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主创新精神。设计编写原则主要体现在实用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先进性。本教程的编写结合各参编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实际,依据新的培养目标,将医学微生物学实验、人体寄生虫学实验和医学免疫学实验的传统实验内容重新进行优化整合,并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内容。在总论部分,将形态学实验室常规仪器设备和实验动物操作技术做系统全面介绍;在创新性实验部分,增加了科研的基础知识,并提供部分科研参考选题;增添了免疫学综合实验,微生物学病案分析,寄生虫病动物模型复制和流行隋况调查等,内容丰富而又实用;对学科间有交叉重复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组合优选,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全书配有双色或彩色插图,便于学生的记忆与操作;且三门学科的实验独自成篇,方便教学需要。
本教材适用于医药卫生院校本科和专科相关学科的实验教学,也可供青年教师考研和从事科研工作时参考。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目录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
第二节实验室规则 1
第三节实验室生物安全简介 2
第二章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 5
第一节显微镜 5
第二节离心机 10
第三节培养箱 11
第四节电热恒温干燥箱 13
第五节高压蒸汽灭菌器 14
第六节菌落计数器 16
第七节超净T作台 16
第八节生物安全柜 18
第九节微量移液器 19
第十节电泳设备 20
第十一节分光光度计 22
第十二节酶标仪 23
第十三节流式细胞仪 25
第三章实验动物及操作技术 27
第一节实验常用动物 27
第二节实验动物的抓取与固定 28
第三节常用的动物接种方法 30
第四节实验动物采血方法 32
第五节实验动物的解剖 33
第二篇医学免疫学实验
第四章医学免疫学基础性实验 37
第一节凝集反应 37
实验一直接凝集反应 37
实验二间接凝集反应 41
实验三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42
第二节沉淀反廑 44
实验一单向琼脂扩散实验 44
实验二双向免疫扩散实验 45
实验三对流免疫电泳 47
实验四免疫电泳 49
实验五免疫比浊法 50
第三节免疫标记技术 53
实验一酶免疫技术 53
实验二荧光免疫技术 58
实验三免疫金标记技术 63
第四节补体参与的免疫反应 66
实验一补体溶血试验 66
实验二血清总补体活性测定 68
实验三补体依赖的细胞毒试验 69
第五节免疫细胞的分离与纯化 71
实验一自然沉降法分离外周血白细胞 71
实验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72
实验三尼龙棉柱法富集外周血T淋巴细胞 74
实验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制备 75
第五章医学免疫学综合性实验 78
第一节特异性抗体的制备 78
实验一抗原与免疫血清的制备 78
实验二免疫血清的鉴定及纯化 80
实验三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83
第二节免疫印迹 87
实验免疫印迹技术 87
第三节免疫细胞的检测 95
实验一玫瑰花环试验 95
实验二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96
实验三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99
实验四溶血空斑试验 104
第四节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检洌 107
实验-NK细胞活性的检测 107
实验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 108
实验三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测定 109
实验四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 110
第五节细胞因子的检测 112
实验一白细胞介素-2的生物活性检测 112
实验二肿瘤坏死因子的生物活性检测 113
第六节超敏反应的检测 115
实验一豚鼠过敏反应试验 115
实验二皮肤速发型超敏反应 116
实验三血清总IgE测定 117
实验四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 119
实验五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皮肤试验) 120
第六章医学免疫学创新性实验 122
第一节创新性实验的选题、设计与实施 122
第二节创新性实验参考选题 127
第三篇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第七章医学微生物学基础性实验 129
第一节细菌形态学检查 129
实验一不染色标本检查 129
实验二革兰染色和细菌基本形态观察 130
实验三细菌特殊结构的观察 132
第二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133
实验一细菌的分布 133
实验二物理消毒灭菌法与化学消毒法 133
第三节细菌分离培养技术 136
实验细菌接种技术、培养方法和生长现象 136
第四节细菌鉴定技术 139
实验一常见生物化学鉴定 139
实验二细菌血清学鉴定 143
实验三细菌毒素检测 145
第五节细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 146
实验一液体、固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 146
实验二琼脂扩散法 147
第八章医学微生物学综合性实验 150
第一节医院感染的微生物检测 150
实验一空气消毒效果的检测 150
实验二血液透析液检测 151
实验三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的检测 151
第二节人体正常菌群的检测 152
实验一肠道正常菌群定性定量检测 153
实验二口腔正常菌群检测 154
第三节临床常见病毒的快速检测 155
实验一肝炎病毒的检测 155
实验二疱疹病毒检测 156
实验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抗体快速检测 157
第四节真菌的检测 160
实验一常见浅部真菌检测(真菌性甲癣标本镜检) 160
实验二常见深部真菌检测 160
