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如何修道养寿——老子道经译释评注》由干昌新所著。
《老子》一书约成书于2500年以前,包括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由于年代久远,文字古奥,对其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书为作者据马王堆出土版本,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对道经部分的翻译、解释、注解、评论,对老子对生命科学的见解进行阐释,进一步得出老子为什么能活到160余岁的原因结果,是如何养寿的,今人应该如何养生,科学生活。
在光华万丈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皇冠上,嵌镶着一颗灿烂辉煌的明珠,它就是中国春秋时代大圣人老子所著的旷世奇作《道德经》。此书原无书名,曾被后世命名为《道德真经》、《道德经》、《老子》、《老子五千文》,等等。自古迄今,老子的哲学文化思想震撼着无数中国人的心灵,成为中国古文化的思想基石,近数百年来,更是远播海外,据不完全统计,已译成29种民族文字,其销售量仅次于圣经,高居世界第二位。
《老子》此书,自问世起始,就被浅人剽窃篡改,致使《老子》祖本原文长期佚失,原旨被篡改歪曲殆尽,2500多年来,无人能够一睹它的真容,即使历代四个皇帝(唐明皇、宋徽宗、明太祖、清顺治),也只能手捧伪本作注,可见,想要窥见原版真颜,是何等的艰难!
感谢劳苦功高的考古工作者。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篆文《老子》版本,经严格考证,该版本就是世人寻寻觅觅2500余年而不得见的《老子》祖本的原文抄本(详见拙作《破译祖本》)。勘定“马王堆帛书篆文《老子》影印本”就是《老子》祖本原文抄件,有以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理由和根据:
第一,
在马王堆帛书篆文《老子》影印本中,载有29个老子自创的汉字。这些汉字是老子为了撰写其本人的修道经验总结而首创的,其含义与上下文意完全吻合。这29个汉字在其他版本中,是一个字也找不到的(被当作异体字而加以篡改歪曲)。所以,有无这29个老子自创的汉字,乃是区别真伪《老子》版本的试金石。
干昌新,上海人氏,现年82岁。曾在上海市某大型企业任办公室主任。退休后,在63虚岁那年,身患绝症住院手术,出院后以《老子》为师,踏上了“边译、边学、边实修、边寻觅《老子》祖本”的道路,历经近廿载艰辛岁月,经过14次彻底推倒重译重写的磨炼,无数次的重大修改,并坚持修炼不辍,终于实现了找回生命、踏上了第二次创业的道路。 近20年来,作者凭借老子的修道经验,努力实修,功力精进,彻底根治了痼疾,告别了各种老年疾患,而且使写作和学习的精力胜过中青年时期,为独立完成一百余万字的《老子》系列丛书做好了体质上的准备和写作上的保证,这件事的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首先是在反复不绝的解密破译过程中找到了《老子》祖本(即湖南长沙马王堆帛书篆文《老子》影印本);接着又发现了破译“密码”的主要解密本(即《说文解字》);随后又在解读900个“密码”般字词的基础上,发掘出老子亲著修道经验总结(即《老子如何修道养寿》);还从中提炼出老子探索人体生命奥秘的十项重大发现发明和两项独创性的划时代学说;随后,又进一步体悟到老子是超常功能态下自然科学领域的发现者、开拓者及奠基者。与此同时,还开挖出已被篡改湮没达2500年之久的29个老子自创汉字,也明白了老子古今无双的自然哲学思想理论体系及其高寿、高智慧的由来。 修道养寿是一门特殊的生命学科。编著者以《老子》祖本为师,在实修的基础上,撰写了《老子》系列丛书,其中《破译(老子)祖本》和《老子人体生命科学》两部著作已正式出版,受到读者的欢迎。为了进一步弘扬老子的修道文化思想,作者在全面破译《老子》祖本的基础上,结合作者个人的实修体验,撰写了第三部著作——《老子如何修道养寿》,以供广大读者学习和参考。
道经第一章
道经第二章
道经第三章
道经第四章
道经第五章
道经第六章
道经第七章
道经第八章
道经第九章
道经第十章
道经第十一章
道经第十二章
道经第十三章
道经第十四章
道经第十五章
道经第十六章
道经第十七章
道经第十八章
道经第十九章
道经第二十章
道经第二十一章
道经第二十二章
道经第二十三章
道经第二十四章
道经第二十五章
道经第二十六章
道经第二十七章
道经第二十八章
道经第二十九章
道经第三十章
道经第三十一章
道经第三十二章
道经第三十三章
道经第三十四章
道经第三十五章
道经第三十六章
道经第三十七章
道经第三十八章
道经第三十九章
道经第四十章
道经第四十一章
道经第四十二章
道经第四十三章
道经第四十四章
道经第四十五章
道经第四十六章
道经第四十七章
道经第四十八章
后记
附录
所以,“道”具有整合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既是宇宙的本原,又存在于天地万物和一切生命体的内部。有人把“一达谓之道”简单地解释为“有了道路就可以一下子到达目的地”。乍听似乎有些道理,但经不起仔细的推敲。2500多年前的古代,靠双足或牛马拉车行路,开辟了道路固然便捷,但想要一下子到达目的地,根本不可能办到,所以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汉语是从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逐步发展的。文献越古,使用单音节词越多,这是汉文字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本书大约成文于2500年前,是我国古老的长篇文学著作,许多貌似双音节词,其实常是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例如本章的“无名”、“有名”、“无欲”、“有欲”、“异名”等等都是两个单音节词。这一特点,在阅读本文时,应引起特别的注意。“一达”即是功能转换。它的意义与现代物理学的能量转换相仿,同属于物理学的范畴,具有相同的性质和特点。
本章“无名”和“有名”亦是由两个单音节词构成的。
“无”。“无”的意识功能态,又称意识虚无的功能态。指坐善修炼时出现的意识洁净清明、无贪欲无杂念的练功境界。“无”的意识功能态是分层次的。练功到了修炼完全穴位体呼吸的高级阶段,还会出现“定而有识”的练功境地,这是更高层次的“无”的意识功能态。人的精神意识在修道养寿进入到“无”的意识功能态时,能够对生理功能产生强大的反作用。
老子修道养寿的“有”是在“无”的意识功能态下形成和产生的。“有”指自然界的气态物质被摄人人体后,在超常功能态下转化为特殊营养素、特殊能量及其功能转换。它是修道养寿的物质基础和能量保证,在老子修道养寿中统称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