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色彩构成及应用(第2版)
本书结合色彩构成、设计色彩发展的最新形势和特点,针本书结合色彩构成、设计色彩发展的最新形势和特点,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广告和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系统介绍色彩构成与艺术设计、色彩原理、色彩的分类、色彩的体系、色彩的心理感知与情感、色彩的对比构成、色彩调和、色彩的肌理,以及色彩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并注重体现时代精神、挖掘深蕴的人文内涵、精选风格鲜明的经典作品,力求教学内容和教材结构的创新。
本书结构合理、内容翔实、案例经典、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突出实用性,且采用新颖统一的格式化体例设计,并突出画法步骤,能使初学者一目了然;既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广告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也可以作为广告企业和包装设计公司从业者的职业教育与岗位培训教材,对于广大社会自学者也是一本非常有益的参考读物。
目录
第一章概述 ........................................... 1 第一节对色彩的认识 ......................................3 一、光与色的关系 ....................................3 二、色彩与视知觉 ....................................3 三、色彩与文化 ........................................4 第二节色彩研究的发展史 ..............................8 一、远古时代的色彩应用 ........................8 二、牛顿时代前的色彩研究 ..................10 三、牛顿时代后的色彩研究 ..................12 第三节色彩构成与艺术设计 ........................13 一、色彩构成在艺术设计中的 重要性 ...............................................13 二、色彩构成在艺术设计中的 实践性 ...............................................15 三、包装色彩的再设计 ..........................16 本章小结 ............................................................21 思考与练习 ........................................................21 实训课堂 ............................................................21 第二章色彩原理 .................................. 23 第一节色彩产生的物理学原理 ....................25 一、色彩的产生——光与色 ..................25 二、单色光与复色光 ..............................26 三、光源与光的传播 ..............................26 第二节色彩的分类 ..........................................30 一、原色 ..................................................31 二、间色 ..................................................34 三、复色 ..................................................34 四、近似色 ..............................................35 五、互补色 ..............................................35 六、分离补色 ..........................................36 七、组色 ..................................................37 八、暖色 ..................................................37 九、冷色 ..................................................38 十、有彩色与无彩色 ..............................39 第三节设计色彩 ............................................42 本章小结 ............................................................49 思考与练习 ........................................................50 实训课堂 ............................................................50 第三章色彩的体系 .............................. 