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民用无人机生产大国,在无人机领域的规模排在世界前列,且国家高度重视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发展。目前我国注册登记的民用无人机数量已经超过百万架,而且仍在不断增长。2023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了《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此条例的颁布对无人机的发展和管理都有重大的意义。
本书分别从无人机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我国无人机产业发展现状,民用无人机管理体系,民用无人机管理部门、职能及管理措施,民用无人机地方性法规政策与管理,无人机标准体系,非政府组织协调管理体系,《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理解与适用,无人机产业前景与产业发展趋势九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民用无人机的管理体系。
本书通俗易懂,为无人机研发制造者,购买使用者,行业监管、培训、服务者了解国家的管理政策法规提供了支撑。本书可供相关从业人员交流学习,也可作为职业院校无人机专业的教材。
《中国民用无人机管理》一书是了解和学习我国民用无人机管理的读物,对于推动无人机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保障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无人机系统是当今世界航空工业最具活力的发展领域,也是被认为最有发展潜力的航空产品。民用无人机突破了传统的航空领域范畴,展现了全新的应用潜力,开辟了航空业新的发展领域与竞争赛道。民用无人机数量规模爆发式的增长,消费级及工业级应用场景及飞行模式的不断更新,已经进入适航阶段的多种载人级无人机,都使得世界范围内用于传统民航管理的技术、设施、法规、制度措手不及。对无人机安全性的认证和监管以及相应的法规标准已经成为整个民用航空业面临的新课题。
经常有人问我,无人机归谁管?
实际上,对无人机的管理,国家各部委按照各自的职责,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最新颁布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了有关部委、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在无人机管理中的具体责任,确定了安全第一、服务发展、协同监管的原则。本书介绍的就是国家民用无人机管理体系和管理措施。
也想说一下,为何要写一本有关中国无人机管理的书。
我于1982年初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先后在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作。近三十年的政府机关工作经历,都是从事航空工业的行业管理,持续参与了国家多项有关航空工业规划、政策、法规的制定工作。在2014年制定《暂行条例》的初期,组织开展民用无人机标准制定工作,提出了制定民用无人机分类分级标准和民用无人机安全性要求标准的提议。2018年退休后,到中国航空学会任科技咨询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受聘为中国航空学会通用飞机无人机首席专家,使我有机会从更广泛的角度接触到更多民用无人机的信息。
没想过要出一本书。2021年,参加海南国际无人机系统标准化协会年度技术委员会全体会议期间,我应邀做了《中国民用无人机管理法规政策与产业前景》报告。国际无人机系统标准化协会名誉理事长李明院士,听了我的报告后,建议我写一本有关国家对民用无人机管理的书。之后我经过调研发现,市场上有关无人机的书很多,但是绝大多数都是技术类书籍,确实没有看到专门介绍国家民用无人机管理政策法规的书,也了解到一些从业者也希望能有此类书。
没有写过书,不知道如何涉足这个新领域。2022年在第二届人民安防(北京八达岭)低空安全峰会期间,会议提供的资料中,有些是有关无人机的书籍,其中有位作者是我熟识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低空安全研究中心孙永生主任。与孙主任谈起无人机管理书籍出版的设想,期望能与孙主任合作。孙主任非常支持,并联系了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同志一同开始策划。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长期开展全国无人机标准体系建设规划指南以及各级各类标准牵总工作,舒振杰副总师贡献了大量长期工作中积累的研究成果。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前沿技术研究所多年来持续跟踪国内外无人机技术、产品和政策发展。我找到俞笑所长,希望支持该书的编写。俞所长非常支持,并派人参加编写组的工作。有了大家的支持,终于下决心启动了书稿编写工作。
《中国民用无人机管理》由中国航空学会、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有关研究人员共同编写。
