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江门市卫生健康局为贯彻落实江门市中医药大会及江门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而组织编写。受《黄帝内经》中有关“天地人合一”理念的启发, 该书分为“天”“地”“人”三篇进行撰写, 共包含九章三十一节, 全方位展现江门中医药文化历史溯源与文化底蕴, 包括地道及特色药材、医疗机构及医学教育、老字号中药厂的传承及发展、中医馆的文化历史、历代医林人物、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出版后可用于江门乃至岭南地区中医药文化科普及研究。
前言
江门地处珠江三角洲西部,总面积95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0万,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下辖蓬江、江海、新会三区及台山、开平、恩平、鹤山四个县级市。江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广府文化的代表性城市。江门历史上涌现出了明代心学奠基人陈白沙先生、近代维新先驱梁启超先生、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国宝”的当代历史学大师陈垣、“中国航空之父”冯如、“中国当代舞蹈之母”戴爱莲等无数英才。江门还是中国著名侨乡,旅居海外的江门籍乡亲近400万人,足迹遍布全世界107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百年不朽、丰富璀璨的华侨历史文化。开平碉楼、白沙茅龙笔、荷塘纱龙、蔡李佛拳等世界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闻名遐迩;圭峰山、古老水乡、上下川岛、锦江温泉等风景名胜让人流连;数百公里的海岸、岛岸线蜿蜒美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多姿多彩的自然风貌,让江门散发着隽永而独特的魅力。
在这南海之滨、江海交融的土地上,千百年来,中医药文化也伴随着勤劳的江门人民生生不息、漂洋过海、自我沉淀、不断丰富。温湿的自然气候与旖旎的地理环境,使得江门五邑的疾病证候与防治都有其特殊性,各大中医机构与民间组织应运而生,形成了独特风格的医疗特色。这里高温多雨气候显著,物产丰富,人才辈出。新会陈皮、恩平簕菜、台山沉香、鹤山素馨花、开平牛大力等地方药材独具一格;岭南伤寒派名医陈伯坛、国医大师邓铁涛、中医国手卢朋著等一批中医名士纷纷涌现。止咳宝、王老吉、潘高寿、冯了性等一批老字号中药制剂品牌不衰。在历史长河中,江门中医药文化始终与华侨文化、海丝文化、武术文化、饮食文化等因素融合在一起。江门五邑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历史文化,是岭南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女,药学本科,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副教授、主管中药师、执业助理中医师、执业中药师。从事中西药教学、科研及食品等理论与实践工作,参编教材共5部。林忠泽,男,中药学硕士,副教授、副主任中药师、执业中药师。从事中医药教学、科研及理论与实践工作
封面
版权信息
《江门中医药文化志》审定委员会
《江门中医药文化志》编委会
序一
序二
前言
天 篇
第一章 江门中医药文化概述
一、江门自然生态概况与中医药文化
二、江门历史人文发展与中医药文化
三、江门中医药文化发展概况和基本特色
四、当代江门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二章 江门华侨历史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
一、海内海外两江门
二、中医文化随着江门华工走出去
三、江门籍华侨与中医文化在海外的生存发展
四、江门籍华侨华人对家乡中医药和人民健康事业的贡献
第三章 江门地域特色文化与中医药文化发展
一、江门武术文化与中医药
二、江门凉茶文化与中医药
三、江门香文化与中医药
四、江门茶文化与中医药
五、江门饮食文化与中医药
1.杜阮凉瓜
2.禾虫
3.台山鳗鱼
4.新会陈皮
5.睦洲黄沙蚬
6.都斛椰菜花
7.恩平猪仔薯
8.恩平牛脚皮
9.“华侨植物”西洋菜
10.开平鲫鱼粥
11.赤坎鸭粥
12.四九牛骨汤
13.其他
六、江门民俗文化与中医药
七、江门温泉文化与中医药
地 篇
第四章 江门中草药资源
一、概述
二、新会陈皮
(一)历史沿革
(二)发展历程
三、新会虫草
四、新会蒲葵
五、恩平簕菜
六、杜阮凉瓜
七、鹤山古劳素馨花
八、台山沉香
九、江门牛大力
十、开平金山火蒜
十一、鸡爪芋
十二、木棉花
十三、五指毛桃
十四、老姜
第五章 江门老字号中药产品
一、防痨圣药止咳宝
二、凉茶情系王老吉
三、百年传承潘高寿
四、380年历史的冯了性药酒
五、李众胜堂保济丸
六、源吉林甘和茶
七、黄道益活络油
第六章 江门中医医疗机构及教育
一、民办慈善医疗机构
二、中医医疗机构
(一)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二)新会区中医院
(三)台山市中医院
(四)开平市中医院
(五)鹤山市中医院
