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励志·启示篇;成长·感恩篇;亲情·幸福篇;生活·感悟篇;思考·静心五篇,其主要内容包括:和时间赛跑;射出去的箭;雪的面目;无风絮自飞;一个学生的价值;幸福终结者;枯萎的桃花心木;咸也好,淡也好等。
自 序
青春为畔,永恒的河
一个夏日黄昏,释迦牟尼佛带着弟子在恒河边散步。
佛陀突然停住脚步,弟子也跟着停步了。
深情瞭望着恒河的佛陀悠悠地对弟子说:“我次看恒河,是八岁的时候,母亲带我来看的。现在我八十岁了,眼前的恒河并没有什么改变,就像八岁和八十岁的我,还是同一个我,并无改变。”
弟子们听了佛陀的话语,想起自己八岁的情景,内心都有无尽的感触。
“但是,八岁的我和八十岁的我,外表却完全不同了。轮回也像如此,我们的心有一条恒河,永远也不会改变。”
弟子们看着远方的夕阳,都心开意解了。
我非常喜欢这个佛经的故事,轮回是一条河,流经童年,流过青春,历经岁月,历劫再生,我们都知道我还是我,但我已非我。
我不是八岁的那个我,我也不是十八岁的那个我,改变是何其巨大,但不管外面的变化多大,外人的看法如何,只有自心知,我依然是那个在田间小路奔跑的我。
青衫依旧在,满楼红袖招
正是十八岁的时候,我从乡下到台北,当年台北是繁华的所在,也是我心中的都城。
我住在亲戚的小房子里,每天不是画画,就是写诗,饿了就以馒头果腹。偶尔出门,就会穿上一套洗得泛白的棉布衣裤,头抬得高高的,走路挺拔,像一只骄傲的公鸡。
“这满城都是我的天下呀!”
我就沿着城市大街小巷无止境地散步。
我觉得自己的内心有一股强大的张力,就像一朵蓄积能量的花苞,期待春天来临时,突然开放。
没想到的是,我在这个远方的都城,一住就是四十五年,依然在大街小巷不停地散步,年华却渐渐老去了。
我想到早的那套棉布衣裤,不知道到何处去了。
再想想青春时代爱穿的几套衣服,曾留在照片里的,如今又安在呢?
原来,不只我们的形貌在变,我们的衣服也在变,更深夜静之时,我们只能褪尽一切,才能看到自己的本来面目。
每个人都有青衫与红袖的年代,有的人不免会多所留恋,有的人则心思平宁,看着青春与美好,回味与品尝。
也爱红樱,也爱白芒
朋友从欧洲回来,谈起年轻时疯狂着迷樱花的往事。
那是大学时代的往事,我们都来自南方的乡村,从来没见过樱花。
次上阳明山赏樱,千树万树的粉红、橙红、深红的樱花令我们目眩神迷。从此,只要樱花花季开始,我们都会坐上两小时的赏樱公车上山,一路向上攀行,并记忆樱花的形影。
樱花的魔力,是在于它总是全身心地,一丝不留地盛放,所有的生命开在当下,并且,一夕之间谢落,一朵不留。
若要赏樱,也要有樱花的精神,开与谢同样的奔放,生与死一样的全然,有与无照样的洒脱。
“还赏樱吗?”朋友说。
“一个花季去一两次。”我说。
隐藏在我内心的,与樱花一样狂热的青春之力,似乎也随岁月而消磨了。
现在比较常看的是秋天的芒花,芒花的美是含蓄的、内敛的、隐藏的。它以纯白来面对世界,一开数月,涵盖了整个秋季。
红樱与白芒是山的衣服,山并没有改变。
青衫与红袖是青春的衣服,人并没有改变。
垂髫与白发是内心的衣服,内心并没有改变。
我们有一条永远不会失去的永恒的河。
青春盛开,美好凝眸
近,时代文艺出版社把我写给青春的散文编为一册,书名为《青春盛开:林清玄散文精选(青少版)》。想起青春二三事,并为序。
林清玄
二○一六年秋天于台北清淳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