第五节临床标本常见细菌的检查 161
实验一尿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161
实验二肠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163
实验三呼吸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164
实验四血液及骨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166
第九章医学微生物学创新性实验 167
第一节细菌部分 167
第二节其他微生物部分 168
实验三孢子虫、纤毛虫 178
第二节医学蠕虫 186
实验一线虫 186
实验二吸虫 199
实验三绦虫 206
第三节医学节肢动物 214
实验一昆虫纲 214
实验二蛛形纲 221
第十一章医学寄生虫学综合性实验 225
第一节实验动物感染寄生虫模型的建立 225
实验一实验动物人工感染蛔虫实验 225
实验二实验动物人工感染血吸虫实验 225
第二节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学诊断 227
实验一环卵沉淀试验检测血吸虫感染 227
实验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弓形虫感染 228
第三节寄生虫病案分析 231
第十二章医学寄生虫学创新性实验 239
第一节寄生虫感染调查 239
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步骤 239
实验一市售蔬菜的寄生虫卵污染状况调查 239
实验二幼儿园儿童蠕形住肠线虫感染状况调查 240
实验三大学生蠕型螨感染情况调查 241
实验田食用猪肉寄生虫感染的调查 242
实验五肝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243
第二节原虫培养 243
实验一阴道毛滴虫的体外培养 243
实验二阴道毛滴虫药物敏感性观察 244
附录一免疫学常用试剂的配制 246
附录二微生物学常用染色液及培养基的配制 257
附录三寄生虫标本介绍 260
附录四人体主要寄生虫卵图 263
参考文献 264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一、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的目的
1.通过实验观察和技术操作,加强和巩固对课堂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2.学习和掌握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基本操作技术。
3.培养学生从事科学实验的能力,即观察记录实验结果、整理分析实验资料、综合书写
实验报告和论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互相帮助和团结
协作的精神。
二、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的要求
1.课前做好充分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内容、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尽量避免或减
少错误发生。
2.在实验过程中,要坚持实验的严肃性、严格性及严谨性。对操作性实验应按照实验
指导所列的步骤依次进行,仔细观察并认真记录实验结果或绘图;对示教的实验也要仔细
观察,并联系有关理论进行积极思考;设计性实验要严格按照科研程序完成;实验中注意科
学合理地分配和运用时间;几人同做一项实验时,要注意分工协作,密切配合。
3.实验结果必须如实记录,认真分析得出结论。遇有与理论不符的结果时,应分析探
讨其原因,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实验课后,须按时、按要求递交实验报告。
4.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防止各种事故发生。
第二节 实验室规则
在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实验过程中,经常要接触到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等具有传染性
的材料,为保证实验效果,同时避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实验室污染,保证实验操作者的
安全,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1.进入实验室上课时必须穿好白大衣,必要时戴帽子和口罩,离开实验室时脱下反折。
白大衣应经常清洗消毒,保持洁净。
2.必要的实验指导、实验报告及文具(如铅笔、彩色铅笔和小尺)等物品带入后,应放在
实验台下的抽屉里,其他个人物品如书包、衣物等一律不得带入实验室。
3.实验室内严禁饮食、吸烟、用嘴湿润铅笔或标签等,不要用手触摸头面部及身体暴露
部位,以防感染。
4.实验室内应保持安静,不得高声谈笑或随意走动,以免影响他人。
5.注意安全、保护环境:
(1)每项微生物实验都要坚持无菌操作,严禁随意丢弃具有感染性的病原体、感染性材
料、培养物、污染物、动物尸体及排泄物,以免污染环境。
(2)使用过的吸管、滴管、试管、玻片等带菌器材,应放在指定地点或含有消毒液的容器
内,不得放在桌面上,亦不可冲洗于水槽内,以免堵塞排水管。
(3)酒精灯不可互相点燃,以免发生意外。
(4)未经许可,不得将实验室内任何物品(尤其是菌种等)带出实验室。
6.实验过程中若不慎将传染性标本污染桌面、手及其他物品时,应立即报告老师紧急
处理,切勿隐瞒或自行处理。常见处理如下:
(1)皮肤伤害:先除去异物,用无菌生理盐水洗净后,涂2%红汞或2%碘酒。
(2)烧伤:局部涂凡士林,5%鞣酸溶液或2%苦味酸溶液。
(3)化学药品腐蚀伤:若为强酸,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涤中和;
若为强碱,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5%醋酸溶液或5%硼酸溶液洗涤中和。若受伤部位是
眼部,经过上述步骤处理后,再用橄榄油或液状石蜡1~2滴滴眼。
(4)菌液误入口中:立即将菌液吐入消毒容器中,并用1∶10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
H2O2溶液漱口,并根据菌种不同,服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5)细菌污染衣物:立即脱下,放入3%甲酚皂溶液(来苏水)或3%氯胺溶液内浸泡
30min,或仔细包好经高压蒸汽消毒后清洗。
(6)菌液污染桌面:将适量的2%~3%甲酚皂溶液或0.1%醋酸氯己定溶液倒入污染
处,浸泡30min抹去。若手上沾有活菌,亦应浸泡上述消毒液3min后,用肥皂和清水洗净。
7.看示教时,未经许可,不得移动显微镜推进尺。
