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在上海交大历史系开设课程中国文化史的基础上重新结构撰写而成。全书取用思想史的视角,采用典籍选讲的方式,按照先秦儒家、道家、道教、佛教、理学、明清之际思想及清代三教混融的次第,选钞《论语》《孟子》《庄子》《抱朴子内篇》《佛遗教经》《佛说阿弥陀经》《坛经》《朱子语类》《语录》《传习录》《明夷待访录》《阅微草堂笔记》的部分内容,以学术笔记的形式,分设若干条目进行讨论:一方面贴近文本,在具体的语义、范畴辨析中,呈现经典的主旨与原貌;另一方面,又把对作者、著述、相关思想的阐绎,放置在时代思想的宏观视域中加以考察,试图在总体史的关照下,打通文史界划,探索古代思想的内在紧张及外在局限,并由此窥见中西文明的根源性差异。
全书最独特之处,便是取用了传统文史之学中常见的笔记体,而非时下源自西学的论文式写作。笔记的开合自如、灵活跳跃、回环掩映,照顾到了传统思想方方面面的细节,也在细节中寄寓了对整个中国思想发展轨迹的全局式理解。
自序
绪论一
绪论二
《论语》
平圣人《论语》与性别孔子刺今人生哲学孔子的普适性
个体·群体·共同体:直面死亡行学仁知道德与财富佞尽礼性分三等博弈论政治华夷之辨
《孟子》
还原孟子孟子与孔子性善论赤子之心好辩
保民而王:辞章乐(yùe)与乐(lè)民本主义与民粹主义不忍君子远庖厨类比举斯心加诸彼仁政定于一
《庄子》
《老子》与《庄子》庄子与儒家庄子与孟子无用之用
恓惶的逍遥:绝迹易,无行地难小大之辨谁是鹪鹩、偃鼠有待无待对话反客为主入世与出世宋人惠施逃世
《抱朴子内篇》
长生不老《抱朴子内、外篇》道教资源骗葛洪之死
证实不存在之物:反归纳法(一)反归纳法(二)理论证据与实践证据外丹与内丹无格物真本领命定论诡辩周旋道、儒
《佛遗教经》
佛教、佛学与思想传教与翻译教主的命运涅槃经
我欲灭度:苦僧侣营生第一法数六贼譬喻三学视死如杀贼律宗为苗裔
《佛说阿弥陀经》
大乘佛教净土宗宗教与民粹主义无量寿经节会《观无量寿经》
设计完美世界:四众大数七进制完美世界众鸟接引往生佛经重复三舍利弗一言不发
《坛经》
多心经达摩西来伪经棒喝
编不圆的故事:第一人称愈改愈劣禅僧常态不识字贬抑神秀唐宋俗语《楞伽经》与《金刚经》下转语传法偈
《朱子语类》
宋儒与佛教、道教儒教语录理学与社会
伦理化体系:唯心与唯物阴阳五行气宋太祖善恶之源敬与定知与行明德新民内在转向
《语录》《传习录》
六经注我王学特质兵家与儒家狂悖晚明民粹主义
从心出发的困境:朱、陆异同才力格竹子格物致知无善无恶心之体神秘经验与道德读书法阳明机锋心学之病
《明夷待访录》
历史假设遗民启蒙的迷思幻灭、亢奋与非理性华夷之辨破坏再生
历史沉思录:《待访录》迷踪从留到待访《潜书》等级君主制伯夷、叔齐三代秦与元明代君相君臣父子
《阅微草堂笔记》
所见、所闻、所传闻18世纪灵异调查顾德懋判冥《夜谭随录》汉宋之辨
另类演绎的丧祭观:鬼证生死之际着装棺殓出殃与回煞入土为安堪舆祭与享墓祭与庙祭宗族社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