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年700场,场场爆满,《无人生还》何以如此成功?
2.从幕后到台前,一部经典话剧是如何被搬上舞台的?剧本、布景、选角、音效、灯光设计,
全方位感受戏剧创作与舞台演出的魅力。
3.一部诚恳而严谨的导演手记,讲专业,讲热爱,更讲坚持。
4.一个会生长的舞台,在一次次碰撞中,看见戏剧人的爱与执着。
5.王安忆、苏乐慈、曹雷、吕凉、周野芒、许承先、宋忆宁、徐幸、李建华诚意推荐。
前 言
《无人生还》是我独立执导的部话剧作品,其剧本由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在 1942 年完成,改编自她本人的同名小说,也是她部真正上演并获得成功的改编作品。
阿加莎·克里斯蒂认为正是《无人生还》让她在写作小说的同时又踏上了戏剧创作之路,因此这部作品对她意义非凡。而对我,它也同样是有意义的作品,它从我毛羽未丰一直陪伴我成长至今,16 年来历久弥新。
这本书记载了从 2007 年《无人生还》话剧中文版首演至今这 16 年里,我所知道的关于它筹备、创作、演出的许多故事。连续上演 16 年不曾间断,并且始终在成长,这让我们都倍感荣幸和骄傲。感谢阿加莎·克里斯蒂,无论对我还是对参与过这部戏的所有人,它都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
在开篇之前有一点需要解释。对于我,它的了不起不仅在于这部戏中文版的演出本身,也不仅在于它 16 年来积攒下的那些数字,更在于它为我和整个团队前后那么多部戏剧的创作所带来的帮助和价值。对于我们来说,它真的很了不起,就像肥沃的土壤,滋养着我们。我日后的很多工作方法,对舞台和生活的许多认知和与那么多好演员的不断合作,都是从这部戏开始摸索、积累和发展的。因为它包含的实在太多,所以我们就想到了用漫谈的方式将它介绍给大家。这本书不仅仅谈《无人生还》,也谈别的戏,更会谈到在独立创作的这 16 年间我个人的感悟。
这本书就像我平日的表达,总希望能保持条理,却因为贪心而无法控制,终还是既啰嗦又散漫。希望这不会给阅读它的人带来困扰。在这儿必须要感谢和我一起梳理提纲并充当提问者的黄立俊先生,他在规整思路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无人生还》对我来说就像父母的个孩子,承载着父母更多的期许,还得和父母一起摸索为人之道,艰难又伟大。我将这种成长分享给大家,言语虽然蠢钝,但确是我们一路成长中的所学、所想、所为,毫无保留。
在此,我也想将我在《无人生还》15 周年演出时说过的一段话献给所有正在道路上前行的人们
当你心怀理想时,对自我和周遭的不满与怀疑也会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你,这时请更努力坚持,心怀感激,时间会告诉你这一切值得。
借此书感谢授我所学、赋我所想、许我所为的父母、老师和同仁们,感谢 16 年来《无人生还》的所有演员和幕后工作人员!感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和上海捕鼠器戏剧工作室对这部戏的倾情哺育!同时也感谢他们为本书在剧照和海报的使用上所提供的便利。感谢佐飞贡献的舞台及剧情手绘插图,感谢周羚珥提供的舞台设计手稿以及为记录我和她工作、生活所绘制的精彩漫画,感谢陈依丛在书中灯光部分的内容上为我提供的帮助,感谢刘汛波及时提供的光位简图。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编辑赵斌玮、樊诗颖、王小菲给予我的包容和耐心,感谢我的老师姜涛、苏乐慈为本书提出的修改建议,感谢曹雷、李建平两位老师为本书作序。特别要感谢为此书辛苦付出的陈理、翦洁彦、陶然、贺含莼、陈传韵!
后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对我始终如一的支持。还有我的工作伙伴,也是我的丈夫童歆和我爱的两个小姑娘,谢谢你们给我的爱和陪伴。
林 奕
2023 年 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