51 第一节色彩的基本属性 ................................53 一、色相 ..................................................53 二、明度 ..................................................53 三、纯度 ..................................................54 第二节色彩的混合 ........................................58 一、加色法混合 ......................................58 二、减色法混合 ......................................59 三、中性混合 ..........................................59 第三节色彩体系 ............................................61 一、色彩体系与色彩科学的发展 ..........61 二、孟塞尔表色体系 ..............................65 三、奥斯特瓦德表色体系 ......................66 四、日本色彩研究体系 ..........................68 第四节手绘色相环及明度纯度推移的 画法步骤 ............................................70 一、作品演示案例一 ..............................70 二、作品演示案例二 ..............................71 第五节手绘作品欣赏 ....................................73 一、色相环手绘作品 ..............................73 二、色彩明度渐变作品 ..........................74 三、色彩纯度渐变作品 ..........................75 四、空间混合作品 ..................................76 本章小结 ............................................................78 思考与练习 ........................................................78 实训课堂 ............................................................78 第四章色彩的心理感知与情感 ............ 79 第一节色彩的知觉现象 ...............................81 一、色彩的整体性知觉 ..........................81 二、色彩的恒常性知觉 ..........................82 三、色彩的同化性知觉 ..........................83 四、色彩的适应性知觉 ..........................84 五、色彩的易见度知觉 ..........................84 第二节色彩的心理效应 ................................86 一、年龄与色彩心理差异 ......................86 二、性别与色彩心理差异 ......................87 三、民族地域文化与色彩心理差异 ......88 四、社会职能与色彩心理差异 ..............88 五、宗教与色彩心理差异 ......................89 六、嗅觉与味觉 ......................................89 第三节色彩的情感 ........................................91 一、冷与暖 ..............................................91 二、轻与重 ..............................................92 三、乐与哀 ..............................................92 四、兴奋与安静 ......................................93 五、柔软与坚硬 ......................................94 六、华丽与质朴 ......................................94 第四节色彩的错觉 ........................................96 一、前进与后退感.................................96 二、膨胀和收缩感.................................97 三、边缘错视感 ......................................97 四、包围错视感 ......................................98 第五节色彩的性格 ........................................99 本章小结 ..........................................................103 思考与练习 ......................................................103 实训课堂 ..........................................................103 第五章色彩的对比构成 ..................... 