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文化评论:媒介与批评
定 价:76 元
《艺术文化评论:媒介与批评》征集了领域专家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论文二十余篇,分为文化与媒介、理论与批评、观察与思考三个栏目板块,囊括戏剧影视、音乐舞蹈、文学美术等艺术门类及跨门类艺术研究与艺术理论批评的相关专题论文。本书将媒介与批评作为关键词,不仅将媒介产品和传播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还强调艺术学在立足于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的跨学科的背景下,作出的对于艺术文化发展的价值判断与人文贡献。
施旭升,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二级教授、艺术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入选者,《艺术文化评论》丛刊主编,从事艺术史论及戏剧戏曲史论批评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学术著作有《艺术之维》《艺术创造动力论》《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中国现代戏剧重大现象研究》《戏剧艺术原理》《艺术即意象》《戏曲文化学》《情境与意象》等,发表艺术史论批评文章百余篇。
文化与媒介
马克思主义异化与相关美学的历史考评 曹军军
西方异化理论的内涵演变与当代反思 焦翔宇
媒介革命时代的审美救赎
瓦尔特·本雅明的媒介观阐释 李洁莉
基于鲍德里亚拟像理论的后现代艺术阐释
作为意象生成方式的拟像 王 婧
从艺术即媒介看海伦·弗兰肯塞勒的浸染绘画 龚宇慧
阿多诺艺术作品的真理性辨析 黄 尧
从德勒兹音乐哲学看实验电子音乐 甘 霖
理论与批评
灵魂苦闷与思想求索
从曹禺的精神历程看其艺术初心 施旭升
论中唐马祖禅风对文人士大夫的吸引 蒋志琴
谈艺术创作中感觉的质量 程 林
不由恒蹊:京剧精神的一种理解 胡芳培
论丁西林喜剧的至乐境界 范 琪
从案头到口头:论清末民初新潮演剧的演说性 于净然
三岛由纪夫《金阁寺》的文化符号学解读 张子杰
观察与思考
由叙事时空的拓展到叙事场域的变化
对话剧《我爱桃花》的一种解读 张 磊
沉浸式体验
关于戏剧《不眠之夜》的思考 杨志晓
粤剧电影《白蛇传·情》的创作得失 刘菁菁 焦仕刚
重复与动:论当代舞意象
以欧哈德·纳哈林《十舞》为例 邓 敏
张火丁版虞姬形象评议 翁志成
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在当代动画电影创作中的应用
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 孟 宁
论情境作为电影的本体
以影片《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为例 庞程元
意象戏剧的审美追求
以王晓鹰导演创作为中心的探讨 宾田田
叙事学视域下的电视文化
施旭升教授《电视叙事文化学》述评 蔺晚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