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焦后冷战年代“全球电影阶段”的“小国电影”,以全球电影为视角,以东欧国家和北欧国家的电影业和电影作者为具体论述对象,讨论“小国电影”的政策背景、生成机制、流通机制与相应的艺术特征。引入“电影节研究”的方法,讨论全球电影时代的电影史研究路径。
本书是从全球电影视角下的国别与区域电影、小国电影与电影作者和学术访谈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全球电影视域下的小国电影,并以冰岛、波兰等国家的电影为具体论述对象,既有对其当代电影流派、知名电影导演、相关电影制度的阐述,又有各国与中国电影、中国观众的交流与互见,在此基础上诠释了“电影节研究”的方法及脉络。
* 作者王垚,是知名影评人,不仅采访过很多知名电影导演,还在豆瓣深耕电影评论十数年,其对小国电影史和主要代表人物的分析、阐述鞭辟入里、精准深刻。
这本《全球电影时代的小国电影》是对我过去八年学术研究的一次系统性梳理和总结。我本科学习生物科学,硕士学习文化产业,到博士才学电影,肯定算是半路出家。不过,自“转行”踏入电影学领域以来,我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从文本细读、作者研究到国别和区域研究开始写文发文。读书期间,一直都是编辑老师派活儿,有个策划没什么人写就找我,我基本上也是初生牛犊状态,加上读书的时候时间比较充裕,哪怕是很生僻的选题(通常是作者研究类),我也能刷完导演片单大致读一读既有论著,然后飞速写完,基本上还能按期交稿。当然这些稿子如今读来也都经常让我自己满头大汗就是了……所以等到毕业拿到教职之后,文章是越写越慢,材料也是看得越多越不敢下笔;虽然经常拖稿,但至少最近这些年写的文章,还算都经得起再读。我想这就算是当得起“电影学者”这个名头了吧。
因为一直对外国电影研究领域感兴趣,加上又给这一领域的著名学者李迅老师当了四轮助教,课上课下看了一堆影史经典和一堆“冷门佳作”,逐渐找到了自己的领域,也是一个此前国内学者很少涉及的领域—东欧电影,自己的博士论文选题也选了名噪一时的“罗马尼亚新浪潮”。随着对罗马尼亚电影的深入考察,又逐渐领悟了“电影节研究”和“小国电影”的研究框架,并因此开始更多地关注作为“小国电影”原型的北欧国家电影。
在进行了一些作者和国别的具体案例研究之后,我意识到了这种研究框架实际上涉及“世界电影史”的编史方法问题,这就是一个相当大的题目了。酝酿许久之后写出了放在本书开篇的“总论”——《从“民族国家电影”到“全球电影”——再论“少数电影/ 小国电影”》。这篇文章集中阐释了一个在我看来十分关键的问题:全球电影阶段的电影史写作中,民族国家的框架应当如何进行更新和修订?因此这篇文章也自然而然地在厘清概念的基础上,转向对世界电影史编史框架的讨论,并给出了我认为行之有效的一个方向,也就是文中谈到的“电影节研究转向”。
本书收录的其他文章分为“全球电影视角下的国别与区域电影”“小国电影与电影作者”和学术访谈三个部分。“全球电影视角下的国别与区域电影”部分是对本书主题“全球电影时代的小国电影”的集中演绎,首先论及的冰岛和“冰岛电影新浪潮”,恰恰最为符合“小国电影”的原型模式,以“全球电影”和“国际电影节”为主要的参照系统。其次论及的东欧国家电影,也是在“小国电影”和“电影节研究”的指导思路下进行的整体性研究,并以一篇聚焦波兰电影的文章进一步演绎了这一思路。同时,在论及东欧电影的文章余论部分也特别谈及了东欧国家近年与中国的电影交流,因此这一部分也收入了我与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简称“全国艺联”选片人)王笑楠老师的一次关于中东欧电影策展的对谈,既是从中国视角对“小国电影”的进一步阐释,也是在“电影交流史”领域的一 次讨论。
“小国电影与电影作者”部分则以鲁本•奥斯特伦德和阿迪娜•平蒂列为主要案例,论及他们的创作与所在国“小国电影”的政策框架及国际电影节的密切关系。此外也收录了四篇关于波兰电影大师的短文,既是对本书第一部分《波兰电影十年回顾》中关于电影修复和全球推广部分的延展讨论,同时也将其放置在波兰与中国电影交流的框架下,分析了安杰伊•瓦伊达、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卡瓦莱罗维奇在中国的“声誉”的形成。
学术访谈部分则是《北京电影学报》的一项传统策划,对北京国际电影节“注目未来”单元入围影片导演进行深度学术访谈,因为我的研究专长,一般分给我的,还恰好都是东欧和北欧国家的导演。其实这个访谈说来也很有趣,至少这五位被我访谈过的导演都一致说,总算领教了什么叫作“学术的”(Academic)访谈。一来我尽可能在访谈前先看完导演的全部前作,会结合这些作品进行作者论式的探讨;二来在访谈中我也就《学报》关心的电影教育问题,以及我自己关心的“小国电影”及“电影节研究”问题细致展开提问,结果也颇有学术价值。这类万字访谈恐怕发在媒体上没人有耐心读下去,这也是我将其收入这本小书的原因。
当然,“小国电影”也不止于东欧和北欧国家,本书较为专注于这两个地区,也仅仅是我近期研究和写作过程中的兴趣使然。希望今后“小国电影”不再只是“冷门佳作”,有更多的影迷和学者可以从“小国电影”中发现不一样的电影和更精彩的世界。
王垚
2023 年 3 月 31 日
王垚,博士,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电影艺术创作理论专业。罗马尼亚“伊昂•卢卡•卡拉迦列”国家戏剧与电影学院(UNATC)访问学者。费比西国际影 评人联盟(FIPRESCI)成员,亚太电影促进会(NETPAC)执委,同时也是中国世界电影学会、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及北京电影家协会会员。2015年10月起在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工作,担任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电影史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译文及访谈60余篇。
总论
从“民族国家电影”到“全球电影”
——再论“少数电影/ 小国电影”
全球电影视角下的国别与区域电影
后金融危机的冰岛电影
——新浪潮、风景与后危机社会
21世纪10年代的东欧国家电影
——一种电影史写作的实践
波兰电影十年回顾(2010—2019)
中东欧电影策展漫谈
小国电影与电影作者
“政治正确”年代的“道德焦虑电影”
——《广场》与鲁本•奥斯特伦德的电影创作
阿迪娜•平蒂列与罗马尼亚新浪潮的终结
安杰伊•瓦伊达的丰功伟绩
为什么我们今天仍然爱基耶斯洛夫斯基
——为 2021 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基耶斯洛夫斯基回顾展而作
卡瓦莱罗维奇与波兰—中国的电影交流
——为 2022 年中国电影资料馆“耶尔齐•卡瓦莱罗维奇百年诞辰回顾展”而作
重访卡瓦莱罗维奇
——为 2022 年中国电影资料馆“耶尔齐•卡瓦莱罗维奇百年诞辰回顾展”而作
学术访谈
虚假的眼泪,真实的眼泪
——以色列导演阿萨夫•萨班访谈
拍一部存在主义电影
——匈牙利导演拉斯洛•丘尧访谈
黑色幽默与社会关照
——马其顿导演焦尔采•斯塔夫雷斯基访谈
叛逆是我的天性
——丹麦导演安妮卡•贝尔格访谈
我只能为 10% 的人拍电影
——格鲁吉亚导演妮诺•巴希利亚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