(六)恩平市中医院(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
(七)其他中医医疗机构
三、中医教育
(一)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
(二)台山卫生职业技术学校
(三)其他中医学校
人 篇
第七章 江门杏林名人
一、岭南草药学承上启下的医家——赵寅谷
二、中西医汇通医学第一人——陈定泰
三、近代岭南中西医汇通医家——陈珍阁
四、伤寒“四大金刚”之一——易巨荪
五、近代岭南伤寒四大家之一——黎庇留
六、岭南伤寒学说的集大成者——陈伯坛
七、近代优秀中医理论家——卢朋著
八、陈氏痔瘘疗法创始人——陈保黎
九、从习伤寒而妙用温病的医家——温玉良
十、三方结合、自成一家的医家——钟耀奎
十一、中医杂病大家——甄梦初
十二、中医儿科名家——简锡禧
十三、岭南针灸大师——司徒铃
十四、精通草药、注重医药结合的医家——赵思兢
十五、首届国医大师——邓铁涛
十六、台山杏林泰斗——李皓平
十七、中医妇科圣手——沈鼎荪
十八、继承与创新中医理论的医家——叶子宽
十九、中西医结合的中医骨科专家——林天辅
二十、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吕玉波
二十一、骨伤科专家——翁凤泉
二十二、五代传承的中医名家——伍劲华
二十三、心执一念的蛇伤科专家——李景新
二十四、执着守正创新的医家——杜发斌
二十五、中医脑病科医家——余尚贞
第八章 江门侨胞中医人物
一、行医古巴的“金黄色太阳”——陈黄阳
二、美国西部的“中国神医”——伍于念
三、驰名西雅图市的“永和行凉茶”创始人——许昌雅
四、热心教育和公益事业的侨胞中医——岑日初
五、弘扬中医药文化的优秀侨领——陈锦生
六、中国“爱幼中心”工程计划的首倡者——谢华真
七、首位入选《美国国家医学名人录》的华裔中医学家——黄陪生
八、三藩市华埠著名跌打骨科中医——陈振全
第九章 江门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新会陈皮炮制技艺
1.采摘(图9-1)
2.开皮(图9-2)
3.翻皮(图9-3)
4.晒皮(图9-4)
5.陈化(图9-5)
二、余氏针刺三法
三、马氏中医推拿按摩
四、岭南蜂疗
附 录
附录一 江门中医药大事记
附录二 江门地区中医机构代表性制剂
附录三 江门中医药故事
附录四 江门中药行往事
附录五 江门名中医
后 记
主要参考文献
封底
第四章 江门中草药资源
一、概述
江门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濒临南海,毗邻港澳;地貌特征为北低西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是西南季风,春秋为转换季节。冬短夏长,气候宜人,雨量丰沛,光照充足。无霜期在360天以上,全年无雪。江门地区由于地处河谷、三角洲冲积平原,土质肥沃,境内植被资源丰富(图4-1)。原始次生林天然植被主要有亚热带常绿季雨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灌丛与草坡。亚热带常绿季雨林以樟科、茜草科、大戟科、藤黄科、山龙眼科、榆科(白颜树属)等热带、泛热带等科为建群种。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乡土树种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山竹子科、大戟科、豆科、冬青科、桑科为主。江门市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有维管植物183科618属1184种。拥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桫椤、大黑桫椤、黑桫椤、金毛狗脊、苏铁蕨、圆籽荷、樟、普洱茶、厚叶木莲、四药门花、华南锥、紫荆木、巴戟天、绣球茜、苦梓、蛇足石杉、榧树、七叶一枝花、降香、龙眼、金花茶、油茶共22种,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乐东拟单性木兰、大苞白山茶、见血封喉等,岭南罕见品种叉柱花,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粘木、白桂木、舌柱麻,尚有珍稀兰科植物11种。根据苏宗明、黎向东提出的分类系统,资源植物可分为材用植物、药用植物、油脂植物、纤维植物等。其中江门境内的药用植物资源尤为丰富,以江门市古兜山自然保护区为例,区内药用植物共536种,隶属于141科360属,占总种数的61.26%。此外,据彭余开2004年对江门地区七大山脉多次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江门地区常见的中草药品种有400多种。其中,江门最高峰天露山拥有常见药用植物品种300余种,分属85个科,主要为清热解毒药、清热利湿药、祛风湿药、止咳平喘药、活血祛瘀药及收敛、止血药等。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蒋媛媛团队在2018—2020年间,对江门开平市的中草药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普查结果表明,目前开平地区共有612个药用植物品种。其中,发现2个广东新纪录品种,即莎草科的疣果飘拂草和短尖飘拂草,目前该标本已被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