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医学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实验教材,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得到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实验技术的基本操作和技能的训练,同时也使学生初步了解或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方法。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指导》是一本医学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实验教材,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得到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实验技术的基本操作和技能的训练,同时也使学生初步了解或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实验教材不同于理论课教材,它与实验条件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本实验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是正确处理教材的基础性、可操作性和先进性的关系;强调教材的启发性、开拓性和应用性。在教材内容的选择、编排和形式上,既要方便教师的教学,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指导学生操作实验成功。
本实验教材分为基本实验技术、综合型和研究型实验及附录三大部分。基本实验技术内容的设置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领会检验方法的基本原理。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设置了综合型、研究型实验。为方便教学,每一项实验基本上都按照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实验方法、注意事项、实验报告5个部分编写,各实验所用染液、培养基等的配制均列在各实验后的附录内。实验报告一般分为结果和思考题两部分。实验结果尽量采用绘图和表格形式,使作业规范化,便于学生记录与教师批改。通过设置思考题,加强教材的启发性、开拓性和应用性。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在取材、实验方法和编排等方面定有不足之处,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规则与安全
上篇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本实验技术
第一章 医学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
实验1 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的微生物检查
一、空气微生物的检测——自然沉降法
二、物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测
三、手指皮肤消毒前后的微生物检测
实验2 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实验3 微生物的染色、形态和表面结构的观察
一、细菌制片及简单染色
二、革兰染色
三、抗酸染色
四、荚膜染色
五、鞭毛染色
六、芽孢染色
七、Albert染色法
八、沙眼衣原体的检测
九、酵母菌的制片和简单染色
十、霉菌的制片和简单染色
实验4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
一、肉汤培养基
二、肉汤琼脂固体培养基
三、肉汤琼脂半固体培养基
四、血液琼脂培养基
五、厌氧培养基
六、真菌培养基
实验5 微生物的纯培养
一、细菌的人工培养
二、病毒的培养
三、真菌的培养
实验6 微生物鉴定中常用的生化试验
一、糖发酵试验
二、甲基红(MR)试验
三、V-P(Voges-Proskauer)试验
四、吲哚试验
五、硫化氢试验
六、尿素酶试验
七、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八、氧化酶试验
九、过氧化氢酶(触酶)试验
实验7 消毒与灭菌
一、干热灭菌法
二、高压蒸汽灭菌法
三、紫外线灭菌
四、滤过灭菌
五、化学消毒灭菌法
实验8 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一、常用消毒剂的抑菌试验
二、紫外线杀菌试验
三、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四、细菌鞭毛的变异(H-O变异)
五、噬菌体的效价测定
实验9 菌种的保存
第二章 人体寄生虫学基本实验技术
实验10 似蚓蛔线虫(蛔虫)
实验11 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实验12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板口线虫(美洲钩虫)
实验13 旋毛形线虫(旋毛虫)
实验14 班氏吴策线虫(班氏丝虫)与马来布鲁线虫(马来丝虫)
实验15 日本裂体吸虫(日本血吸虫)
实验16 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
实验17 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猪肉绦虫、有钩绦虫)与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牛肉绦虫、
无钩绦虫)
实验18 微小膜壳绦虫(短膜壳绦虫)
……
下篇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综合型、研究型实验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