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发现宝宝神秘世界-妈妈一定有办法-1
妈妈的方法,影响孩子的一生。本书针对0~6岁孩子的情绪、心理、饮食、社交等生活各方面的讲解,收录众多生动的育儿案例,并浓缩先进的家教理念,提出“发现——理解——驯育”的金牌早教理念,鼓励父母自我提升、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内心世界,培养自强、自尊、自立的孩子。为妈妈们提供最实用的建议、最有效的方法,增强信心,减少焦虑,让养育的过程处处充满惊喜。
1首歌,让孩子不再任性发脾气 7个办法,让宝宝乖乖配合你 10条通道,给孩子最好的爱 12个妙招,全面发展关键智能 ……
这是一部写给母爱的书……细细品味字里行间,温婉细腻的母爱智慧,真的被感动!被开启!常常感慨在屏幕上扮演过太多的母亲角色,唯有生活中的母亲最难扮演,因为,没有脚本为我依据!感谢一汀为天下所有的母亲学习母爱撰写了脚本!让我们用爱与智慧和孩子一起快乐地成长吧!——萨日娜我们时常好奇宝宝的小脑袋里究竟在想些什么,现在就跟着一汀寻找答案吧。做“妈妈”是一生都要研习的功课。除了吃饱穿暖,妈妈更要关照宝宝小小的内心世界。跟一汀一起,做个有智慧的好妈妈!——王姬一汀与天下所有的妈妈一起解读孩子,解读人生。一汀与所有的妈妈一起走进孩子的世界。——李菁菁培养孩子好性格:宝宝别生气,妈妈别担心!——吴秀波
第一章3岁以前,他是神的孩子
纪伯伦在他著名的《论孩子》一诗中写道:你们的孩子并非你们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求的儿女;他们经你们而来却非因你们而来。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因为他们的灵魂,是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可企图让他们来像你,因为生命不会倒行,也不会滞留于往昔。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被射出的生命的箭矢。 他只属于他自己 妈妈摆脱羁绊,才能进入孩子的世界 别再对孩子粗暴地说“不” 在他眼中没有“你”“我”,更不懂“体谅” 孩子任性怎么办 别阻止他探索自己的身体 真正的哭,只有三分钟 给他有限的选择权 追随,永远是为了引导 第二章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爱 教育家夏丏尊在亚米契斯《爱的教育?译者序》中非常形象地说:“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中之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而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有智慧的爱,胜过无条件的爱 好妈妈,把孩子像衣服一样穿在身上 “紧紧拥抱”,是爱与安全感的约定 改变嘴角的线条,是最具体的爱 千万不要忽视孩子的感受 抚爱,令人安心 时间是爱的最佳证据 睡前阅读,给他最美的童年 第三章游戏是最好的办法 孩子会认认真真地对待游戏,处于游戏中的孩子会视之为此刻人生的全部。游戏可以给小孩子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健康。培养会玩的孩子,鼓励孩子在游戏中探索,是父母最需具备的见识。 最好的人生,从游戏开启 “淘气包”里出人才 “野孩子”真欢乐 一袋最简单的积木,胜过十件高级玩具 让孩子用他自己的方式尽情玩耍 和孩子一起探索新玩法 把“太淘气”变成“会游戏” “听话”未必好孩子 听懂孩子 不要用你的粗率毁掉孩子的想象 第四章关于吃的那些事儿 现在太多的孩子不是缺乏营养,而是被过多的关注弄得失去了食欲。孩子吃的目的是品尝、感知味道、探知世界,进而满足腹中之需。妈妈要学会放松,不要因为孩子一餐饭没吃好就大动肝火或内疚自责。有了这个态度,再去关注科学饮食,事情会容易得多。 没有偏食的孩子,只有糊涂的妈妈 添加辅食不必太着急 边吃边玩,说明他在成长 孩子的健康是妈妈“管”出来的 原始味觉是孩子一生健康的资本 让孩子明白,吃饭是他自己的事 从餐桌礼仪开始,培养孩子的感恩心 第五章好妈妈的心理正能量 拥有孩子,就拥有了世上最美妙的幸福。享受幸福的同时,不免伴随着种种风险。面对孩子的种种状况,妈妈要培植强大的心理能量,将危险降至最低。 沮丧越来越少,惊喜越来越多 哭是孩子的自由,别焦虑! 咆哮,是伤害孩子的利器 妈妈的目光应落向何处 请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 让孩子顺利通过一个又一个敏感期 有时候,可以采取强硬手段 爱是无条件的接纳 放手,培养坚强的孩子 第六章不断提升自己,才是最好的父母 当不成熟的成人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的情绪,孩子得到的经验价值一定是负面的。当上帝给你一个孩子,或许为你关上了一道门,但也同时为你打开了无数的窗。父母有机会借助孩子重新建构自己的人格,学习如何认识儿童,掌握儿童心理的奥秘,同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并带着爱心实施规则。不断地完善自己,给予孩子示范和榜样,是父母的职责。 别忽略爸爸的力量 孩子的“主心骨”和“好榜样” 孩子为你关上一道门,却打开无数扇窗 依据孩子的年龄改变自己的行为 懂得放手的父母,成就独立的孩子 让孩子接受“被拒绝” 让孩子平静地放松自己 制定规范,再带着爱心实施它 和孩子一起做好情绪管理 帮助孩子提升自尊 惩罚之前,要让他明白“为什么” 第七章给孩子最好的家庭环境 孩子如同一个小气球,他所处的家庭环境如同包裹着小气球的大气球,大气球的空间决定了小气球的生存。人若没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很难展开一个正常的生命。 那些爷爷奶奶代替不了的爱 让你的“他”学会做爸爸 千万不要带着坏情绪回家 用你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孩子 快乐是一种能力 男孩女孩,分而养之 帮助孩子爱上自己的性别 给男孩更多鼓励,给女孩更多的爱 元元成长日记摘录 主要参考书目