105 第一节色相对比 ..........................................107 一、色相对比的概念 ............................107 二、色相对比的规律 ............................107 三、色相对比的类型 ............................109 第二节明度对比 ..........................................112 一、明度对比的概念 ............................112 二、明度对比的规律...........................112 三、明度九调对比 ................................113 第三节纯度对比 ..........................................115 一、纯度对比的概念 ............................115 二、纯度对比的规律 ............................115 三、纯度对比的类型 ............................116 第四节面积对比 ..........................................118 一、面积对比的概念 ............................118 二、面积对比的规律 ............................118 三、面积大、中、小的心理效应 ........118 第五节冷暖对比 ..........................................120 一、冷暖对比的概念 ............................120 二、冷暖对比的规律 ............................120 三、冷暖对比的划分 ............................121 四、冷暖色调的构成 ............................121 第六节同时对比 ..........................................124 一、同时对比的概念 ............................124 二、同时对比的规律 ............................124 三、连续对比的概念 ............................125 四、连续对比的规律 ............................125 第七节色彩对比作品的画法步骤 ..............125 一、作品演示案例一 ............................125 二、作品演示案例二 ............................128 第八节色彩对比作品欣赏 ..........................130 一、色相对比练习 ................................130 二、明度对比练习 ................................132 三、纯度对比练习 ................................132 四、冷暖对比练习 ................................133 本章小结 ..........................................................135 思考与练习 ......................................................135 实训课堂 ..........................................................135 第六章色彩调和 ...............................137 第一节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 ......................139 一、类似调和 ........................................139 二、对比调和 ........................................140 第二节色相关系的调和 ..............................141 一、无彩色的调和 ................................141 二、无彩色与有彩色的调和 ................141 三、同色相的调和 ................................142 四、类似色的调和 ................................143 五、对比色的调和 ................................144 六、互补色的调和 ................................145 第三节明度关系的调和 ..............................147 第四节纯度关系的调和 .............................150 第五节色彩调和与面积、位置、形状的 关系 ..................................................152 一、色彩调和与面积的关系 ................152 二、色彩调和与位置的关系 ................155 三、色彩调和与形状的关系 ................156 第六节手绘水粉作品的画法步骤 ..............157 一、作品演示案例一 ............................157 二、作品演示案例二 ............................159 第七节手绘作品欣赏 ..................................162 一、单性同一调和作品 ........................162 二、无彩色的调和作品 ........................163 三、无彩色与有彩色调和作品 ............164 四、对比色调和作品 ............................166 五、改变面积、形状和位置调 和作品 ............................................167 本章小结 ..........................................................168 思考与练习 ......................................................168 实训课堂 ..........................................................169 第七章色彩的肌理 ............................ 