8.爱护实验器材和设备,节约实验材料,如不慎损坏实验仪器或实验标本,应及时报告
指导老师,并进行登记,酌情处理。
9.实验完毕应清理台面,检查各种实验标本和实验器材,并按原位放好或送还标本室,
需培养的标本按要求放入培养箱。离开实验室前,应用肥皂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手再
用清水洗净。
10.值日生负责清洁整理实验室(包括桌面、地面、实验设备等),并关好门、窗、水、电后
方可离开。
第三节 实验室生物安全简介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生物安全(biosafety)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物安全是指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
开发、应用及转基因生物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广义的生物
安全是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
实验室生物安全(laboratorybiosafety)是指保证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和状态不低于
容许水平,避免实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区及环境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符合相关法规、标
准等对实验室保证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
二、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4号,2004年
11月12日)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
分为四类: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
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如天花病毒、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等。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
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如艾滋病毒(Ⅰ型和Ⅱ型)、SARS冠状病毒、高
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炭疽芽孢杆菌、结核分枝杆菌、霍乱弧菌、鼠疫耶尔森菌等。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
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
措施的微生物。如登革病毒、各型肝炎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破伤风杆菌、脑膜炎奈瑟菌、
伤寒沙门菌、志贺菌属等。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如小鼠白血
病病毒等。
其中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实验
中使用的微生物主要为第三类和第四类病原微生物。
三、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分级
生物安全实验室(biosafetylaboratory,BSL),简称BSL实验室,在结构上由两部分硬
件组成,即一级防护屏障(安全设备)和二级防护屏障(设施)。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
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将实验室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四级(表1-1)。
BSL-1和BSL-2为基础实验室,BSL-3为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4为最高生物防护
实验室。BSL-1和BSL-2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生物实验活动,BSL-3和BSL-4实
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对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病原微生
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从事相关实验活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实验通常要求在
BSL-1和BSL-2实验室开展。
四、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是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
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以防止实验人员感染和危险因子外泄而污染环境。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核心是防感染和防扩散。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包括定
期检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保存与使用、安全操作、实验室排
放的废水和废气以及其他废弃物处理等实验情况。
实验室发生高致病性微生物泄露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扩散,具
体包括:①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实验室或者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场所;②开展
流行病学调查;③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④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
学观察;⑤进行现场消毒;⑥对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动物采取隔离、捕杀等措施;⑦其他需
要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