第一章3岁以前,他是神的孩子
纪伯伦在他著名的《论孩子》一诗中写道:你们的孩子并非你们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求的儿女;他们经你们而来却非因你们而来。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因为他们的灵魂,是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可企图让他们来像你,因为生命不会倒行,也不会滞留于往昔。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被射出的生命的箭矢。 他只属于他自己 3岁以前,他是神的孩子。 拥有一个孩子的感觉真的很奇妙,但孩子并不真正属于我们。 意识到这一点是在元元刚出生的第一个月。冬天的暗夜寂静无声,元元的呼吸也静到几乎无法感觉。好几次我突然从梦中醒来,心里一惊,以为他已经停止呼吸。我神经质地把手指放到他的口鼻处,触摸他的鼻息,一股淡淡的暖暖的气流均匀地掠过我的指尖,让我瞬时清醒——这个男孩健康而安详。 有时候,我打开夜灯,蒙眬的暖光下,他的脸庞有一种梦幻般的美。我凝视着他,孩子依然平静地闭着眼睛,但他体内似乎孕育着一股巨大的力量,他的精神平稳安定,比起负责照料他的这位时常慌乱的母亲,他更加从容。他似乎明白,他有自己既定的生命轨道,他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清晰的逻辑。他将完全靠自己去做,只是需要一些帮助。 关上灯,我在黑暗中体察这种情感,体味这种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敬畏到远远怀疑自己的能力。当我在夜里给他哺乳时,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小家伙坚定地吸吮着,对自己的能量充满自信。我意识到,他并不属于我,他属于他的世界,他是宇宙的一分子,他来到这个世界有他自然的使命,他也会有他的宿命。 每当想到这里,我会有些释然,并重新燃起一丝骄傲,骄傲我是这个小生命的监护人,我有权利抚育他,和他的精神与肉体共同成长。我将亲历并见证他的成长,我和他的爸爸,负责给他提供帮助,负责给他一个适合的环境,照顾他,引导他,支持他。 我也庆幸自己有机会可以学做一个母亲,我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有些迫不及待。虽然怀胎十月也看过不少书,但孩子真正降临时才会意识到这种学习的严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发意识到,这种学习将是持续终身的,会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孩子,也是在重新建构和修复自己的人格。这是一种荣耀,这当然也是一种巨大的幸福。 有句俗语:3岁以前的孩子是神仙的孩子。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庸,不是父母可以随意处置的小玩意儿,孩子就是孩子,孩子就是他自己。如果执意把孩子引上成人的轨道,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正是在粗暴地夺走他的童年。 有了孩子,就要改变妈妈自己看待外界的观点。明晰了这一点,妈妈才可以学会真心疼爱自己的孩子,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以孩子的视角回顾自身行为: 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可我们认为的好,是孩子认为的好吗?是否只是打着孩子旗号的所谓关心? 我们希望孩子做到的,是否是孩子需要做到的呢? 是否我们的行为只是从自身角度出发,却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 有些东西,会不会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就忽略了它的存在? 当我们关注孩子的缺点和不足时,我们是否看到了他的努力,他的压力和恐惧? 我们对孩子的爱毋庸置疑,可是为什么爱的效果千差万别? 教育的心灵,一不小心,便会蒙尘,或许,我们只能不断学习,反复擦拭,它方能明亮如新? 总而言之,还是那句话,每个人的思维是多么根深蒂固!我们有必要时常借鉴孩子的反应来回顾并反省自身行为,让自己的思维发生一些改变。这样,才会有对日常事务客观冷静的处置,才会有日臻圆满的生活。圆满的生活与基本品德是不可分的,唯有修养自己具备必需的品德,才能在育子方面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快乐。 这才是正常的生活。 然而正如美国生物学家及教育家乔登所说:“没有正常的生活,就没有真正卓越的人生。” 