171 第一节认识肌理 ..........................................173 一、肌理的分类 ....................................173 二、肌理与大自然 ................................176 三、肌理的审美 ....................................177 第二节视觉肌理 ...........................................179 一、徒手描绘 ........................................179 二、利用工具材料制作 ........................180 三、前两种方式的综合 ........................189 第三节触觉肌理 ..........................................189 一、刮刻法 ............................................190 二、雕凿法 ............................................190 三、粘贴法 ............................................191 四、组装法 ............................................191 五、编结法 ............................................191 六、堆积法 ............................................191 本章小结 ..........................................................194 思考与练习 ......................................................194 实训课堂 ..........................................................195 第八章色彩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197 第一节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色彩 ..................199 一、视觉传达设计 ................................199 二、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色彩应用 ........200 三、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色彩 应用案例 ........................................203 第二节产品设计中的色彩 ..........................208 一、产品设计 ........................................208 二、产品设计中的色彩功能与应用 ....209 第三节环境设计中的色彩 ..........................213 一、环境艺术设计概述 ........................213 二、环境艺术设计与色彩 ....................213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色彩的应用 ........217 第四节服装设计中的色彩 ..........................219 一、服装设计简述 ................................219 二、服装设计与色彩 ............................220 第五节网页设计中的色彩 ..........................223 一、网页设计简述 ................................223 二、网页设计中的色彩及应用 ............223 本章小结 ..........................................................227 思考与练习 ......................................................228 实训课堂 ..........................................................228 附录优秀手绘作品........................229 参考文献 .............................................. 240
第二章 色彩原理
学习要点及目标 ●了解色彩产生的物理学原理。 ●了解色彩的分类和相互之间的产生原理。 ●掌握实际生活中设计色彩的应用特点。 ●深入了解绘画色彩与设计色彩的联系。 核心概念 光与色的关系单色光与复色光色彩的分类有彩色与无彩色设计色彩 引导案例 光与色的关系 色彩从其原理来说就是光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可以引起人眼不同的 色彩感觉,所以不同的光源会产生不同的颜色,而受光体因为对光的吸收和反射的能力 不同,就呈现出千差万别的色彩。没有光就没有色,光是人们感知色彩的必要条件,色 来源于光。所以说:光是色的源泉,色是光的表现。 以荧光灯的发光原理为例:荧光灯是一种气体放电光源,它是由灯管中的水银 蒸气放电,辐射出肉眼看不到的以波长为254nm为主的紫外线,然后照射到管内壁的 荧光物质上,再转换为某个波长段的可见光。水银蒸气放电可按由强至弱的顺序: 436nm(蓝)、546nm(绿)、405nm(蓝紫)及578nm(黄)直接辐射出四种线状光谱的可见光。 