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集聚经济演化出发,阐述产业共聚的概念、测度及其经济绩效的发展脉络,运用改进的机器学习Wasserstein距离算法思想,通过假设检验与蒙特卡洛模拟构建产业共聚指数,测算中国城市群的产业共聚水平。
陈露,1992年出生,江苏泰兴人,经济学博士,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入选者。研究方向为产业空间分布、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分析和区域协调发展。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Applied Geography、《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国内外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产业共聚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
第一节 研究概念及含义
一、产业共聚的概念
二、产业集聚与产业共聚的概念区别
第二节 产业共聚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一、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演进
二、产业共聚测度方法的演进
三、产业共聚的驱动机制研究
第三节 产业共聚的经济绩效的相关研究综述
一、产业共聚的生产率绩效相关研究
二、产业共聚的创新绩效相关研究综述
三、产业共聚的经济增长效应相关研究
第四节 城市群产业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一、城市群产业体系与分工的研究综述
二、城市群产业经济增长效应相关研究综述
第五节 对以往研究的简要评述
第三章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城市群产业共聚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产业共聚指数测度方法与指数特性
一、基于Wasserstein距离的产业分布距离测算
二、依据统计意义的反事实样本集构建产业共聚指数
三、指数特性
第三节 基于产业共聚指数的城市群产业结构刻画
一、数据来源
二、测算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城市群产业共聚影响因素分析
一、计量模型的设定和变量说明
二、回归结果及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城市群“产业空间”演变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第三节 数据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长三角城市群产业空间演变研究
一、长三角城市群产业空间总体演化分析
二、城市群产业空间支柱产业演化
三、城市群产业空间密度指标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群产业共聚的生产率绩效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模型分析
第三节 实证策略与数据介绍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基准分析
二、稳健性检验
三、内生性检验
四、异质性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群产业共聚的创新绩效研究——兼议区域产业多样化集群建设路径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回顾
二、研究假说
第三节 实证模型设计、识别策略与变量说明
一、实证模型设计
二、变量介绍
第四节 行业空间共聚的技术知识池溢出效应检验
一、基准回归
二、稳健性检验
三、产业空间共聚形成的技术知识池创新溢出效应异质性考察
第五节 内生性检验:英国共聚指数工具变量
第六节 微观机制检验与进一步讨论
一、微观机制检验
二、进一步讨论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城市群产业共聚的就业增长效应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动态模型分析
第三节 城市群产业经济规模扩大实证检验
一、实证设计
二、变量介绍
三、实证结果
第四节 产业就业动态增长的异质性效应分析
一、行业异质性考察
二、地区间异质性考察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政策启示及研究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政策启示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一、英文部分
二、中文部分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