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骧文集共五卷,将著名文艺理论学家、批评家王元骧先生几十年来对美学、文艺理论等研究成果系统收录。分别为第一卷:文艺理论一;第二卷:文艺理论二,第三卷美学,第四卷文学原理,第五卷附编(并附王元骧学术年谱)。文集每卷是不同面向,力图将王元骧的研究成果分门别类地展示,以期深入介绍王元骧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美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建树,文集是对王元骧学术成果的一次全面的总结。
王元骧(1934 ),男,浙江玉环人,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8年毕业于浙江师院(现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前身)中文系,留校从事文艺理论和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后为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中国文学组及中华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文学评审组副组长、教育BU《高校理论战线》编委,中外文化及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美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迄今发表论著约180万字,曾16次获得中宣部、教育BU、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省人民政府的嘉奖。其论著以人的活动的理论为出发点,把认识与实践、认识论与价值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吸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对文艺问题进行立体交叉的全方位的考察,在国内外理论界独树一帜。著有《论美与人的生存》,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审美超越与艺术精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等,并有学术论文二百余篇。
(第一卷)
《文艺理论(上)》
我的学术道路
文学研究的三种模式与理论的选择对于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功能的思考
文艺理论:工具性的还是反思性的
艺术特性与艺术规律
反映论原理与文学本质问题
艺术的认识性与审美性
我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解
审美反映与艺术创造
关于美学文艺学中实践的概念
评我国新时期的文艺本体论研究
论文艺本体论实践根基和形上精神
文艺本体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人生论文学观刍议关于推进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思考
关于艺术形而上性的思考
我国现代文学理论研究的反思与浪漫主义理论价值的重估
论人、文学、文学理论的内在张力
评文艺理论研究中的文化论与审美论
创作与体验
艺术真实的系统考察
关于文学评价中的人性标准
文艺作品内容与形式之我见
论创作个性
抒情类文学中的形象
论文学与语言
谈文学语言研究的出路
文学理论建设刍议
试论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也谈文学理论的接地性
第一卷后记
《文艺理论(下)》
《美学》
《文学原理》
《补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