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非艺术专业的本科生通选课和高职高专的艺术教学,作者对畅销20年的艺术经典教科书《艺术学概论(第三版)》加以提炼、修订,在概要论述艺术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等各艺术门类的特征、历史和名家名作,并对读者普遍感兴趣的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规律进行了详细讲解,对新的艺术动态给予更多的关注。
《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艺术学概论(精编本)》深入浅出,生动晓畅,篇幅适中,大量的作品介绍穿插于艺术基本知识的介绍中。同时,为了让读者对相关的艺术作品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和感受,增配了上百幅图片。此外,为方便学校老师们的教学,专门制作了教学课件。
艺术与科学既不同而又互相关联,它们在审美的方面交汇。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
彭吉象,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兼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教美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高教影视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分会副会长,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先后7次荣获国家级、省部级的科研奖或优秀教学成果奖,两次被评为“北京大学十佳教师”。主讲的“艺术概论”课程于2004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长期从事艺术学、影视学等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迄今为止,已出版或发表了300多万字的专著、译著和论文。
第一章 艺术总论
第一节 艺术的起源
第二节 艺术的特征
第三节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二章 实用艺术
第一节 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
第二节 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三章 造型艺术
第一节 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
第二节 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四章 表情艺术
第一节 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
第二节 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五章 综合艺术
第一节 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
第二节 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六章 语言艺术
第一节 语言艺术的主要体裁
第二节 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七章 艺术创作
第一节 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
第二节 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
第八章 艺术作品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层次
第二节 典型和意境
第九章 艺术鉴赏
第一节 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 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从题材内容来划分,又可以分为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静物画、历史画、宗教画、动物画等体裁。从作品的形式来划分,还可以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漫画等样式。可见,绘画是样式和体裁十分繁多的一个艺术门类,根据不同的分类角度和分类标准,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事实上,以上介绍的仅仅是绘画整体的分类方法,有些画种还可以细分,大类中还可以分出小类来。例如,中国画还可以细分为壁画和卷轴画两大类,按装裱形式又可以分为手卷、挂轴、册页等,按表现特点还可以分为工笔画、写意画等等。
从世界绘画的两大体系来看,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和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各有自己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传统,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
中国画,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成为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同西方绘画相比,中国画自身的特点有很多,概括起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中国画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因此,中国画又可称之为“水墨画”或“彩墨画”。由于采用特制的毛笔来作画,使得“笔墨”成为中国画技法和理论中的重要术语,有时甚至成为中国画技法的总称。所谓“笔”,是指勾、勒、皴、点等运用毛笔的不同技巧和方法,使中国画表现出变化无穷的线条情趣;所谓“墨”,则是指中国画以墨代色,运用烘、染、泼、积等墨法,使墨色产生丰富而细微的色度变化,也就是常讲的“墨分五彩”(指墨色的焦、浓、重、淡、清这五种不同的色度)或“六彩”(上述“五彩”再加上宣纸的白色),使得以墨代色的中国画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第二,中国画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中国画营造的空间多种多样,但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即“全景式空间”、“分段式空间”和“分层式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