如果执意把孩子引上成人的轨道,就是在粗暴地夺走他的童年。 有了孩子,妈妈就需改变自己看待外界的观点。明晰了这一点,妈妈才可以学会真心疼爱自己的孩子,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以孩子的视角回顾自身行为。 一个人是一个迷。人是不可知的,人独自在自己的奥秘中流连,没有旅伴。 ——【印】泰戈尔 妈妈摆脱羁绊,才能进入孩子的世界 如同《约翰?克里斯多夫》的结尾——孩子回答说:“我是即将到来的日子。” 著名学者于丹说:“自从女儿出生,我一直都在向她学习,她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逻辑。”有一次,于丹带着两岁多的女儿坐飞机,看着窗外的白云,女儿说:“妈妈,我们去外边用白云堆雪人吧!平常只有等天上的云落到地上才能堆雪人呢!”于丹当时实在不忍心告诉孩子白云其实是由水汽凝结而成。她说:“我们总是被教育要去认同科学,往往忽略了童话也值得被认同。孩子的思维值得尊重,孩子们在小时候得到尊重,长大也会尊重别人,去珍惜那些本真的快乐。文化的意义,不也是要我们去体会那些生活中的快乐吗?” 于丹的做法印证了蒙特梭利的观点:一个肉体的胚胎需要母亲的子宫并在那里得以发育,精神的胚胎也需要外界环境的呵护:这种环境充满爱,有着丰富的营养,在这种环境中所有的东西都倾向于欢迎它,而不会伤害它。 罗马诗人朱维诺尔说过:“最崇高的敬意应给予儿童。” 个人和他的环境是相互交换着的。环境塑造个人并使其达到完美。人的个性就是这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形成的。每个妈妈都应该把儿童的这种神秘的力量当做某种神圣的东西,欢迎它的努力展现,因为个人的个性正是在这个创造性的时期被确定下来的。 如果妈妈将自己世俗的观点强加于孩子,让儿童被迫向环境妥协,结果必然导致他的个性与不合理环境的整合,偏离他原有的正常轨道。妈妈要拥有一颗善感的心,体察入微地感知孩子的情感和思维,摆脱羁绊,进入孩子的世界,才能真正起到引领者的作用。 在自己有孩子之前,对许多妈妈素面朝天,不修边幅也曾颇有微词,等自己有了孩子才知道,真正全情投入又缺乏帮手的妈妈,的确难以对购物、化妆保有热情。这种情形往往要等到孩子5岁,具备很好的自理能力之后,才能有所缓解。所以,在我眼中,不施粉黛、面露倦容的妈妈,她们耐心的态度,温润的眼神,亲切的面庞,轻柔的话语,无疑就是最好的化妆品,让妈妈们散发出独有的女性魅力。 如果妈妈将自己世俗的观点强加于孩子,让儿童被迫向环境妥协,结果必然导致他的个性与不合理环境的整合,偏离他原有的正常轨道。 妈妈要拥有一颗善感的心,体察入微地感知孩子的情感和思维,摆脱羁绊,进入孩子的世界,才能真正起到引领者的作用。 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里没有窗户。 ——【英】约翰逊 别再对孩子粗暴地说“不” 说“不”有时是孩子对父母强硬行为的一种反弹。 有一句轻松的玩笑:两岁半的孩子连对自己也说“不”。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事情常常不能轻易做出决定,一旦决定又想改。即使没人惹他,也会烦恼;往往非常固执,凭自己的意志做事,特别是父母对他命令过多时。6~9岁的孩子更是这样,他想摆脱家长,坚持按自己的主张行事,并通过种种神经质般的言行表现出来。 蒙氏理论告诉我们,儿童不能用他的理性来理解不公正,但他会感知到某件事情错了,从而变得抑郁和心理畸形。对成人的怨恨或轻率行事,他往往用拘谨、说谎、无目的行为、无明显理由的叫喊、失眠和过分的恐惧表现出来,因为他还不能用理性来领会导致他抑郁的原因。 说“不”有时也是孩子对父母强硬行为的一种反弹。就好像在过去,暴君代表权威,成人对于儿童本身就是一种神圣,高大而在愤怒中的父母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和怪兽的形象没有什么不同,父母对孩子发怒本来就是暴力行为。当然父母们可能不太愿意认同这一点,可是,难道暴君会承认他折磨过他的臣民吗?为什么到了一定时期,总有曾经归顺的臣民跳将起来反抗暴政呢? 柔和的父母,给了孩子滋养的空间。父母若想正确引导儿童,必须去除内心的傲慢和怒火,学会使自己变得谦恭、慈爱,这才会使孩子获得一种平静和平衡。 传统思维在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父母总是把儿童的抗议看成是危险的,是一种难以容忍的不服从。 我见过太多的父母,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独特而自信,他们为孩子的独立和特别自信而感到自豪。但是,要想塑造独特的风格、拥有自己的生活规律和独一无二的个性,需要身心两方面的独立。所以,孩子们要显示自己和父母不同,并反抗他们。但真到了这个时候,父母们的态度又模糊起来,他们开始自我怀疑,犹犹豫豫,最后又重新粗暴地把儿童强行拉入“乖顺大军”,觉得这才是合理的解决之路。 一位妈妈说:“真难以想象,当孩子拒绝服从时,我的反应是如此具有进攻性。” 耐心、冷静、灵活,了解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界限,这是妈妈们一定要考虑的。 比如当孩子正沉浸在他的游戏中,而父母这时说“来吧,该走了”,孩子会感到这是对他个人的伤害,这种时候,他们会完全逃避,不去做父母让他们做的事情。 孩子有时也会把刷牙洗澡看成是不能忍受的痛苦,是父母施展权利的一种表现。 穿衣吃饭磨磨蹭蹭,是因为孩子还没有真正的时间概念。父母越催,孩子会越安静。 尽管关系到生命安全,孩子坐车时还是不系安全带,理性思考对孩子不起作用,因为他们不(或不想)理解。 