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的论文集,将论坛成果,嘉宾发言、创新案例进行汇编出版,收录了《从人文地理学角度看湾区文艺的意义》《澳门音乐传统与湾区人文创新》《发展与大湾区特质相配适的审美文化生态》《大湾区文学的历史必然性》等文章。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于2014年5月30日成立,是由文艺评论家、文艺评论工作者组织以及关心支持文艺评论工作的相关单位自愿组成,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全国性、联合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组织,接受中国文联和 的指导。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于2014年5月30日成立,是中国文联实施文艺评论工程、加强文艺评论的重要部门。 广东省文联成立于1950年9月,是中共广东省委领项导的,由全省性的文艺家协会、地级以上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全省性的产(行)业文学艺术联合会组成的人民团体,广东省文联是中国文联的团体会员单位。
从人文地理学角度看湾区文艺的意义
港产纪录片《无穷之路》的多重突破——刍议国家叙事的香港参与
大湾区科技艺术文创旅游发展策略
澳门音乐传统与湾区人文创新
湾区文艺在交融,创新未来看青年
发展与大湾区特质相适配的审美文化生态
大湾区文学的历史必然性
打破要素流动瓶颈,打造大湾区文艺创作“共同体”
粤港澳大湾区电影创新的机遇与挑战
大湾区语境下文化艺术的机遇和使命
本土文化的兴起与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香港的传媒与文化研究
广东摄影:多元身份的当代演进
纪录片在增进地区文化推广与交流、提升话语权方面的实践价值——以一部澳门纪录片的制作案例为例
中国共产党百年文艺实践品格与价值追寻
承先启后的创新实践
从文学史看文艺的创新机制和它的启示
试谈“南方电影”——一种美学与历史的建构
从岭南到大湾区:重教崇文的古今气象
区域·文化·想象:大湾区传统舞蹈的文化传承与共享——以“岭南舞蹈”为例
《理惑论》:解码岭南文化精神的钥匙
重塑:文化自信与群众文艺
粤剧正青春——粤剧传承与创新的实践与感悟
大湾区传统文化的发展观
用数字媒体讲好大湾区故事
让书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的纽带
文化产品多元发展文艺评论任务艰巨
融媒体时代呼唤赛博(cyber)批评家
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优秀文艺创新案例”
时代先声——广州文艺百年大展
“中国油画第一村”的“脱胎换骨”——大芬油画村的华丽蝶变
戏曲电影的“破圈”之作——《白蛇传·情》
纪录片是文化认同最好的媒介——以纪录片《回响》制作为例
小榄菊花会
跨海长虹——陈许港珠澳大桥主题油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