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分为四部分,绪言主要介绍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以及实验室规则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一篇主要介绍三门课程的基本实验,包括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基本实验项目,内容包括一些新的实验技术;第二篇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该篇首先介绍了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检测方法和常用的用于病原体检测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其次罗列了经典的感染性疾病临床病例,目的是在病例讨论基础之上,围绕病原体的检测,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设计实验;第三篇是创新性实验相关内容,主要介绍了国家创新创业实验项目的目的和要求以及项目申请书的格式和内容,该篇主要针对一些对科学研究特别感兴趣的同学。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目 录
绪言 (1)
一、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目的和要求(1)
二、 实验室生物安全(1)
三、 实验室规章制度(2)
第一篇 基 本 实 验第一章 免疫学基本实验(3)
第一节 抗体的制备 (3)
一、 多克隆抗体(3)
实验 1-1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3)
实验 1-2 抗体的提取与纯化(盐析沉淀法)(4)
二、 单克隆抗体(5)
第二节 凝集实验 (7)
一、 直接凝集实验(7)
实验 1-3 细菌的鉴定 (8)
实验 1-4 人 ABO 血型鉴定 (9)
实验 1-5 试管凝集实验(肥达反应)(10)
二、 间接凝集实验(11)
实验 1-6 间接凝集实验 (12)
实验 1-7 间接凝集抑制实验(妊娠实验)(12)
实验 1-8 协同凝集实验 (13)
第三节 沉淀实验 (14)
实验 1-9 单向琼脂扩散试验 (15)
实验 1-10 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16)
实验 1-11 免疫电泳 (17)
实验 1-12 对流免疫电泳 (18)
实验 1-13 火箭免疫电泳 (19)
第四节补体相关实验 实验 1-14 血清总补体活性测定 (21)
实验 1-15 补体结合实验 (22)
第五节 免疫细胞相关实验 (26)
实验 1-16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26)
实验 1-17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大吞噬试验)(28)
实验 1-18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测定(小吞噬试验)(29)
实验 1-19 NK 细胞活性测定 (30)
实验 1-20 E 玫瑰花环试验 (31)
实验 1-21 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 T 细胞亚群(CD4)(33)
试验 1-22 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34)
实验 1-23 ELISPOT (35)
实验 1-24 溶血空斑试验 (38)
第六节 免疫标记技术 (40)
一、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40)
实验 1-25 免疫斑点实验 (41)
实验 1-26 间接 ELISA (42)
实验 1-27 双抗体夹心法 (44)
二、 胶体金标记技术(45)
实验 1-28 胶体金的制备 (45)
实验 1-29 胶体金标记蛋白的制备 (46)
实验 1-30 胶体金标记技术常用方法 (47)
三、 荧光抗体标记技术(48)
实验 1-31 荧光抗体制备技术 (50)
实验 1-32 间接法检测抗核抗体 (50)
四、 放射免疫标记技术(51)
五、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52)
第七节 超敏反应 (53)
实验 1-33 豚鼠过敏试验 (53)
第二章 医学微生物学基本实验(54)
第一节 细菌形态结构观察 (54)
实验 2-1 显微镜的使用 (54)
实验 2-2 悬滴法观察细菌的运动 (56)
实验 2-3 革兰染色法 (56)
实验 2-4 细菌特殊结构的染色法 (59)
第二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62)
一、 细菌的培养基(62)
实验 2-5 细菌基础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62)
二、 细菌的接种及生长现象观察(65)
实验 2-6 平板培养基接种法 (65)
实验 2-7 试管培养基接种法 (70)
实验 2-8 细菌计数 (74)
第三节 细菌代谢产物的检测 (79)
一、 细菌分解代谢产物的检测(79)
实验 2-9 碳水化合物代谢试验 (79)
实验 2-10 蛋白质与氨基酸代谢试验 (82)
实验 2-11 碳源与氮源利用试验 (84)
实验 2-12 其他酶类试验 (84)
二、 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检测(85)
实验 2-13 侵袭性酶的检测 (85)
实验 2-14 毒素的检测 (87)
第四节 理化因素对细菌生长繁殖的影响 (90)
实验 2-15 高压蒸汽灭菌法 (90)
实验 2-16 紫外线杀菌试验 (91)
实验 2-17 手指皮肤消毒试验 (91)
实验 2-18 药物敏感试验(纸片琼脂扩散法)(92)
实验 2-19 药敏试验(稀释法)(93)
实验 2-20 联合药物敏感试验 (97)
第五节 细菌的遗传变异 (98)
实验 2-21 细菌 R 质粒接合传递实验 (98)
实验 2-22 细菌鞭毛变异 (99)
第六节 特殊细菌的染色方法 (99)
实验 2-23 抗酸染色法 (99)
实验 2-24 异染颗粒染色法观察棒状杆菌 (100)
第七节 螺旋体观察 (102)
实验 2-25 Fontana 镀银染色法镜检钩端螺旋体 (102)
实验 2-26 刚果红负染色法观察奋森疏螺旋体 (103)
第八节 病毒学实验 (104)
实验 2-27 病毒蚀斑实验 (104)
实验 2-28 病毒血凝实验及血凝抑制试验 (105)
实验 2-29 病毒中和实验 (106)
第九节 真菌相关实验 (108)
实验 2-30 真菌形态结构观察 (108)
实验 2-31 真菌的培养 (109)
第三章 人体寄生虫学基本实验(112)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形态观察 (112)
实验 3-1 人体寄生虫形态观察 (112)
第二节 寄生虫常用诊断技术 (131)
实验 3-2 粪便直接涂片法检查蠕虫卵 (131)
实验 3-3 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中钩虫卵 (132)
