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法治精神
以法律思维
探寻数字社会的治理问题
以技术方法
拓展传统法学的理论疆域
周少华,广州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曾先后任教于西北政法大学、东南大学法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曾担任法律类核心期刊《法律科学》编辑长达16年,历任该刊编辑、副编审、编审,2005年5月至2010年12月担任该刊副主编。
周少华教授是国内知名法学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法学、法哲学。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环球法律评论》《法商研究》《法学》等重要法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法理学、法史学》全文转载20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3部,主编、副主编著作4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项。学术成果分获教育部、司法部、陕西省等省部级以上优秀成果奖7项。曾入选2010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个人代表性成果:
(一)专著
1.《法律中的语言游戏与权力分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3月版。
2.《刑法之适应性——刑事法治的实践逻辑》,法律出版社2012年7月版。
(二)论文(仅列10篇)
1.“刑事案件的差异化判决及其合理性”,《中国法学》2019年第4期。
2.“同案同判:一个虚构的法治神话”,《法学》2015年第11期。
3.“自主性的法学需要保持知识的反思性传统”,《法学》2019年第4期。
4.“刑事案件‘同案同判’的理性审视”,《法商研究》2020年第3期。
5.“中国刑法学的文化际遇和理论前景”,《法学研究》2013年第1期。
6.“刑法思维的理论分野及其思想资源”,《环球法律评论》2012年第4期。
7.“适应性:变动社会中的法律命题”,《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年第6期。
8.“作为目的的一般预防”,《法学研究》2008年第2期。
9.“法律中的语言游戏与权力分配”,《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5期。
10.“罪刑法定与刑法机能之关系”,《法学研究》2005年第3期。
·数字法学基础理论· 论法治政府建设中的数字化转型领导力 黄文瀚 “AI法官”:基于数字正当程序的审思 简嘉亮 段陆平 ·数字权利法律保护· 老年人数据保障权的生成与实现 骆旭旭 数字经济时代劳动者离线权保护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完善 温颖 个人信息主体知情权的理论逻辑与现实挑战 ——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的中国路径 蒋盈莹 ·个人信息保护· 个人信息保护条款司法适用问题研究 杨志航 “已公开个人信息”作为信息处理合法性基础适用规则的异化与重构 潘迪 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民事司法困境与优化路径 ——基于341份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 徐娟 周宇轩 ·数字技术法律规制· 区块链再中心化理念的证成及规制实现 甘强 叶春蜜 NFT法律构造探析 蔡秉坤 张荧 网络直播打赏的法律定性 杨阳 互联网平台封禁行为的法律规制 王晨 ·域外数字法学· 数字风险的治理:人工智能监管的挑战与发展 [西班牙]何塞·比达·费尔南德斯 著 张玉洁 张玉翠 刘素琼 译 AI首席大法官 [美]尤金·沃洛克 著 陈映彤 译 宋尧玺 校 Abstracts 《数字法学》稿约与投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