当孩子自由玩耍时,妈妈们“危险”、“小心”、“别去那儿”之类的唠叨更是压抑了孩子探索的欲望,渐渐引发孩子身心的畸变。学龄前的孩子很难表达自己对这种阻力的不满,甚至家长也难以察觉他们因此发生的变化,因为后果会在几年后甚至更远的将来才能显露。 总是试图给这么小的孩子讲道理是行不通的。家长必须讲究方法,不要干涉过多,不要过分催促。他要自己穿衣服时就让他自己动手;洗澡要给他充分的时间,让他在澡盆里多玩一会儿;进餐时让他慢慢地吃,不要催促他,当他吃不下时,让他离开餐桌;在上床、出门、进屋时,妈妈应一边跟他聊着愉快的事一边带他走,不要和孩子直接讨论该做的事。引自(美)本杰明?斯波克,《斯波克育儿经》,赵昌荣、李庆华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不要灰心,尽可能自然地去做,逐渐地,情况就会好起来。 儿童不能用他的理性来理解不公正,但他会感知到某件事情错了,从而变得抑郁和心理畸形。 当孩子正沉浸在他的游戏中,而父母这时说“来吧,该走了”,孩子会感到这是对他个人的伤害。 家长必须通情达理,讲究方法,不要干涉过多,不要过分催促,多给孩子自主做事的机会。 耐心、冷静、灵活,了解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界限,这是妈妈们一定要考虑的。 在他眼中没有“你”“我”,更不懂“体谅” 婴儿只顾及自己,专注在自己身上。 当一个两岁的男孩看到玩具汽车在别的孩子手上,他连问都不会问就会去拿。在孩子的眼里,这种行为并不是不道德或是不符合社会要求的。我们也不应去要求他具备什么理性。孩子正专注于发展自己,发展小肌肉群的抓握能力,发展空间感,发展感觉知觉,发展……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 小孩子从不放弃自己的东西以示友好——那是成人的价值观。他们要么拼命抓住东西不放,或许还打那个进攻的小孩,要么因为无可奈何只好松手。见到这种情形,特别是注重礼貌的家长,有时很吃惊。 有一次,元元正玩着西西的玩具,因为西西准备回家了,于是我柔声告诉元元需要把玩具还给西西。元元开始没有反应。我知道他理解我的意思,于是又重复了几次,“西西要回家了,她要把她的玩具也带回家,元元把玩具还给西西吧。”最后,元元的举动让我很惊讶:他一言不发,狠狠地把玩具扔在地上,然后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这种事在元元两岁之前发生了好几次,每次我都觉得非常尴尬。庆幸的是我没有一次斥责元元不懂礼貌。我尝试着理解他的心理: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崛起,心中只有“小我”的概念,甚至会觉得什么都是他的。他还没有足够的理性理解交换、分享、礼貌归还的概念,用专业术语来讲,就是物权意识还没有建立起来。当他玩得正起劲时,不管是什么原因让他失去这个玩具,对他都是一种伤害。 于是,我会在给小朋友拾起玩具并表示歉意之后,耐心地告诉元元:“玩具喜欢你用小手把它递给小朋友,把它摔在地上它会疼的。”“小朋友很喜欢他的玩具宝宝,不把他的宝宝带回家他会难受。”同时,不在这件事上纠缠,借机转移他的注意力,“你看那边,哥哥跳绳跳得好快!”“噢!那小朋友又带着他的兔子宝宝出来散步啦。” 拟人化的办法往往很有效。孩子善感、柔软的心很难消化什么礼貌、分享之类的词汇和概念,却最能接受画面感强烈的形象化叙述。 快3岁时,元元进入幼儿园,老师在引导孩子交换玩具时不断强化分享、轮流玩,孩子在游戏体验中也不断强化了这类概念,“扔回玩具”发生的几率越来越小。令人惊讶的是,元元在游戏时总能做到礼貌、公平,自觉地遵守规则。有时候,对方给了元元一个玩具,并没有要求交换,他也会强行把自己的玩具塞给对方,否则,就不肯玩。这证明孩子天然地不喜欢混乱无序的生活,他对于规则已经有了足够的敏感甚至依赖,热爱上了规则带给他的秩序感和公平感。 有一天早晨,我和元元在小区门口看到和元元差不多大的晨晨,他正骑着一辆新的蓝色的三轮自行车。元元当时还没有自行车,显然被这个新玩具牢牢吸引住了。我和晨晨妈妈聊了一会儿新车的品牌、价格之类的话题,随后,好心的晨晨妈妈提议:“元元来试一下吧,我把晨晨抱起来,你们什么也不要管。”我意识到这样做并不妥当,但还没来得及婉拒,晨晨妈妈已经突然把孩子抱了起来,愣神片刻的晨晨开始大哭,慌乱中我赶紧把元元抱上去体验了一秒钟。内疚不已的我这才明白,其实晨晨妈妈已经预知了晨晨的反应会是大哭。看来,大人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往往会导演一场不合适的闹剧,并且会让孩子受到伤害。 如果妈妈硬是把他心爱的玩具交给另一个想要那东西的孩子,只会使他感到大家都要夺走他的东西——小孩、大人都一样,这使他更加捏着东西不放手,并憎恨“导演”和夺走他东西的人。 不要指望小婴儿们具备有意识的社会行为,更不能要求这个年龄的孩子对别人有同情心。婴儿只顾及自己,专注在自己身上。 如果孩子得到关注和尊重;如果父母敏锐地感觉到孩子的需要,并做出反应;如果父母对孩子负责任,让孩子感受到他们将会被父母接受——按其本来的面目,那么,孩子在道德和社会方面的成长就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对孩子的支持不够,给孩子的安全感不足,以及不敏感的教育行为会给孩子一种被拒绝和不被喜欢的感觉。在孩子今后的人生中,这些可能会为将来的不良行为打下根基。 我的办法是,元元乱抓别人的玩具时,抱着他,看着他,反复强调“这不是元元的玩具”、“别人的玩具不能碰”,没指望孩子马上理解,但给他一个概念,反复强化,然后转化元元的注意力,将他引开眼前的情境。 如果你的孩子两岁左右,老是去抓别人的东西,别以为他将成长为一个蛮横霸道的人。