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26 元
丛书名: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
当前图书已被 1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王向东,曾从刚,未友才
- 出版时间:2013/9/1
- ISBN:9787309100846
- 出 版 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N43
- 页码:156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幼儿教师自然科学教程:生物地理分册/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是专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编写的文化基础课教材,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共8章。主要内容为:上篇生物学知识从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出发,介绍了生物体结构层次到生物个体,然后对生物进行分类,从而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从遗传和变异的角度对生物多样性的内因作了理论讲解,并宏观介绍了生物生存的环境;为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介绍了植物、昆虫标本和粘贴画的制作方法。下篇地理学知识以人地关系为线索,介绍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大气环境以及人类生活的陆地环境和水环境,并学习和了解人类社会面临的自然灾害(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等内容。《幼儿教师自然科学教程:生物地理分册/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按章编写基础知识,每章分设若干节,每节按照问题和现象、基础知识、阅渎与扩展、思考与练习的体系编写,内容鲜活,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富有知识性和教育性。,《幼儿教师自然科学教程:生物地理分册/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精选了相关基础知识和最新前沿知识,在正文后附阅读与扩展,可供对自然科学感兴趣或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使用。全书课程学习适宜在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使用,按每周3课时,开设一学年,共计120课时为宜,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教材:幼儿教师自然科学教程(生物地理分册)》精选了相关基础知识和最新前沿知识,在正文后附阅读与扩展,可供对自然科学感兴趣或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使用。全书课程学习适宜在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使用,按每周3课时,开设一学年,共计120课时为宜,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上篇 生物学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二章 生物的分类
第三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四章 生物与环境
第五章 生物标本美工制作
下篇 地理学
第六章 奇妙的宇宙
第七章 人类生活的家园——地球
第八章 自然灾害
参考文献
(1)酸雨对生物的危害。酸雨造成的危害正在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污染的重要问题之一。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将燃烧更多的煤、石油和天然气,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因此,今后酸雨造成的危害有可能更加严重。我国是世界上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的国家之一,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酸雨。例如,我国西南某地区,1982年的3个月内就降了4次酸雨,雨水的pH为3.6~4.6,致使大面积的农作物受害。
(2)有害化学药品对生物的危害。农药是一类常见的有害化学药品,人们在利用农药杀灭病菌和害虫时,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生物造成危害。许多农药是不易分解的化合物,被生物体吸收以后,会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致使这类有害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远远超过在外界环境中的含量,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富集作用。生物富集作用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加强。
(3)重金属对生物的危害。有些重金属如锰、铜、锌等是生物体生命活动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大部分重金属如汞、铅等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毒害作用。生态环境中的汞、铅等重金属,同样可以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在生物体内大量浓缩,从而产生严重的危害。科学家们发现,自然界中的汞在水体中经过微生物的作用,能够转化成毒性更大的甲基汞。在被甲基汞污染了的海水中,藻类植物改变了颜色,海鱼也大量死亡。铅是一种可使人产生全身性危害的毒物,可对人体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产生影响。可见,汞、铅等重金属对于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是十分有害的。
4.气候变化这是又一个威胁生物生存的因素,它常与区域性植被格局的改变有关。涉及全球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区域性厄尔尼诺效应和季风规律以及地方性火灾,对北方森林、珊瑚礁、红树林、湿地等会有强烈影响。
5.引进物种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在许多海岛上,引进植物已取代了当地土生土长的植物,这种现象称为生态入侵。引进植物已被认为是美国国家公园所面临的最大的威胁,引进鱼种使具有极高特有种的非洲裂谷一些湖泊里的土生鱼种濒临绝灭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