实验 3-4 幼虫孵化法 (133)
实验 3-5 肛门试纸法 (135)
实验 3-6 十二指肠分泌物检查 (136)
实验 3-7 阴道分泌物检查 (137)
实验 3-8 血液检查 (138)
实验 3-9 毛囊或皮脂腺(蠕形螨)检查(140)
第三节 寄生虫感染特殊免疫学检测方法 (141)
实验 3-10 皮内试验 (141)
实验 3-11 血吸虫环卵沉淀实验 (142)
实验 3-12 诊断弓形虫感染的染色实验 (143)
第二篇 综合、设计型实验第四章 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测概述(145)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实验诊断 (145)
一、 标本的采集(145)
二、 细菌的检测(146)
三、 细菌感染的血清学诊断(147)
四、 常见致病菌的鉴定流程(147)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148)
一、 标本的采集与送检(148)
二、 病毒的形态学检查法(149)
三、 病毒抗原的直接检出(149)
四、 检测病毒核酸(150)
五、 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150)
六、 病毒分离培养(151)
第三节 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153)
一、 标本的采集(153)
二、 真菌的直接镜检(153)
三、 真菌的分离培养(154)
四、 血清学诊断(154)
五、 核酸杂交探针技术(154)
第四节 寄生虫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154)
一、 病原学检查方法(154)
二、 常用于寄生虫感染诊断的免疫学技术(156)
三、 寄生虫的核酸检测(156)
第五章 综合、设计型实验相关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158)
实验 5-1 聚合酶链反应 (158)
实验 5-2 Southern 杂交 (160)
实验 5-3 蛋白质印迹 (163)
第六章 感染性疾病病例分析及病原体检测(169)
第三篇 创新性实验相关内容一、 创新性实验选题原则(180)
二、 实施原则(180)
三、 对学生的要求(180)
四、 文献检索(181)
附一: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指南 (181)
一、 计划目标(181)
二、 计划内容(181)
三、 参与高校(181)
四、 计划管理(182)
五、 项目管理(182)
六、 学校工作(182)
附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书 (184)
填写说明 (185)
参考文献 (188)
彩图
绪言
一、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操作,巩固并加深对医学免疫学和病原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2)掌握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基本操作技术;树立牢固的无菌观念,掌握生物安全的基本知识和病原生物学中常见的无菌操作技术,为以后的临床操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熟悉感染性疾病常用的诊断方法和手段,了解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实验技术的新进展。
(4)培养学生具有从事科学实验的能力,能够独立观察实验结果、整理分析实验资料、总结书写实验报告和论文的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培养学生不仅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
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表0-1):表0-1病原微生物生物危害的类别划分类别划分标准举例一类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埃博拉病毒、沙粒病毒、天花病毒等二类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如结核分枝杆菌、布鲁氏菌、圣路易斯脑炎病毒、朊粒等三类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沙门菌、志贺菌、梅毒螺旋体、葡萄球菌等四类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如枯草杆菌、犬肝炎病毒等一类、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根据微生物实验室开展工作的性质、接触的病原体生物危害程度、采取生物安全措施的不同分为4级(表0-2):
表0-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分级级别主要用途实验条件一级从事基础教学与研究,接触四类生物危害微生物开放式工作台和规范的微生物操作技术续表级别主要用途实验条件二级从事实验健康服务、诊断、研究、接触三类生物危害微生物除了开放式长形工作台还应配置生物安全柜,实验室应有生物危害标记,操作人员应身着防护服,有规范的病原微生物操作技术三级从事特殊诊断与服务,接触二类生物危害微生物需要生物安全柜和其他操作所需的基本装置,实验室应有生物危害标记,操作人员身着特殊防护服,规范的微生物操作技术,人员进入受限,实验室内有定向气流四级从事危险病原体操作,接触一类病原微生物应有配套的生物安全柜,人员身着带正压的连衣裤,实验室空气经过滤,配备带双门的高压灭菌器,除了三级防护措施外,人员进入实验室时,应经过密封的过渡舱,离开时应经风淋,生物废弃物应经特殊处理
三、实验室规章制度
病原生物学实验的对象大多为病原微生物,有的具有一定的感染性,因此要求进入实验室后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实验室规则:
(1)每次进入实验室必须穿白大褂,不必要的物品不得带入实验室,必须带入的书籍和文具等应放在实验台下的抽屉里,以免受到污染。
(2)实验室内禁止饮食、喝水、抽烟,不得高声谈笑或随便走动,务必关闭手机铃声,上课期间不得使用手机。
(3)各种实验物品应按指定地点存放,用过的器材必须放入消毒缸内,禁止随意放于桌上及冲入水槽。
(4)须送培养箱培养的物品,应做好标记后送到指定地点。
(5)实验过程中发生差错或意外事故时,应立即报告老师,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处理,禁止隐瞒或擅自处理。如有传染性的材料污染桌面、地面等,应立即用规定浓度的消毒液浸泡污染部位,作用5~10min后方可抹去。如手被活菌污染也应使用合适浓度的消毒液浸泡5~10min后,再以自来水反复冲洗。
(6)爱护室内仪器设备,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规则使用,尤其是显微镜,使用油镜头后必须擦净镜油。节约使用实验材料,不慎损坏了器材等,应主动报告老师并进行相应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