千差万别的色彩必须进行有规律和有科学根据的分类,而色光和色料的关系也是紧 密联系的,生活中的很多用色经验也告诉了我们一些基本的色彩知识,通过不断的色彩 知识学习,就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其中的奥妙所在。 技能要求 ●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 ●了解单色光与复色光的关系。 ●掌握色彩的几种分类方法。 ●了解绘画色彩与设计色彩之间的关系。 在艺术设计领域中,色彩应用于不同的设计方向,就会有不同的用色特点和习惯,其相 互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各自的用色特点也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所以,我们在设计 过程中就要注意针对不同的应用对象、不同受众的心理感受、不同民族的用色习惯等进行设 计和创新。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无论男女老少,视觉的第一印象都是对 色彩的感受。在艺术设计和绘画作品中,色彩给人的直观感受是远远大于面积、形状、文字 等因素的。所以好的设计作品,首先在色彩的应用方面,就应该是直观、明确、目的清晰, 力求色彩与设计作品内容完美结合,统一而且美观大方。因此,学习必要的配色知识,掌握 基本的配色原理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节 色彩产生的物理学原理 一、色彩的产生——光与色 17世纪,英国的物理学家牛顿做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他将一束白光引入暗室,使其 通过三棱镜再射到白色屏幕上,结果出现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组成的 彩带,图2-1所示为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后的结果。这些色光不能通过三棱镜继续分解, 但七种色光混合又是一束白光,所以,牛顿得出推论:太阳的白光是这七种色光混合而成 的。后来,他将日光分解出七色排列的光谱,科学地证明了光与色之间的关系。 雨过天晴后会出现的彩虹,就是以上原理产生的。图2-2所示为雨过天晴后的彩虹。 图2-1 白光经三棱镜分解后的光谱图2-2 雨过天晴后的彩虹 人产生视觉的首要条件是光,有光才有颜色,色彩是光刺激眼睛的结果,而在夜晚没有 光的条件下,眼前一片黑暗,色彩也就消失了。所以色彩就是:不同波长的光刺激眼睛的视 觉反映,是可见光在不同物体上的反映。 并不是所有的光都有色彩,只有波长在380~780纳米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的色彩感觉。 这段电磁波叫作可见光,其余均被称为不可见光。图2-3所示为可见光的光谱。 从可见光的光谱中可以看出,波长大于700纳米的是红外线、雷达、电流等,波长小于 400纳米的是紫外线、X射线等,这些均是人眼不可见的。人眼所见的色彩是由于波长的不 同而呈现的,例如,波长在610~780纳米,眼睛感觉到的是红色;波长在590~610纳米,眼 睛感觉到的是橙色;波长在570~590纳米,眼睛感觉到的是黄色;波长在500~570纳米为绿 色,波长在450~500纳米为蓝色,波长在380~450纳米为紫色。 图2-3 可见光光谱 光的另一种物理属性是振幅,光的辐射方式呈波浪状,因此波峰和波谷之间的垂直距 离就是振幅,振幅的变化会引起色彩在明暗上的差异,振幅越大,光量就强;反之,光量就 弱。由此可见,色彩的明度是与光的物理属性紧密联系的。 二、单色光与复色光 单色光,就是经过三棱镜的分解之后,不会再继续分解 的色光。 02 复色光,就是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色光的光线,白光就 是全色的复色光。实验结果表明,如果在光线被分解之后, 再加一块聚光透镜,会发现分散的光线经过聚光透镜后,又 成了一道白光,如图2-4所示。 三、光源与光的传播 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被称为光源或发光体,由这些光源或发光体所发出的光就被称为光 源光。 光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光,如太阳光、月光等;另一种是人造光,如灯光、蜡烛光、 火光、磷光等。其中太阳光是一种复合光,它是由不同波长的色光复合而成,太阳光也不是 白色的,早晨的阳光偏蓝色,而傍晚的光线偏红色;图2-5所示为日出的蓝色光,图2-6所示 为夕阳的红色光。 人造光也并不是单一的白色光,如灯泡的光是偏黄色的,而日光灯的光是偏蓝色的。 图2-7所示为灯泡发出的偏黄色光,图2-8所示为日光灯发出的偏蓝色光。 光源所发出的光波,通过直射、反射和透射三种方式进入视觉器官,我们最常见的反射 光就是五彩斑斓的物体颜色。图2-9所示为光源进入眼睛的三种发射方式。 (一)直射 视觉器官直接对着光源,光波直接进入视觉器官,就是直射。该光波在传播过程中,没 有受到外界的影响,颜色不变,是光源的本色。 图2-4 多种色光聚合成白光 图2-5 日出的蓝色光 图2-6 夕阳的红色光 图2-7 偏黄色光的灯泡图2-8 偏蓝色光的日光灯 图2-9 光进入眼睛的三种发射方式 (二)反射 光源通过物体的反射,进入人的眼睛。眼睛所看到的物体,都是物体的反射光进入视 觉所形成的。物体对哪种光反射得多,就呈现为该颜色。而物体也不是只反射一种或两种色 光,只是眼睛感受到的某种光比较多,而其他色光反射较少的缘故。 例如,一件红色的物体,当全色光照射它时,因它的表面只有反射红色光的特性,其 他光波被吸收,所以,视觉器官看到的就是红色,图2-10所示为红色衣服反射全色光后的 效果。 图2-10 红色衣服的反射效果 物体的固有色 在没有光线的黑暗环境下,我们是看不到周围物体的形状和色彩的。如果在光线 很正常的情况下,有人仍分辨不出色彩,这或是因为视觉器官不正常(例如,色盲或色 弱),或是眼睛过度疲劳的缘故。