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分配:以思想史为基础的考察

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分配:以思想史为基础的考察

定  价:39 元

        

  • 作者:伍山林
  • 出版时间:2014/5/1
  • ISBN:9787564218881
  • 出 版 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014.4 
  • 页码:248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9
7
2
8
1
7
8
5
8
6
8
4
1
近几年里,围绕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分配这两个问题,我陆续写了一点文章。现在,将其中一部分汇集起来,就成了这本书。 众所周知,劳动力流动是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但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里,这样的机制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正如一个人,有的是能力,然而由于某种原因而得不到很好利用,在当时也就只能是无所表现。对于计划经济时期这种驱动机制之付诸闲置,不能不感到遗憾。另一方面,在市场化改革背景下,中国农村劳动力先是大量进入乡镇企业,再是大批涌入城市从事非农工作,展开了一幅又一幅波澜壮阔的图景。与之对应的是,一方面,从微观上来看,劳动力所在家庭的福利逐渐变得好转起来了;另一方面,从宏观上来看,劳动这种生产要素从生产率低的农业部门,逐渐转移到了生产率高的非农部门,给整个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以及生活于其中的劳动者来说,确实是颇为值得庆幸的。 然而,对于中国劳动力流动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多人总是认为作为古典发展理论核心组成部分的刘易斯模型是最适合的理论。其实,经济学家针对东亚之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曾经发生的、对其经济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劳动力流动,也一直将刘易斯模型作为理论基础。并且,这种学术见解在最近五十年里,虽然偶然遭到了一些怀疑,但是对其主流地位,从来没有构成过真正的挑战。重要的是,如果对于东亚诸经济体的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发展,刘易斯模型确实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那么这样的学术倾向应该无可指责的;不过,在认同这一点之前,必须做出认真的思考和判断。本书针对劳动力流动问题而写的几章内容就是思考这个问题的记录。这些记录尽管比较零散,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是基本上反映了三个方面的认识:其一,古典发展理论具有特定的前提。其中,有些已经得到了清晰表述,有些则是隐含的。重要的是,后者被很多研究者忽略了,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古典发展理论的误读。其二,中国和东亚其他经济体并不具备这个理论所要求的前提条件,古典发展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些经济体的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发展。其三,真正能够刻画东亚经济体劳动力流动及其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模型还有待于创造。 本书的主体内容是在我遇到很多困难的时期里思考并且最终得以完成的。它的出版除了一定的学术意义之外,还具有纪念意义。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