格外开恩,特赐其紫禁城内骑马。嘉庆八年(1803年),纪昀八十大寿,皇帝派员祝贺,并赐尚方珍物。不久,拜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衔,兼国子监事。纪昀因病卒于嘉庆十年(1805年)二月,享年八十二岁。嘉庆皇帝御赐碑文: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故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纪昀为世人所瞩目的文化成就主要有两项:一是奉旨主持编纂了《四库全书》,二是在晚年写了一部随笔杂记《阅微草堂笔记》。在《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接近尾声时,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的撰写已经开始。《阅微草堂笔记》共五种,二十四卷,其中包括《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槐西杂志》四卷,《姑妄听之》四卷,《滦阳续录》六卷,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陆续写成。纪昀从六十六岁到七十五岁断断续续写了十年,在朝廷值班的办公室或者暂住地,在跟随皇帝出京的路途中,利用点点滴滴的空暇时间,最终完成了这部书。每一种书成后,还未最终定稿,即被市廛书坊盗印窃刊,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对此纪昀表示非所愿也,但也无可奈何,无法阻止。而每完成一卷后,书商们便争相刊刻发售,一度洛阳纸贵,受到热烈追捧,可知此书在当时属于畅销书,大受欢迎。嘉庆五年(1800年),纪昀门人盛时彦将这五种性质相同的书合为一部,精心校勘,并经纪昀最后审阅,按先后编次,凡二十四卷,以阅微草堂笔记为名刊刻印行。所谓阅微草堂,是纪昀自命其北京居邸的书斋之名。《阅微草堂笔记》是五种笔记小说的合集。此书采访范围,上起祖辈、官员、师友,下至晚辈、仆人、士兵等。所记内容,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地方风情、宦海变幻、诗词文章、典章名物、医卜星相、奇情轶事均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全书约一千两百则故事,作者交游广阔,博闻强记,力求每一条都有根据、有来历。每则故事前,纪昀几乎都指出了它的讲述人或间接讲述人,以显示这些故事并非虚构。盛时彦在《姑妄听之》跋语中引纪昀的话说:《聊斋志异》盛行一时,然才子之笔,非著书者之笔也……小说既述见闻,即属叙事,不比戏场关目,随意装点……今燕昵之词,媟狎之态,细微曲折,摹绘如生。使出自言,似无此理;使出作者代言,则何从而闻见之?又所未解也。从中可看出,纪昀把小说分成才子之笔和著书者之笔,认为小说属于记述见闻的叙事体,因而必须如实记录。一旦发现前书有误记或漏记之处,事后还往往加以补记或订正,其写作态度是颇为严肃的。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读书记》中说此书虽事涉语怪、实其考古说理之书,可知它还具有相当高的文献价值和丰富的学理内容,乃至被人看作考古说理之书。《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的遣兴之作,时作杂记,聊以消闲追录旧闻,消遣岁月,却非消闲之作,他希望本书有益于劝惩,能够劝善惩恶。纪昀创作的目的首先在于劝世,他自题说诚不敢妄拟前修,然大旨期不乖于风教(实不敢狂妄地以先贤自比,但主要意思则期望不要违背风俗教化)。为了表达劝善惩恶的思想,使道德训诫更为直观,笔记中以狐精鬼怪为主角,借助民间关于鬼形象的想象,把人间种种卑劣的品格习性夸张、怪异化,用这样的故事警诫世人,同时也借以平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积累的激愤。纪昀还放下身段,以有悖于他身份的琐屑和俚俗,书写那些闾里市井间的家长里短,显示了他的救世之婆心。在这些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原生态故事中,我们可以读到当时人们对天地神仙的信仰,对妖狐鬼怪的态度,对婆媳关系、主仆矛盾的看法,还可以从中窥见人情练达即文章的为官之道、做人技巧以及处世哲学。虽有一些篇章有宣传因果报应等糟粕的一面,但也有不少篇章尖锐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揭穿了道学家的虚伪面目,对当时的民间疾苦给予很深的同情,对劳动人民的勤劳质朴和胆识予以赞美,对当时社会上习以为常的许多不情之论,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纪昀反对理学,对只会空谈义理性命的道学家的迂腐和虚伪十分痛恨,不时对其冷嘲热讽,措辞也相当尖刻。在《阅微草堂笔记》的一则故事中,他借冥王之口向社会疾呼道:宋以来固执一理而不揆事势之利害者,独此人也哉!《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的文言笔记小说。此书以超传奇追晋宋为己任,融记叙和议论为一体,其语言质朴淡雅,风格亦庄亦谐。在艺术上,文笔简约精粹,不冗不滞,叙事委曲周至,说理明畅透辟,有些故事称得上是意味隽永的小品。此外,评诗文,谈考证,记掌故,叙风习,也有不少较为通达的见解和可供参考的材料。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纪昀处世贵宽,论人欲恕,对纪昀笔记小说的艺术风格,也给予很高的评价,称此书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中国小说史略》)。作家孙犁称赞说:《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成就很高的笔记小说,它的写法及其作用,都不同于《聊斋志异》。直到目前,它仍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其他同类作品不能超越的位置。它与《聊斋志异》是异曲同工的两大绝调,这是一部非常写实的书,纪昀用他亲身见闻的一些生活琐事,说明社会生活中的因果问题。它并不是唯心宿命的,它的道理是从现实生活中演绎出来的。因果报应,并不完全是迷信的,因果就是自然规律。(《秀露集·关于纪昀的通信》)《阅微草堂笔记》不失为一部有很高思想价值和学术价值的书籍,此书从诞生之日起,即同曹雪芹的《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经久不衰,至今仍拥有广大读者。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和了解国学经典,我们精心编选了这本《阅微草堂笔记》。本书原文以北平盛氏刻嘉庆五年庚申本为底本,道光十五年乙未郑开禧序本为参校本,同时参校其他版本,改正错讹,以臻完善。这个选本仍然按照纪昀原著的框架,根据原作者在各卷的侧重点所选,因此,依然保存了《阅微草堂笔记》原著的基本风貌。书中注释力求精准、简洁,译文以直译为主,部分文字意译,若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纪昀字晓岚,别字春帆,号石云,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代表作有《阅微草堂笔记》《纪文达公遗集》。
卷一 滦阳消夏录一 /1卷二 滦阳消夏录二 /19卷三 滦阳消夏录三 /32卷四 滦阳消夏录四 /48卷五 滦阳消夏录五 /66卷六 滦阳消夏录六 /74卷七 如是我闻一 /89卷八 如是我闻二 /101卷九 如是我闻三 /116卷十 如是我闻四 /129卷十一 槐西杂志一 /145卷十二 槐西杂志二 /157卷十三 槐西杂志三 /173卷十四 槐西杂志四 /191卷十五 姑妄听之一 /206卷十六 姑妄听之二 /221卷十七 姑妄听之三 /238卷十八 姑妄听之四 /250卷十九 滦阳续录一 /262卷二十 滦阳续录二 /267卷二十一 滦阳续录三 /274卷二十二 滦阳续录四 /284卷二十三 滦阳续录五 /293卷二十四 滦阳续录六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