本书通过公开资料整理,主要介绍了民用航空产品在技术、产品、产业等方面的发展环境和政策需求,民用无人机与军用无人机的国家管理政策差异,民用无人机管理法律法规,民用无人机管理的政策体系,国家各部委对民用无人机管理的职责和管理措施,民用无人机标准制定情况,中国发展民用无人机的主要优势与面临的挑战,民用无人机技术与产品发展趋势以及产业前景展望等。本书中,列举的除部分各部委发布的规章及政策外,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截至2023年6月,国务院及各部委发布的政策截至2023年1月1日,地方性法律法规及政策截至2023年6月。
《暂行条例》在起草过程中,无论是对于条例名称还是具体条款,起草组各位成员都本着对历史负责、从国家大局出发提出不同见解,通过反复讨论,多次修改,终于形成了初稿。正是这样的经历,起草组各位成员结下深厚友谊。编委会成立后,我联系当年“并肩战斗”的起草组各位成员,大家都欣然答应担任本书顾问,认真审阅书稿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我们在此表示感谢。
本书共九章,全书由副主编舒振杰、孙永生统稿,主要作者与写作分工如下:
前 言:石靖敏
第1章:郑路遥、俞笑、梁长虓
第2章:邢玉秋、俞笑、梁长虓
第3章:石靖敏、罗杰
第4章:戴锐、刘欢、舒振杰、魏奥
第5章:罗杰、安向阳
第6章:张勇、黄泓、舒振杰、陶德汉
第7章:王华武、杨云川、彭鹏
第8章:石靖敏
第9章:石靖敏、杨亮
结 语:孙永生、周子龙、谢禧龙
期望本书对有意了解中国民用无人机管理和发展情况的机构和组织、政府机关相关行业管理者、有意愿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以及从业者、在校学生和广大爱好者群体有所帮助。另外,本书还附有《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供读者参考。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我们的书稿仍有不少缺憾。或许,“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就是这个意思吧。尽管我们做了很大的努力,但书中仍可能存在某些不妥、不足甚至谬误,我们
工信部原装备司副巡视员。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航空学会科技咨询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通用飞机及无人机首席专家。
1982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航空无线电工程系。曾在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原航空部、航空航天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国防科工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作。近三十年的政府机关工作经历。
长期从事民用飞机发展战略、规划和产业政策研究制定,通用飞机、无人机管理政策法规研究制定。
工作期间,从事民用飞机科研和工程研制项目管理工作。提出并组织制定了民用飞机科研立项评估(设立观察员参与机制)办法。负责航空领域政府间国际合作事务,牵头主持中俄合作宽体客机项目和重型直升机项目政府间协议的磋商,主持中欧(工信部装备司与欧盟科研总署交通司)航空科技研究合作工作准则制定。促成多项双方政府对等出资支持开展的航空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研究项目。
持续参与国家空域管理法规与政策的研究制定。曾是国家空管委办公室牵头组织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法规起草专班主要成员,民航无人驾驶航空器适航规章起草组专家。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1章 无人机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
1.1 无人机的定义与特点1
1.1.1 国际民航组织的定义1
1.1.2 国内对无人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定义2
1.1.3 无人机相关概念的理解3
1.1.4 航空模型的定义4
1.1.5 无人机的特点4
1.2 无人机的分类与分级5
1.2.1 国际标准中民用无人机的分类分级5
1.2.2 国家标准中无人机的分类分级6
1.2.3 基于运行风险的无人机及系统类型划分7
1.3 无人机驾驶员的证照管理分类7
1.3.1 中国民用航空局规定的分类标准8
1.3.2 无人机执照与资质证书种类9
1.4 民用与军用无人机管理上的差异9
1.4.1 行业准入差异10
1.4.2 研发目标与特点差异10
1.4.3 产品投资与研发能力差异10
1.4.4 合格鉴定规则差异11
1.4.5 生产销售方式差异11
1.4.6 使用管理差异11
1.4.7 进出口规则差异11
第2章 我国无人机产业发展现状13
2.1 民用无人机的发展特点13
2.1.1 产品发展特点13
2.1.2 产业发展特点14
2.2 民用无人机发展数据统计15
2.2.1 飞行器数据15
2.2.2 驾驶员数据15
2.2.3 飞行小时数据15
2.2.4 制造业数据16
2.2.5 我国民用无人机产值及订单数据18
2.2.6 企业数据18
2.2.7 美国FAA公布的无人机数据19
2.3 中国民用无人机的国际影响19
2.3.1 产品影响20
2.3.2 标准制定影响20
2.3.3 组织影响20
2.4 中国民用无人机的管理现状20
2.4.1 管理规则20
2.4.2 行业组织21