他还小,不会体谅别人。如果他总是这样,你可以让他和比他稍大的孩子玩。大孩子会自发地抵制他,令他收敛。就如同幼儿园老师有时会把难搞的孩子送到高一年级的班里去一样;如果他老是威吓一个孩子的话,最好别让他们一起玩,先分开一段时间;如果孩子伤到了别人或者看上去“霸气冲天”的话,及时把他拉开,让他把兴趣转到其他东西上去。 当孩子到了开始喜欢和别人一起玩的年龄,大约3岁时,分享会很容易变成乐事,而不是不愉快的事了。 如果3岁以后,孩子仍好斗,不与其他孩子合作,就得根据孩子的特性,分析具体原因,研究如何使他转变了。 孩子善感、柔软的心很难消化什么礼貌、分享之类的词汇和概念,却最能接受画面感强烈的形象化叙述。 当他玩得正起劲时,不管是什么原因让他失去这个玩具,对他都是一种伤害,这使他更加捏着东西不放手,并憎恨“导演”和夺走他东西的人。 如果孩子得到关注和尊重;如果父母敏锐地感觉到孩子的需要,并做出反应;如果父母对孩子负责任,让孩子感受到他们将会被父母接受——按其本来的面目,那么,孩子在道德和社会方面的成长就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当你太忙而孩子希望得到你的关注时,让他们接受你当时没有时间的事实:“宝宝,我现在不行,但我盼望着我们4点半的特别时光。” ——【美】简?尼尔森 孩子任性怎么办 孩子越小,就越能更多地看到父母对他们制定规定的随意性和不公平。他们会生气、发怒和任性,用尽一切力量来逾越界限。 孩子有时会发脾气,是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要求和个性。这样,当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发脾气。不过,3岁前孩子发的脾气,往往只是对自己发泄,他们会哭着把东西扔在地上,用手脚,甚至用头敲地板和桌子。 孩子生气时,会刺激肾上腺素,血管扩大,导致孩子的整个身体都加入其中。孩子积蓄着,充满了气,然后完全释放出来,充分体验着他的感觉。 偶尔大发脾气,证明孩子一定有不顺心的事,这是合乎情理的。孩子一日数次地经常发脾气,如果不是因为家长不会教养孩子,方法不切合孩子的心理状态,那就意味着孩子可能身体不舒服,或者患了慢性疾病。 好父母会洞悉儿童眼神流露的信息,看看他所看到的,体会他的感受,与他的心灵相通。从这个高度上说,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小孩其实是一门极高深的艺术。 父母可以先问自己几个问题:孩子有没有充分的机会在户外自由地玩耍?有没有东西让他去推、拉?是否有足够的玩具(也可以是纸盒子、锅碗瓢盆一类日常用具)供他玩?父母是否已对房屋做了特殊的安排,以创造孩子玩耍的环境?比如把危险的东西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把锐利的桌脚包起来等等,这样就不会出现事故,也不会因为父母提心吊胆,不停地干涉阻止激发孩子的反感。父母是否在无意中造成了孩子不听话的倾向?当父母必须打断他的游戏,要他回家或坐到餐桌旁吃饭时,父母是直接挫伤他呢,还是讲究方法地把他的注意力引导到令人愉快的事情上呢?孩子是否被允许自由地表达和发泄负面情绪?当父母看到孩子要发脾气时,他们是硬碰硬地跟他顶牛,还是把他的注意力引导到别的事情上去? 心理学家有一种理论:“我能”、“我不能”这样的矛盾,是任性发脾气的导火索。孩子越了解他们自己身体的能力,他们的行为就越自主和独立。孩子会越来越把自己和父母区分开来,想一个人待着,许多事情想自己来做。但在现实中的受困遭遇让他很生气,于是,他就会做出没有理智的行为:双脚乱踢乱蹬、吵闹、扔东西等。 孩子的任性发脾气,更多体现的是孩子内心的一种冲突,儿童心理学家路易斯?杰?卡佩兰称之为芭蕾舞艺术中的夹腿、紧跟、跑开、抓住和放开——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想走,但通常会回来;他会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又会去找别人;他要坚持到底,但同时又会放弃;他想坚强、勇敢,但有时又觉得自己渺小、不起眼。 在我看来,缺乏毅力和耐心,这也是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元元在这个阶段很容易不耐烦。元元4岁时可以连续看书20分钟,但在3岁以前,除了玩沙玩水玩积木,似乎很难保持10分钟以上的注意力。 疲倦、饥饿、体弱多病以及心理不平衡,都会使孩子容易发脾气。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更是诱发脾气的一个冲突点。 孩子饿了的时候,首先会哭闹,而且声音会越来越高,直到他被关注。同时,孩子还会吸吮自己的手指,或者吧嗒吧嗒地吃他的小手。 孩子累的时候也会哭闹、发脾气,接着就会打哈欠,不再哭闹。孩子开始揉眼睛、揉鼻子,身体不再较劲,一会儿就睡着了。 如果孩子身上什么地方疼痛,就会刺耳地、大声地喊叫,孩子的身体也会绷得特别紧。 婴儿需要关怀时发出的啼哭开始会很轻,中间有许多停顿。如果孩子这时候没有得到满足,他的声音就会加剧,直到最后变成刺耳的尖叫。 以睡觉为例,小婴儿不能自己入睡,需要成人的帮助。这时的发脾气俗称“闹觉”,我有个医生朋友笑称,“闹觉”的孩子脑子是晕的,无法理解大人的任何话语。通常这时候我会尽快想办法哄孩子入睡,放在摇篮里晃动;抱着他,慢慢走动,轻轻地哼着儿歌或摇篮曲;放柔和的古典音乐给他听,微笑着凝视着他,给他念属于他的小诗歌。我给元元编了很多诗歌,最大特色就是大量重复“元元”二字: 元元元元圆又圆, 元元元元小元元, 元元元元聪明元, 元元元元可爱元, 元元元元健康元, 元元元元调皮元, 元元元元棒棒元。 …… 或者把动物和元元编排在一起: 小猫喵喵喵, 小狗汪汪汪, 小羊咩咩咩, 小狗哞哞哞, 小鱼儿静悄悄, 小元元:哎嗨哎嗨哎嗨嗨 …… 篡改传统儿歌,为哄孩子睡觉服务: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不在家, 元元睡大觉。 …… 今天看来这些歌谣实在稚气,也完全没有什么艺术水准,我当时创作时却“灵感”不断,乐此不疲,元元听着妈妈不断念叨着自己的乳名,也一副安全感十足的样子。渐渐地,他不再哼唧,开始眼神迷离,美美地进入了梦乡,这时的我特有成就感。可以说,哼唱这些充满爱意的“土歌谣”,给我初为人母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有些孩子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更容易发脾气,有些孩子则会在陌生的环境中任性发脾气。心理学家沃尔夫冈?梅兹格把它称为短暂的紊乱。妈妈们用不着焦虑——这种任性发脾气不是对父母的一种拒绝,因为孩子不会对父母产生仇恨。 孩子有着非常敏感的神经,因为孩子感觉到,别人的行为时时反对着他们的行为。正是因为现实对孩子的要求太多了,孩子才要逃避它,以自己的方式,以任性发脾气,逃到一边来摆脱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其实,这样做既能让人感到轻松,同样也让人筋疲力尽。因为孩子们不能估计,他们的行为有什么样的后果。 “好斗性”本身并不是贬义词。英文“好斗性”一词源自拉丁文,意思是走到某处开始做某事,有促进、建设的含义。孩子想要征服和尝试新的东西,就意味着孩子会去试探和逾越界限和规则。 孩子越小,就越能更多地看到父母对他们制定规定的随意性和不公平。他们会生气、发怒和任性,用尽一切力量来逾越界限。他们没有耐心承受这种挫折。他们大声叫唤、乱打,来缓解或平衡这种内心的紧张,这也有助于帮助孩子形成对挫折的承受力。如果他们所有的要求都被满足,反而会削弱这种能力。引自(德)罗格,《孩子任性怎么办》,中央编译出版社,陈蕴译,2009年4月第一版。 比如,父母不断地催促孩子,不理解词义的孩子会感受到紧张焦虑的气氛,这种刺激会让孩子爆发脾气。对孩子过分的照顾会阻碍孩子独立和自主,诱发他的不耐烦情绪。在有些事情上,讲理是行不通的。不如利用一些他们在乎的各种情绪和社会压力来改变他们。 孩子之间也有很多不同,那些性格温和的,对自己和事物较能妥协的孩子,就不会那么容易发脾气。 相比其他孩子,元元3岁之前发脾气的情况并不是很多,4岁之后反而更加明显。因为3岁之前,我对他总是抱着鼓励探索的理念,很少直接说“不”。4岁之后,开始学习乐器,并在时间管理上给了他更多的规则限定,他的坏脾气爆发的次数突然呈现了几何级数的增长,甚至一度让我极其沮丧。 对于孩子任性发脾气抱着理解的态度,情况就会乐观很多!也更容易找到适合的方法去缓解这种状况。何况还有一种说法:孩子第一次任性阶段(2~5岁)的任性表现越少,那么在青春期作为第二任性阶段的任性表现就会越激烈。 一个尝试超越规则和礼数的孩子,同时也会经历由此得出的结果。 小孩的出格行为,通常是在试探父母亲的胆识,试探父母对家规的认真程度。不听话的孩子拥有的创造性潜力和性格力量,通常超过他们温柔乖巧的弟兄姐妹和同龄伙伴,前提是,父母能帮助他们学会疏导自己的冲动,控制自己无拘无束的意志。 更让父母们重拾信心的是,当孩子相信他的语言能力并能清楚地表达的时候,孩子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就真正地建立起来了,这种承受力会使孩子任性发脾气的情况渐渐减少。 偶尔大发脾气,证明孩子一定有不顺心的事,这是合乎情理的。 缺乏毅力和耐心,这也是孩子发脾气的原因。 任性、发脾气不是对父母的一种拒绝,因为孩子不会对父母产生仇恨。 有时候,孩子会感受到紧张焦虑的气氛,这种互动刺激也会让孩子爆发脾气。 小孩的出格行为,通常是在试探父母亲的胆识,试探他们对家规的认真程度。 不听话的孩子拥有的创造性潜力和性格力量,通常超过他们温柔乖巧的弟兄姐妹和同龄伙伴,前提是,父母能帮助他们学会疏导自己的冲动,控制自己无拘无束的意志。 对于孩子任性发脾气抱着理解的态度,情况就会乐观很多!也更容易找到适合的方法去缓解这种状况。 孩子经受的挫折会让自己和别人发火,但这同时也会使孩子产生对自己和对别人的一种责任心。 让他爬。 ——【美】葛兰?道门 别阻止他探索自己的身体 对于身体器官,我赞成直接和孩子说术语,这样可以避免情感色彩,引导孩子更注重身体器官的学术性。 一个3岁的小女孩,趴在床上蹭来蹭去,感受摩擦生殖器给她带来的快感。如果大人走近她,她还会发脾气,因为这阻断了她的探索和享受。这是我曾亲眼见到的一幕。 当时我和很多没有孩子的成人一样,很难理解这种行为。做了妈妈,才自然而然地明白:3岁之前的孩子一定会发现他们的生殖器,因为它就长在那里,像手指或脚趾一样。 孩子是单纯的,他们只是在探索,就像玩自己的手指脚趾一样。对于这一点,斯波克给了我们很好的解释,“坐在小马桶上的女孩子好奇地摸自己的身体,每次摸的时间持续几秒钟。这不会有什么事或导致坏习惯。这时大人可以用一个玩具来吸引她的注意力。但千万别使她形成自己在干坏事或生殖器邪恶的概念。如果她对身体的某个部位有不安情绪,那会使她更注意它,老想着它,并可能在探索中造成不良后果。如果你对他说‘不,不’,或打她的手,把她的手从生殖器那儿拉开,企图以此阻止一个婴儿,那只会让婴儿更好奇。” 对于身体器官,我赞成直接和孩子说术语,这样可以避免情感色彩,引导孩子更注重身体器官的学术性,比如“乳房”、“乳头”、“阴茎”,而不是“奶奶”、“咪咪”、“鸡鸡”之类。 孩子玩弄自己的阴茎时,一定不要大惊失色,可以平静地告诉他,阴茎是很娇嫩的,它不喜欢这样玩(注意口气一定要温和,不能给孩子造成罪恶感),来,我们来玩积木吧……对于3岁之前的孩子,这样简单的解释就可以了,不必给孩子问得太多的机会。