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阐述了国内公共管理学科领域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体系、总体设计和具体举措,主要围绕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制度机制、专业实训等五个维度进行剖析,考察了国内典型高校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和其他社科领域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概况,特别是聚焦和总结了地方高校即海南大学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现状及成效,并基于上述讨论也进一步提出了治理现代化要求下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战略取向和发展路径。
坚持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两个一”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应对未有之大变局,人才培养是关键。所谓“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需要在各领域培育出一大批拔尖人才只有完善拔尖人才的培养机制和政策措施,才能打破制约人才发展的有形障碍,从社会观念和思想意识入手破除深层次的无形束缚,才能真正培育出治理体系更迭和治理能力提升所急需的拔尖人才。正如所言:“人才资源作为济社会发展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人才竞争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的以来,国家在高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机制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科学、务实、管用的改革举措,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急需公共管理学科的智识贡献和研究准备。在“两个一”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时代呼唤着公共管理学的回应与贡献。公共管理拔尖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时代所需,而且是大势所趋。本书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重要的叙事背景,立足于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现实,紧扣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尝试从学科性的视角出发,建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系统理论,主要白括核心概念及其外延的界定和阐释、人才培养理论结和归纳、人才成长规律的分析等,以期为公共管理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基础性的理论分析框架。
基于公共管理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理论建构,本书采用历史分析和现状调查的双重视角,对世纪80年代行政学重建以来公共管理学科培养的发展沿革讲行长时段的历史回溯。在归结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尝试对公共管理学科发展体状行有深度的时代剖析。尤其是对“政产学研用”培养模行详细观察,探究制约“政产学研用”深度耦合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且立足于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全面讨论人才培养质量之困。同时,依托比较行政学和典案例的研究方内拔尖人才培养的典型案行分析,主括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大学元培学院、武汉大学弘毅学堂以及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通过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力图归纳出国内拔尖人才培养的共性而呈现出具有普遍借鉴意义验。
结国内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案例的基础上,本书立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特殊政策背景,对海南大学公共管理拔尖人才的培养现行全面调研。通过聚焦人才培养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剖析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海南大学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路径。在此基础上,本书尝试结合新文科理念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研判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变革前景,阐释人才培养目标的新方向和培养方式的新变化,并就实施系统性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等重要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和时代性的优化建议。
徐艳晴
21年5月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内涵与外延
第一节 公共管理拔尖人才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与成长要素
第三节 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具备的基本能力素养
第四节 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概念
第二章 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公共管理拔尖人才成长规律分析
第三节 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框架
第四节 公共管理拔尖人才能力培养体系的建构
第三章 国内公共管理教育的历史发展与人才培养现状
第一节 国内公共管理学科设置的历史发展沿革
第二节 国内公共管理教育的历史发展沿革
第三节 国内参评第四轮学科评估高校分布
第四节 国内公共管理学科硕博点概况
第五节 国内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基本思路
第四章 公共管理学科“政产学研用”培养模式现状
第一节 公共管理学科“政产学研用”培养模式概况
第二节 制约公共管理学科“政产学研用”深度耦合发展的因素
第五章 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质量概况
第一节 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
第二节 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质量的理念之变
第三节 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市场需求量统计
第五节 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
第六节 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质量困境
第六章 国内高校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典例分析
第一节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第二节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第三节 武汉大学弘毅学堂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第四节 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第七章 海南大学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海南大学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第二节 公共管理大类培养模式
第三节 行政管理本科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第四节 国际旅游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模式
第八章 海南大学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路径
第一节 搭建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育人机制
第二节 提升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第九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完善
第一节 新文科理念下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
第二节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
第三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阶段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目标的新方向
第四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阶段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新变化
第五节 实施系统性教改工程
第六节 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后记
章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内涵与外延
随着中国济的快速发展和济结构转型,拔尖人才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学界基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拔尖人才这一概念纷纷作了阐述。本章从公共管理学科视域讨论拔尖人才及其培养体系的内涵与外延,分为四节:节以基本概念为切入点,讨论公共管理拔尖人才的特征;第二节介绍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与成长要素;第三节从公共管理拔尖人才的发展方向论述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素养;第四节介绍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相关内容。
节公共管理拔尖人才的概念界定
公共管理拔尖人才的内涵既涵盖拔尖人才这一普遍性概念所具有的要素,又具有学科行业的特性。界定公共管理拔尖人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对于构建完善的公共管理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和提高人才培养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拔尖人才的概念
(一)人才的内涵
人才称“人材”,早出自《毛诗序》。代典籍有较多关于人才的论述,如“善菁者莪,乐育材也。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诗,小雅》);“人才高下,不能钩同”(汉代王充《论衡・累害》;“大家乐,成就出些人才,也可以助一助政教”(清代《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辞海》中将人才解释为“有才能学识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报告中并未出现“人才”一词,而是以职业为基础对行分类,并赋予政治性,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等。1982年,的十二大报告出现“专业人才、专门人才”等概念,开始从综合素质的角度对行分类,并确立“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即为人才这一标准。02年,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培养和用好各类人才”,并出现了“拔尖创新人才”“高素质新型才”“善于治治才”等概念,虽然未明确指出人才的标准,但是将人才的标准和范畴加以扩大化,不再局限于学历和职称这两个标准。03年,、下发《关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D10年,、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10-年)》,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从“人才”一词概念的演变中可以看出,随着济社会的发展,人才的内涵在不断发生变化,界定标准也趋向于多元化。抛开对于人才的标准界定,从本质上而言人才是具有较高的品德修养,能够凭借自身在某一领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为社会作出一定贡献的个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