第 3 章 民用无人机管理体系22
3.1 无人机与有人机产业运行特点与差异22
3.1.1 运行范围和规则差异23
3.1.2 运行场景和产业成熟程度差异 23
3.1.3 基础设施和监管规则体系差异 23
3.1.4 管理范畴上的差异23
3.2 航空产品不同阶段的政策环境需求25
3.3 国家对行业管理的基本架构28
3.4 国家关于民用无人机管理的法律29
3.4.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29
3.4.2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29
3.5 国家关于民用无人机管理的法规30
3.5.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30
3.5.2 《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30
3.5.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31
3.5.4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31
3.6 民用无人机管理的相关部门规章31
3.7 民用无人机管理的相关国家政策32
3.7.1 国务院发布的规划政策32
3.7.2 部委发布的鼓励政策33
3.7.3 部委发布的规划政策33
3.7.4 部委发布的其他政策34
第 4 章 民用无人机管理部门、职能及管理措施36
4.1 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36
4.1.1 无人机生产制造管理36
4.1.2 无线电电子信息管理38
4.1.3 相关行业标准制定39
4.2 民用航空主管部门40
4.2.1 驾驶员管理40
4.2.2 实名登记41
4.2.3 适航审定41
4.2.4 运行管理42
4.2.5 空域管理43
4.2.6 试验基地建设45
4.2.7 发展线路图规划45
4.2.8 法规标准体系构建指南46
4.3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47
4.4 公安机关47
4.5 教育主管部门49
4.6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50
4.7 农业农村主管部门51
4.7.1 设定植保无人机飞行标准51
4.7.2 制定农用无人机用户补贴政策51
4.7.3 加强植保无人机技术创新应用51
4.8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52
4.8.1 组织标准制定、发布52
4.8.2 认定、评定无人机检验鉴定机构53
4.9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域管理部门53
4.9.1 现行规定53
4.9.2 改革探索54
第 5 章 民用无人机地方性法规政策与管理56
5.1 地方政府在无人机管理中的责任56
5.2 各省市地方政府颁布的无人机管理法律法规57
5.2.1 四川省58
5.2.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8
5.2.3 广东省58
5.2.4 浙江省58
5.2.5 海南省59
5.2.6 湖南省59
5.2.7 重庆市59
5.2.8 深圳市59
5.2.9 厦门市60
5.2.10 济南市60
5.3 地方政府的民用无人机产业规划政策60
5.3.1 广东省61
5.3.2 江西省61
5.3.3 云南省61
5.3.4 吉林省61
5.3.5 天津市62
5.3.6 上海市62
5.3.7 深圳市62
5.3.8 成都市62
5.4 地方政府发布的民用无人机产业鼓励政策63
5.4.1 湖北省63
5.4.2 安徽省63
5.4.3 成都市63
5.4.4 深圳市64
5.5 地方政府实施的民用无人机监管措施64
5.5.1 地方政府颁布的无人机管理实施办法64
5.5.2 地方政府构建的无人机综合监管实验平台65
第 6 章 无人机标准体系66
6.1 国际上主要民用无人机标准组织和标准制定情况66
6.1.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67
6.1.2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8
6.1.3 国际电信联盟ITU69
6.1.4 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69
6.1.5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70
6.1.6 英国标准协会BSI72
6.1.7 德国标准化学会DIN72
6.2 国内民用无人机标准总体情况73
6.2.1 标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73
6.2.2 国内主要民用无人机标准组织和标准制定情况75
6.2.3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7—2018年版)77
6.2.4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年版)77
6.3 国内已经制定的民用无人机的标准情况78
6.3.1 国家标准78
6.3.2 行业标准80
6.3.3 地方标准82
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