如果必须多说几句,也可以这样讲:宝宝手上有细菌,通过阴茎的尿道进入身体,会不舒服……一般孩子就不会再问下去了。总体原则就是简单解释之后若无其事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正在憋尿,生殖器发痒发黏也会刺激他们去玩弄。所以,要及时提醒孩子小便,帮孩子保持清洁。每天给孩子洗澡时,要特别注意把那里清洗一下。冬天的时候,不能天天洗澡,那就每天都应该专门清洗这个部位。 孩子是单纯的,他们只是在探索,就像玩自己的手指脚趾一样。 总体原则就是简单解释之后若无其事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正在憋尿,生殖器发痒发黏也会刺激他们去玩弄,所以,要及时提醒孩子小便,帮孩子保持清洁。 真正的哭,只有三分钟 哭有时候也是一种有益的全身运动。 0~3岁的孩子真正的哭泣不会超过5分钟,过了这个界限,孩子很可能就是在表达不满了,其中的变化可以从声音的音调和强度看出来。 有时候孩子哭起来让人心烦,在人多的环境中更是让父母发窘,就好像表明他被谁成心虐待了似的。碍于情面的妈妈呵斥着让孩子别哭往往不起作用。 我的经验是可以把他抱到僻静处,避免公共场合投射而来的眼光和压力,让孩子痛快地哭一会儿。如果不是伤痛引发的哭泣,静静地抱着孩子,嘴里“哦,哦”地应和着,不必唠唠叨叨地试图劝慰什么,只说一些“宝宝很难过”“妈妈知道宝宝伤心了”“妈妈理解宝宝”这样富有同情心的话就可以了——往往会有奇效。等到孩子对立情绪减缓的时候,再引导小孩对其他东西感兴趣,哭泣就会很自然地终止。 通常认为笑比哭好,但对婴儿来说并非一定如此。哭有时候也是一种有益的全身运动,因为婴儿啼哭时头部转动,四肢像做体操一样不停地挥动,腹部起伏,胸膈扩大,肺活量增加,新鲜空气被大量吸入,废气被大量排出。同时全身血液循环加快,代谢增强,也能有利于婴儿生长。 孩子一哭就抱好么?有些父母一听到孩子的哭声就心疼,不是马上抱起来,就是马上喂吃的,这样做不好。因为婴儿哭不单是为了要吃、要喝、要抱,更多的是与听、看、笑一样的生理上的需要。所以听到婴儿哭后,首先应加以辨别,区别出造成婴儿啼哭的不同原因,然后再做相应处理。如果哭不是因为疾痛引起的,而是由于尿布湿了引起的,或者是要求得到关爱等生理心理方面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原因引起的,特别是由于要求抱却没得到满足而啼哭时,可以适当让婴儿哭一会儿,运动运动,以利生长。当然,也不宜让孩子哭得太久,过长时间或过于剧烈的啼哭会使孩子声带充血,体力消耗过大。 一位妈妈对此有很好的经验:“如果孩子想要吃一块饼干,要是他正常地说‘妈妈我要吃饼干’,这就是饿了;如果哼哼唧唧地说,就不是饿而是需要爱了。这个时候母亲要抱上他,一边抖一边说‘我们来吃饼干,我们来吃饼干’,直到他自己下地为止,这是6岁之前孩子的情况。每当他撒娇的时候,我就把他揽在怀里,亲他,抚摸他的脊背,边抚摸边跟他说话,直到他安静为止。” 0~3岁的孩子真正的哭泣不会超过5分钟,过了这个界限,孩子很可能就是在表达不满了,其中的变化可以从声音的音调和强度看出来。 听到婴儿哭后,首先应加以辨别,区别出造成婴儿啼哭的不同原因,然后再做相应处理。 给他有限的选择权 不能搞突然袭击,要尽量婉转一些,讲究点方法。 对于3岁之后的孩子,可以灌输时间概念,告诉他几点几分,是干什么的时间,在这个时间之前,提醒一两次,孩子通常会遵守规则。对于3岁之前的孩子,就需要更巧妙的办法,不能生硬地把孩子从一种情境硬拉到另一种情境,否则只会引发孩子的抗议,最后孩子哭哭啼啼,大人愤怒沮丧,两败俱伤。 如果需要把孩子从他心爱的玩具堆中领走去干下一步该干的事,这种时候不能搞突然袭击,要尽量婉转一些,讲究点方法。如,该进晚餐时,你的15个月的孩子正在玩积木,你可以让他手里拿着积木,领他到餐桌边,然后给他勺子,把积木换下来。这么小的孩子很容易被新的事物吸引,为什么不用点巧劲,让他在懵懵懂懂中转换自己的行为呢?又如,到了上床时间,你的两岁的孩子正在玩狗玩具,你就可以说:“现在先让小狗睡觉去,我们也要睡了。”然后和他一起把狗玩具安顿好,再把自己安顿好。如果你的3岁的孩子到了洗澡时间,可他正在地板上玩小汽车,你就可以建议让小汽车做一次旅行,到阳台的玩具箱里去。如果汽车不怕沾水,干脆教他开到澡盆里,给汽车洗个澡。 当你对婴儿正在干的事情表示出兴趣时,他会更愿意合作。把正在干的事和即将干的事自然地衔接好,就不愁孩子不配合了。 孩子进入对自己正干的事情能全神贯注的年龄,是不容易把他引来的。你可以给他一个友善的劝告。如果孩子已花了半个小时才用积木搭起车库,你就可以说,“赶快把汽车放进去,我想在你上床前看到它们进车库。”这比给他们一个不客气的警告好,因为那样你就似乎只看见地面上横七竖八的积木,看不见刚搭好的车库了。 不要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提建议,告诉他们应该出去和哪个人玩。让他们自己提出玩什么、和谁一起玩的想法。 关于想吃什么、吃多少,或者喝什么、喝多少,穿什么,玩什么、和谁玩,以及睡前听什么样的故事,可以让孩子有一些不同的选择,这些选择不是无边无际的,得有个限定,比如“红色和蓝色,你要哪个?”“这三本书你选哪一本?”“想吃苹果还是梨子?”过于开放式的提问往往会让家长自己碰钉子。 成员较多的家庭往往不可能满足每一个人的愿望和要求。再说,这样做,对孩子没有什么好处,对父母也是如此。拥有太多的选择机会,会削弱孩子的自我意识:如果孩子从来都不做真正的选择,他便不能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在太多的事情上选择过多,也会让他感到迷惑和不满,因为他会觉得父母没有负起责任,家庭规则也因此变得不太明确。