在同一种光线条件下,我们会看到同一种景物具有各 种不同的颜色,这是因为物体的表面具有不同的吸收光线与反射光的能力。反射光不 同,眼睛就会看到不同的色彩,因此,色彩的发生,是光对人的视觉和大脑发生作用的 结果,是一种视知觉。由此看来,需要经过光→眼→神经的过程才能见到色彩。 我们所说的物体的固有色,就是物体在自然光的条件下所反射出来的颜色。 黑色、白色和灰色,是无彩色。黑色,理论上是完全吸收了全色光,生活中看到的 黑色是微量反射的结果,否则就看不到物体了,图2-11 所示为黑色皮革。白色,理论上 是全反射的结果,生活中看到的白色是吸收少量全色光、大量反射全色光的结果,图 2-12所示为大量反射全色光的白色花朵。灰色,是均等地吸收和反射全色光的结果。 图2-11 黑色皮革图2-12 白色花朵 物体的颜色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的光源和不同的光量照射下,物体颜色会发 生很大变化,例如,在较暗的条件下,黄色会变为橄榄绿,橙色会变成绿色,红色会变 成棕色。 (三)透射 物体有透明的和不透明的之分,透明的物体,光波可以全部或部分穿过,如白玻璃可 以全部透过光波,而蓝色玻璃只能透过蓝色光,其他光波被吸收。不透明物体,具有遮光性 能,光波不能穿过。 图2-13所示为透明玻璃器皿在光波全部透过后的效果,图2-14所示为蓝色光波透过蓝色 玻璃杯所呈现的效果。 图2-13 透明玻璃器皿图2-14 蓝色玻璃杯 光 的 传 播 小孔成像是说明光直线传播最典型的例子,在暗箱前壁上开一个孔,则发光物体发 出的光线沿直线通过小孔,在暗箱的后壁形成一个倒像。图2-15所示为小孔成像的原理 演示图。光线只在均匀的媒介中沿直线传播,如果媒介不均匀则光线因折射而弯曲,这 种现象经常发生在大气中,例如,神奇的海市蜃楼、雨过天晴后美丽的彩虹等。图2-16 所示为海市蜃楼呈现效果。 图2-15 小孔成像原理图2-16 海市蜃楼 第二节 色彩的分类 客观世界中的色彩是千变万化、多种多样的,无法用数字来计算,也不可能将所有的 色彩均制作成色料。调色板上色彩虽变化无限,但如果将色料归纳分类,基本上可分为两大 类:一类是原色,即红、黄、蓝;另一类是混合色,即由红、黄、蓝三原色以不同比例混合 调配而产生,也称为间色。用间色再调配混合产生的颜色,称为复色。从理论上讲,所有的 间色、复色都是由三原色调和而成的。 一、原色 其他色不能合成的三种色彩称为原色,原色按照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两类:色光三原色和 色料三原色。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而色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一)色光三原色 光经过三棱镜的分解,显现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其中的红、绿、 蓝三种色光不能由其他色光混合产生,这三种颜色称为色光的三原色。而其他的色光是可以 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得到的,例如,红色光和绿色光重叠 透射到银幕上,可产生黄色光,如果再加入青色光,就呈现 出白光。计算机显示器和电视机的彩色显示用的就是这个原 理。图2-17所示为色光之间的混合关系。 而环境色光的特性也经常在生活中被应用,例如,在 熟食店里,我们经常看到肉类等熟食被红色的光照射,显得 更加诱人。有的时候,在灯光照射下,物体会失去原有的面 貌,而呈现一种特殊的性质。图2-18所示分别为在普通白炽 灯照射下和钠光灯照射下的草莓,可以明显看出,在钠光灯 照射下的草莓给人一种霉烂的感觉,这就是典型的色光对物 体的影响。 图2-18 白炽灯和钠光灯照射下的草莓 (二)色料三原色 色料的色彩种类是多样的,其中大多数是由其他色彩混合而成的,例如,蓝色和黄色混 合可以得到绿色,蓝色和红色混合可以得到紫色,大红色和柠檬黄色混合可以得到橙色等。 但是,有三种色料是不能用其他色料混合得到的,那就是红、黄、蓝色料,这三种颜色就被 称为色料的三原色。图2-19所示为色料之间的混合关系演示图。 图2-17 色光之间的混合关系 图2-19 色料之间的混合关系演示图 色料的混合 通过三原色的混合关系,我们可以知道:有了红、黄、蓝三个原色后,就可以调配 出其他的颜色,所以,有人认为可以不用在写生实践中再买其他颜色而只需要三个原色 就可以,但事实上,只用红、黄、蓝三原色是调不出我们所需要的全部色彩的,如玫瑰 红、紫罗兰等是不可能用三原色调出来的。 所以我们在初学色彩写生时,还是应该将颜料准备齐全,这样才能方便使用,尤其 是土红、赭红、土绿、生褐等低纯度的复色颜料,否则只能是浪费时间和精力而又无法 完成作品。在生活中需要染色的各个领域也是如此。图2-20所示为服装面料染色所用的 色粉,其中的每一种色粉均是加工准备好的,而不是自己调和出来的。 图2-20 染色粉 没有调和过的颜料纯度最高,但是颜料在经过调配混合后,其纯度就明显降低,调配次 数越多,就越混浊不透明。从如图2-19所示的色料之间的混合关系来说,三原色料的等量混 合,应该能够调配出黑色,但事实上,如果我们自己尝试一下就会知道,混合后的结果并不 是纯黑色,而只是一种灰黑色,但其明度和纯度的确均明显降低。 图2-21所示为在调色板上进行色料的混合。 图2-21 颜料在调色板上反复混合后的效果 色料混合肌理作品 设计说明:色彩混合在设计作品中经常出现,不经意的色彩混合之后,可以产生意 想不到的颜色效果。肌理分为触觉肌理和视觉肌理两种,利用色彩的堆叠效果,可以使 颜料高出画面,最后形成触觉肌理效果,图2-22就是应用了色料的色彩混合与触觉肌理 两个特点,使其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图案,堆叠出一定的高度,形成一幅触觉肌理色彩混 合作品。 设计内容:图2-22所示为多色混 合后所呈现的触觉肌理作品最终效果。 在此作品中,采用了红色、黄色、蓝 色、白色等色彩,并利用水粉笔刷的 刷毛,呈现拉丝效果,在颜色的布局 上,使各种颜色按照比例分配好位置 和面积,白色在其中起着调节整体色 彩的作用。 