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心读》的学术创新点:一是论证了《中庸》作为《礼记》中的独立篇章,不存在朱熹说的经传二分。二是对《中庸》文本做了基于文章学的结构划分。全文结构清晰,逻辑严谨,论证严密。三是纠正了对中庸之道的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狭隘理解。中庸只是中和成为常态,追求的是适中适合事宜,甚至是动态的过程,未必不偏不倚。四是确定中庸不是先天本心本性,而是按照本心本性的方向修养修炼而形成的后天生命情感智慧。五是界定了《中庸》文本中的道均特指适中而包容的哲学思想。
人类却需要中庸之道。个人成长需要中庸之道。家庭和睦需要中庸之道。社会和谐需要中庸之道。企业成长需要中庸之道。民族复兴需要中庸之道。
中是根本之道,和是通达之道,致中和符合天道,符合地道,符合人道!为人而致中和,必然德高望重!组织致中和,必然朝气蓬勃!国家致中和,必然日新月异!恪守中庸之道的人生无悔,恪守中庸之道的事业不败,恪守中庸之道的国运昌盛!期待中庸之道复兴于中国,中庸之道流行于世界!
柳恩铭,博士,广州理工学院教授,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曾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代表著作《学习型学校的管理理论与策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论语心读:上、下》《孟子心读》《大学心读》《中庸心读》《诗经心读》及散文集《眷恋》等。
曾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语文教师、武汉市最年轻的中学校长、岭南民办教育拓荒者,在公办、民办学校中担任过中小学校长。曾任广州市原东山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广州市教育局处长及办公室主任、天河区教育局局长等。数十年如一日,恪守知行合一的学术操守,讲授和传播自己独立建构的学术思想,不随波逐流,不同俗自媚,批评现实,期待未来。
在繁华的世界里,是一位安静的读书人、冷静的思想者、执着的实践者、担当的改革者。坚信先秦儒家思想的根本在于以人为本的伦理哲学、以民为本的政治智慧、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背离这三点,就不能称为儒学或儒家。认为儒家是中国最重要的思想流派,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主动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历时二十一年,以目不窥园的精神,撰写四书心读,独辟蹊径,别开生面,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