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古籍《明心宝鉴》明刻本影印图书。该书是我国古代一部劝善书、蒙学典籍, 荟萃了历代嘉言警句, 涵盖了经史子集、儒释道三教学说等内容, 旨在从思想和行为上启迪蒙童, 为其一生打下安身立命的根基。全书分为上下二卷, 共20篇, 761条, 采用对偶、对仗、排比等句式, 读起来朗朗上口。该书出版600多年来, 在韩国、日本、越南、菲律宾等中国周边国家及西班牙、苏俄等国长期流传。此次影印的明代嘉靖版《明心宝鉴》, 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都是十分必要且有积极意义的。
《明心宝鉴》是中国较早流传到海外的古籍。系明初通俗读物,内容网罗百家,杂糅儒、释、道三教学说。早在1592年前由西班牙天主教教士高母羡(JuanCobo)译成西班牙文,是中国翻译史上第一部译为西方文字的汉文古籍。600多年来直至今日始终盛行于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被用作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修身励志的经典。此次出版的为明代善本,影印出版,具有版本价值和收藏价值。
《重里刊明心宝鉴》二卷。明嘉靖三十二年(一五五三)曹玄刻本。半叶九行,行十八字,黑口,四周双边,花鱼尾。
《明心宝鉴》之“明心”,取佛教“明心见性”之意,明达自心、明照自性。“宝鉴”即“宝镜”,取其藉鉴之意。《明心宝鉴》采掇经书、家训、蒙书、劝善书中诫世训俗之语,旨在劝人行善,即如范立本在序言中所说:“曩古圣贤遗志经书,千言万语只要教人为善。”
通行本《明心宝鉴》二卷二十篇,上卷为:继善、天理、顺命、孝行、正己、安分、存心、戒性、勤学、训子,下卷为:省心、立教、治政、治家、安义、遵礼、存信、言语、交友、妇行。杂糅儒、释、道各家之说,涉及立身处世、齐家治国、修身养性、礼义观念等多方面,有道德教化之用。每篇围绕一个主题,分类纂辑先贤格言、俗语警句,文辞简短精辟、易于习诵。
《明心宝鉴》辑录嘉言七百多条,各篇数量不等,多者如“正己”“省心”有一两百条,少者如“安义”“存信”不足十条。各篇罗列诸家之言,并无严谨的编排。一部分条目注明来源,如《礼记》《汉书》《性理书》《景行录》等经史、诸子、宋儒语录,未注出处的多是民间流传之俗谚,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等。但书中对文句来源标注较为粗略,比如“继善”篇的“子曰: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实是《孔子家语》中引述孔子所言;又如“天理”篇的“孟子曰: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并非出自孟子而仅是古语所云。总体来看,《明心宝鉴》一书的汇辑特征较为明显。
《明心宝鉴》在明清两代皆有流传,万历皇帝还曾敕命重辑。明正统六年(一四四一)开始修撰的宫廷藏书目录《文渊阁书目》,卷二“荒字号”著录“范立本明心宝鉴一本一册”两条,知其时收藏两部。成书于嘉靖十九年(一五四〇)的高儒《百川书志》,卷四著录此书及其条目数量:“明心宝鉴二卷。失传作者。上卷纲领十篇,三百七十三条。下卷十篇,四百〇一条。”《明实录》还记载万历十三年(一五八五)“上于官中见《明心宝鉴》而悦之,命辅臣订正,制序。”而明代黄洪宪《碧山学士集》、王直《抑庵文后集》、郑郑《峑阳草堂诗文集》,清代金堡《徧行堂集》等书中皆有妇孺读《明心宝鉴》的记载,清代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也曾有“村塾小儿所习《明心宝鉴》”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