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规划教材:财务管理学》的编写参考了国际上通行的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涵盖了会计学专业的全部必修课程,其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力求做到既讲清理论,又注重实用,同时还可以有效指导会计实务在新准则、新政策下的实践。
《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规划教材:财务管理学》的适用面较广,既可适应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的需要,又可供社会上的各种会计从业人员及各类企业管理人员培训使用。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财务管理概述
第二节 财务管理目标
第三节 财务管理环境
第四节 财务管理的环节和原则
本章小结
练习题
第二章 财务估价的基础概念
第一节 时间价值
第二节 风险和报酬
第三节 证券估价
本章小结
练习题
第三章 筹资管理
第一节 企业筹资概述
第二节 资本金制度
第三节 筹资数量的预测
第四节 股权筹资
第五节 债务筹资
第六节 短期债务筹资
第七节 衍生工具筹资
本章小结
练习题
第四章 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
第一节 资本成本
第二节 杠杆利益与风险
第三节 资本结构决策
本章小结
练习题
第五章 投资管理
第一节 企业投资概述
第二节 投资额的预测
第三节 内部长期投资
第四节 无风险项目投资决策实务
第五节 风险性项目投资决策实务
本章小结
练习题
第六章 运营资金管理
第一节 运营资金管理概述
第二节 现金管理
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
第四节 存货管理
本章小结
练习题
第七章 收益分配管理
第一节 收益分配概述
第二节 股利理论与政策I
第三节 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
本章小结
练习题
第八章 财务分析
第一节 财务分析概述
第二节 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偿债能力分析
第四节 营运能力分析
第五节 盈利能力分析
第六节 财务状况的综合分析
本章小结
练习题
第九章 企业设立与清算财务
第一节 企业设立与清算概述
第二节 企业设立的财务管理
第三节 企业清算财务管理
本章小结
练习题
附录1 复利终值系数表(FVIF表)
附录2 复利现值系数表(PVIF表)
附录3 年金终值系数表(FVIFA表)
附录4 年金现值系数表(PVIFA表)
主要参考文献
二、企业财务
财务泛指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前者指企业再生产过程中涉及资金的活动,表明财务的形式特征;后者指财务活动中企业和各方面的经济关系,揭示财务的内容本质。因此概括说来,企业财务就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体现着企业和各方面的经济关系。
(一)企业的财务活动
企业的财务活动是以现金收支为主的企业资金收支活动的总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物资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它体现着耗费于物资中的社会必要劳动,其货币表现就是资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一方面表现为物资的不断购进和售出,另一方面表现为资金的支出和收回。企业的经营活动不断进行,也就会不断产生资金的收支。企业资金的收支,构成了企业的收支,构成了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独立方面,这就是企业的财务活动。具体是指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即筹集、运用和分配资金的活动。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筹资活动
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离不开资金,因此筹资就成了财务活动的第一个阶段。筹资活动正是为了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的需要,是经营所需资金的过程。经营是企业资金活动的起点,是具体财务活动的初始环节。企业资金来源按性质划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企业的权益资本或股本,另一种是企业的债务资金。权益资本属于企业股东投入的永久性资金,在企业的存续期内不需要偿还,如发行股票、直接吸收投资人投入的资金等。债务资金属于债权人借给企业的资金,企业负有按期归还本金和利息的法定责任。借人时表现为资金的流入,归还本金和利息时表现为资金的流出。筹资阶段的财务目标是以较低的筹资成本和较小的筹资风险筹集到较多的资金。筹资活动对财务管理的要求就是合理确定筹资规模和筹资结构。
企业筹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要解决资本结构问题。资本结构是指企业权益资本与债务资金的比例关系,权益资本与债务资金的筹集各有利弊,权益资本虽然不用偿还,但成本较高;债务资金虽然成本较小,但使用期有限,还款压力大,企业随时有可能因无力偿还债务本息而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因此,过度地依赖任何一种资金都是不明智的选择,所以,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应该进行科学决策。
企业筹资决策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要确定筹资的总规模和筹资时机,以保证投资活动所需要的资金;另一方面要通过筹资方式和筹资渠道的选择,合理确定资本结构,以降低筹资风险和成本,提高企业价值。
2.投资活动
投资是企业财务活动的第二阶段,企业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后,紧接着就必须将其投放出去。企业筹集资金的目的是投入生产经营过程以获取投资收益,就是利用资金在生产经营中的增值,否则就失去了筹资的目的。投资活动就是企业将筹资活动取得的资金投放于生产经营活动以获取投资收益的过程。投资按其领域有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两种。对内投资是企业将资金投放在企业内部,如扩建厂房、安装新的机器设备或引进新的技术。对内投资的目的是扩大企业规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最终增加企业的利润。对外投资是企业将资金投放在企业外部,如购买其他公司的股票、债券或与其他投资方合资、合作、联合经营,目的是获得投资收益或达到其他财务目的。投资阶段的财务目标是决定最优投资方案,以较低的投资风险和较小的投资额获取较大的投资收益。
投资的主体是公司。公司投资不同于个人或专业投资机构的投资。公司投资是直接投资,即现金直接投资于经营性(或称生产性)资产,然后用其开展经营活动并获取现金。个人或专业投资机构是把现金投资于企业,然后企业用这些现金再投资于经营性资产,属于间接投资。直接投资的投资人(公司)在投资以后继续控制实物资产,因此可以直接控制投资回报;间接投资的投资人(公司的债权人和股东)在投资以后不直接控制经营性资产,因此只能通过契约或更换代理人间接控制投资回报。
投资的对象是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包括建筑物、厂房、机器设备、存货等。经营性资产投资有别于金融资产投资。金融资产投资的对象主要是股票、债券、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等,习惯上也称证券投资。经营资产和证券投资的分析方法不一样,前者的核心是净现值原理,后者的核心是投资组合原理。
投资活动的基本内容是投资决策分析,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必须进行投资方式的选择,如多元化投资、一体化投资及专业化投资等,由于不同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方式意味着企业不同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因此投资方向和投资方式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具有财务战略意义的问题,必须慎之又慎;其二是要考虑投资规模的大小,以取得规模效益。
企业通过对各种投资方式和投资规模的资金比例进行选择,来确定合理的投资结构,以提高企业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
3.资金营运活动
营业活动产生的现金对于价值创造有直接意义,它是增加股东财富的基础。财务管理人员不直接从事营业活动,他们的职责是管理营业运转所需要的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