案例2-1 图2-22 色料反复混合后的效果 案例点评:本肌理作品充分体现了触觉肌理效果,同时应用了色彩混合的原理,在 不同色彩混合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色彩效果。例如,其中的蓝色和红色混合,产生了 紫色效果;白色和蓝色混合,使蓝色的明度得到了提高。 二、间色 由色光或者色料的两种原色相混合而得到的颜色就是间色。如图2-23所示的色光三原色 相互混合,红色光+绿色光=黄色光,红色光+蓝色光=紫红色光,蓝色光+绿色光=蓝绿色光, 其中的黄色光、紫红色光、蓝绿色光就是色光的三个间色。 图2-24所示为色料的三原色等量两两相叠加后产生的三种间色,即红色+黄色=橙色,黄 色+蓝色=绿色,蓝色+红色=紫色,其中,橙、绿、紫就是色料的三种间色。但是,如果两种 原色在混合时各自所占分量不同,调和后就能形成多种间色,所以相对意义上的间色就不止 三种。 图2-23 色光三间色图2-24 色料三间色 三、复色 复色是指间色和原色再继续相互叠加混合,或者三种以上的颜色相互叠加混合所得到的 颜色,如绿紫色、蓝紫色等,多种单色光相配会产生越来越亮的光,而多种色料相配则会使 颜色越来越深,甚至会让人觉得颜色越来越脏。图2-25所示为多色光混合后所呈现的白光, 如图2-26所示为多种色料混合后所呈现出的复色。 图2-25 舞台灯光效果图2-26 多种色料混合效果 通过以上内容可知,在画面的表现效果中,原色是强烈的,间色较温和,复色在明度 上和纯度上较弱,而各类原色、间色与复色的补充组合,就会形成丰富多彩的画面效果。当 我们感觉画面的色彩布局不和谐时,特别是颜色对比强烈、刺激时,复色的使用能够起到缓 冲、平衡或调和画面色彩的作用。 四、近似色 近似色可以是我们给出的颜色之外的一种邻近颜色,如 果从橙色开始,并且想要它的两种近似色,就应该选择红色和 黄色;如果选择绿色的近似色,就应该是邻近它的黄绿色和蓝 绿色。用近似色的颜色做主题可以实现色彩的融洽与融合,与 自然界中所看到的色彩接近,给人以舒服、自然的心理感受。 图2-27所示为近似色在色相环中的位置,图2-28所示为用 橙色的近似色设计出的矢量图,图2-29所示为用绿色的近似色 所设计的矢量图。 图2-28 橙色近似色的应用图2-29 绿色近似色的应用 五、互补色 在色环上直径两端对应的两种颜色,互为互补色。在色光中互补的两色光叠加会呈现为 白光,而在色料中互补的两色叠加会呈现为灰黑色,或者一种倾向于黑色的脏色,在色料中 互补两色混合后会最大限度地降低两色的纯度,而互为补色的两个色光混合则提高了明度和 纯度。互补色的并置会产生强烈而刺眼的对比效果。 图2-30所示为互补色在色相环中的位置,图2-31所示为互补色各自作为主题文字和背景 所呈现的效果,明显可见橙色的文字有一种从蓝色背景中凸起的效果。 互补色的搭配虽然会显得画面非常耀眼、对比过于强烈,但是如果在作品中搭配好也一 样是美丽的色彩搭配。图2-32所示为手绘水粉互补色搭配作品,虽然有大面积的红色和绿色 的搭配,但是通过黑色、白色、小面积灰色的应用,画面一样非常漂亮,并独具特性。 图2-27 近似色在色环中的位置 图2-30 互补色在色相环中的位置图 2-31 互补色的搭配 图2-32 手绘互补色水粉画作品 六、分离补色 分离补色由两种到三种颜色组成。选择一种颜色,就 会发现它的互补色在对应直径的另一端。对应互补色左右 两端的颜色都是所选色彩的分离补色。分离补色应用起来 要比互补色更柔和一些。图2-33所示为分离补色在色相环 中的位置。 颜色的搭配有很多因素在起关键作用,有时甚至会使 画面效果完全不一样,图2-34所示为用分离补色中的红色 和蓝色进行搭配的两种效果,大面积搭配显得单调,而红 色作为小圆点的搭配就显得生动活泼了很多。图2-33 分离补色在色相环中的位置 图2-34 用分离补色中的蓝色和红色搭配 七、组色 组色是色环上距离相等的任意三种颜色,图2-35所示为 组色在色相环中的位置。当组色被用作一个色彩主题时,会 造成浏览者紧张的情绪。因为这三种颜色会形成强烈对比, 图2-36所示为分别以绿色、橙色和紫色为主设计的海报宣传 画,由图中可见,三种颜色放置在一起的确感觉非常醒目、 刺眼、对比强烈,而该作品分别以一种颜色为主色调,感觉 就会比较协调。 图2-36 分别以绿色、橙色和紫色为主设计的海报 八、暖色 暖色由红色调组成,例如,红色、橙色和黄色。暖色赋予人温暖、舒适和活力的感受, 图2-35 组色在色相环中的位置 会产生一种色彩向浏览者推进并从画面中凸起的可视化效果。图2-37所示为暖色在色相环中 的位置。 九、冷色 冷色由蓝色调组成,比如,蓝色、青色和绿色。这些颜色对色彩主题起到冷静的作用, 看起来有一种从浏览者身上收回来的效果,它们用作页面的背景比较好。图2-38所示为冷色 在色相环中的位置。 图2-37 暖色在色相环中的位置图2-38 冷色在色相环中的位置 有时暖色和冷色的区分并不是非常绝对的,而要看周围和它进行对比的颜色,例如,同 是黄颜色,一种发红的黄看起来是暖颜色,而偏蓝的黄色给人的感觉是冷色。属于中性色系 的色彩有:紫、绿、黑、白、灰。图2-39所示为冷暖色调的服装对比,以及冷暖色和中性色 在色相环中的位置。 图2-39 暖色和冷色的对比 色彩的暖和冷还会使人在心理上产生很多感受,例如,兴奋和冷静、前进和后退、重和 轻、柔软和坚硬等,在色彩作品设计中这些心理特征是设计师应该关注到的因素。 十、有彩色与无彩色 有彩色是指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它有三种特性:色相、明度和纯度。 从理论上来说,色彩的种类是没有极限的。 无彩色是指白色、黑色以及由白色和黑色调和而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纯白色是 完全反射光线的结果,而纯黑色是完全吸收光线的结果,所以,我们穿黑色的衣服站在太阳 下,很快就会觉得热。无彩色只有明度这一种属性,而没有纯度和色相的属性。有彩色与无 彩色如图2-40所示。 图2-40 有彩色与无彩色 无彩色黑和白之间的关系 无彩色黑和白之间可以形成白、亮灰、浅灰、亮中灰、中灰、灰、暗灰、黑灰、黑 9个明度阶层的变化,如图2-41所示。 图2-41 黑白之间9个明度阶层的渐变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