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时空》丛书的基本定位是大众读物和教学参考书。
《逻辑时空》丛书的主要内容是探索和阐释人们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里的逻辑问题。具体写法是:针对社会生活某个特定领域里的思维实际,突出该领域里最常见的逻辑问题,结合具体的典型的案例进行阐释,介绍相关的逻辑知识。介绍逻辑知识时不求逻辑体系完备,力求突出重点,也就是说在某特定的领域里,有什么突出的逻辑问题,我们就重点写什么。在说明逻辑知识时,为方便读者理解,必要时适当介绍相关的预备知识。
《逻辑时空》丛书也精选了近20年来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的几部逻辑普及读物。这几部读物都请作者做了新的修订。
2003年4—5月间,首都10多家主流媒体纷纷在显著位置、以醒目标题报道了10位著名逻辑学家和语言学家发出的强烈呼吁:社会生活中逻辑混乱和语言失范现象令人担忧。
《人民日报》(记者苏显龙)在要闻版报道说,专家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重视逻辑、不能正确使用祖国语言的现象,并就如何提高人们的逻辑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刘国昌)教科文卫版头条的大字标题是:《逻辑混乱、语言失范现象亟待改变》。文章说,专家们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存在的逻辑混乱、语言失范现象表示担忧,强烈呼吁进一步净化逻辑语言环境,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水平。
《光明日报》(记者李瑞英)在理论版显著位置指出,逻辑是人类长期思维经验的总结,是正确思维与成功交际的理论与工具,它以特有的性质和功能服务于社会,对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培育人的理性和科学精神都有重要作用。专家呼吁人们要学习逻辑知识,自觉培养逻辑思维习惯,学会逻辑分析方法。
《中国教育报》(记者潘国霖)以《呼唤全社会关注逻辑、语言》的大字标题,用2/3版面刊登了专家们发言详细摘要。编者特别在按语里提示说,专家们重申逻辑与语言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角度阐述了学习、推广逻辑科学的现实意义,对于我们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帮助。
《法制日报》(通讯员梅淑娥)以《逻辑性是立法与司法公正性的内在要求》为题强调指出,我国在立法和司法领域里发生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的某些立法司法人员没有逻辑意识,缺乏逻辑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
《工人日报》(记者王金海)在《新闻观察》栏目里刊出通栏标题:《让逻辑学从“象牙塔”中走出来》。文章提要说:“我们今天正面临着某种程度的逻辑混乱、语言失范的危险,而大多数人对此还根本没有意识到。”文章说,逻辑学不是少数专家们研究的学问,它同每个人的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要大力提倡逻辑学的大众化。
《北京日报》(记者戚海燕)在头版用大字标题《逻辑缺失现象令人担忧》报道了专家的意见,强调“普及逻辑知识,规范思维与语言是当务之急”。
王习胜,安徽舒城人。逻辑学专业博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后。现任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皖西学院政法系教授。兼任中国逻辑学会理事、辩证逻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安徽省伦理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张建军,河北沧州人。现任南京大学逻辑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所长,哲学系教授、系副主任兼学位委员会副主席,文科公共基础课首席教授。兼任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江苏省逻辑学会会长,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逻辑学课题组首席专家。1993年被评为“为我国社会科学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专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导言
1.转型社会:呼唤逻辑理性的规约
2.逻辑史话:千锤百炼的理性工具
第一章 失范失序:社会需要“逻辑”
1.激情的悲歌
2.利令智昏
3.法理项背
4.“颠覆”与“恶搞”
5.警世箴言
第二章 演绎求“真”:形式理性的法庭
1.“真理”之假
2.演绎的特质
3.以规则保证
4.预见的方式
5.质疑的工具
6.创新之利器
第三章 归纳求“信”:合理置信的底蕴
1.偏好与臆断
2.归纳与置信
3.直觉与合理
4.信度与确证
5.多数与民主
6.归纳意识与归纳域
第四章 辩证求“和”:条件链上的动态平衡
1.“辩证”溯源
2.辩证要义
3.何以辩证
4.辩证误识
5.悖论与辩证
6.动态的和谐
第五章 逻辑精神:社会理性的内核
1.社会理性的特质及其取向
2.以逻辑分析考辨社会共识
3.以逻辑论证审议民主法治
4.以逻辑素养支撑科技人文
附录
关于开展逻辑社会学研究的构想
真正重视“逻先生”
——简论逻辑学的三重学科性质
从“逻先生”看“德先生”与“赛先生”
——关于逻辑的社会文化功能的对话
逻辑精神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逻辑与宗教对话
关于普通高中实验课程“科学思维常识”
后记(王习胜)
后记(张建军)
哥德尔的第二项成果,是所谓“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其所证明的是:对于任何足够复杂(其复杂度达到初等数论)的形式系统而言,如果它是相容的(无矛盾的),那么它就必定不是语义完全的。这个结果有一个重要推论(史称“哥德尔第二不完全性定理”):对于任何足够复杂的形式系统而言,如果它是相容的,那么它的相容性是不可能在该系统之内得到证明的。哥德尔的这个结果在当时学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因为它不仅清楚地揭示了作为公理化方法之最高成就的形式系统方法的局限性,而且否定了希尔伯特提出“证明论”的初始追求:彻底证明现有数学系统的相容性,确保悖论不再出现。由于哥德尔的证明严格遵循了“证明论”的要求,是无懈可击的,从此人们只得把希尔伯特的“绝对相容性”诉求弱化为“相对相容性”诉求。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证明,也粉碎了为当时已经确立的“公理化集合论系统”提供严格的相容性证明、确保其不再出现悖论的希望。这些公理化集合论系统都是为消除导致所谓“第三次数学危机”的集合论悖论而建立的,它们都因为其复杂性高于初等数论而被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所统摄。哥德尔定理尽管说明了形式系统方法的局限性,但同时也有力展示了形式系统方法的巨大威力,使得现代逻辑基本研究方法和现代演绎科学方法论得以最终确立。
上述意义的“证明论”、“模型论”,加上“集合论”和“递归论”,经常被称为“狭义数理逻辑”(有时再加上逻辑演算基础理论),其中“集合论”可视为布尔的“类演算”向无限类研究扩张的结果;递归论则是对“能行可计算”这种“受控推理”的研究(也为哥德尔在证明不完全定理时所创立),是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直接理论基础之一。在现代学科分类体系中,它们经常被归到“数学基础”研究之下,但它们又都具有一般哲学与方法论价值,属于当代逻辑学与数学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
现代演绎逻辑另一个方面的巨大发展,是“哲理逻辑”学科群的兴起。
由上面的评述可以看出,现代逻辑的创生是在一批数学家的手中完成的,但这些数学家都具有强烈的哲学关怀,许多人本身就是出色的哲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