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妈妈准备带女儿参加重要的聚会,她允许孩子自己选择服装,结果孩子选择的装扮很不适合要去的场合,而妈妈又不能反悔,只能带着孩子很不舒服地去了。其实,这种情况下本来就不该让孩子自己搭配。 太多的选择机会很容易引发争吵,因为孩子认识不到自己的要求何时会变得过分。而且,拥有太多的选择机会,还会纵容他操控局面;会使他难以做好应对失望的准备;可能促使他变得自私,对他人的需求麻木不仁;使他免于承担责任,因为如果他不喜欢自己最初的决定所产生的后果,他总是会说:“很遗憾,我选择错了——我想选择这一个。” 不能生硬地把孩子从一种情境硬拉到另一种情境,否则只会引发孩子的抗议。 当你对婴儿正在干的事情表示出兴趣时,他会更愿意合作。 如果孩子从来都不做真正的选择,他便不能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 太多的选择机会很容易引发争吵,因为孩子认识不到自己的要求何时会变得过分。 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 ——【法】卢梭 追随,永远是为了引导 合格的妈妈总是跟着孩子的兴趣转移视线,恰当地评论、解释。 妈妈的追随和引导对孩子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心理财富。 元元1岁多的时候,带他乘飞机,我们座位前面有一位秃头的男士,元元被他亮亮的脑门吸引,小心翼翼地伸手摸了一下这位男士的头。我连忙轻声告诉元元这样做不礼貌。这是一位很和蔼的男士,他回过头冲元元善意地笑了一下。没想到元元仿佛受到鼓舞,又上手去摸了一下,再一下……我握住元元的手,望着他严肃地说:“你喜欢叔叔是不是?叔叔的头型很有趣,对吧?我知道你觉得这种头很酷,但叔叔不喜欢你总摸它,它觉得不舒服。来,我们玩拍手游戏吧。” 密切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确保他的行为符合规范,及时阻止他的不当言行并且给他示范,是妈妈义不容辞的责任。 合格的妈妈总是跟着孩子的兴趣转移视线,恰当地评论、解释,引导孩子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在孩子学会说话前,妈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通常是这样的:先让孩子自己表达他的兴趣,然后在可能的范围内推进并引发孩子的那种兴趣。 妈妈想要引起孩子对某一物体的兴趣,最简单明白的方法是指向那个物体,但孩子需要一段成长的经历才能理解这种行为,因为婴儿在生命第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总是只看着大人伸出的手。我注意到甚至到5岁时,有的孩子的注意本能还是看着那只手,而不是手指指着的方向。 刚刚6个月的婴儿的妈妈,总是把东西放到孩子的面前,或把孩子抱到那个物体前面,或运用特殊的暗示,比如抓住婴儿的手指,然后慢慢地把他的注意力从自己的手指牵引到物体上去。指明目标后,转过头来看看婴儿是否真的在跟随着自己的引导。 妈妈要一直关心孩子的行为。比如,从一开始,妈妈就跟着她的孩子说话,在孩子说出第一个词之前的整整一年或两年的时间里,他总是不停地听他人对他说话。但是,妈妈所说的内容绝对不是随意的,它紧密地与孩子自己的行为结合着。儿子看到一条狗,她注意到了他的兴趣,然后就开始评价:“看,多好看的小狗。”这样,她就给儿子的视觉经验加上了语言表述,使孩子可以把形象和声音以及相应的词汇结合起来。 社交能力是在孩子与他人,尤其是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获得的一种能力。孩子热衷于发展这样的能力,然而孩子之间的游戏总是容易引发冲突甚至事故。 有一次我带元元到辰辰家参加生日会。几个孩子因为觉得好玩,躲在一个房间,看见大人过来就赶紧关门。在最后一次玩闹中,元元猛一关门时,把辰辰的手夹住了。孩子流血肿胀的手指很吓人,哭闹声弄得大家忙成一团。我找到元元时,吃惊地发现他躲在那扇门后面,正试着用门夹自己的手!他小脸红彤彤的全是汗,写满了不安和慌乱,似乎要这样来惩罚自己。我心里浮上一句话:不用担心孩子不负责任,事实上他们很容易把过错归咎于自己。 我按捺下责怪他的念头,“我知道你很难过,辰辰受伤你也不想看到。” “我是不小心弄的,妈妈。”元元怯生生的。 “我知道,你当然不是故意的,你们是好朋友啊。” 我紧紧抱着他,让他放松下来。好一会儿,他紧绷的身体才软了下来。这时我告诉他玩门是危险的,他很用力地点头。我提议去客厅看看辰辰,他同意了,但仍不肯从我的身上下来。到了客厅,辰辰的伤口已经处理好了,她也平静了很多。辰辰的父母表现得非常理智,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责怪元元的话,还不忘安慰他几句。这之后的两天我没有向元元提这件事。 到了第三天,元元突然问我:“辰辰的手好了吗?” 这件事让我特别感慨。我发现:第一,惹祸的孩子往往更恐惧;第二,成人的宽容更能让孩子反省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失误。 记得小巫曾说过,如果你的孩子有些强势,容易引发玩闹冲突,当弱势儿童的强势家长气势汹汹找来时,务必要保护好你自己的孩子。孩子这会儿通常会被大人愤怒的表情吓到。你应该对他们道歉并解释:“孩子不是故意的,他不知道轻重,弄疼了小朋友,很抱歉……”然后带孩子离开。 不用怀疑你安慰孩子的举动,这很正常,犯了错的孩子也需要妈妈的同情和安抚。同时,妈妈要坚信自己的孩子没有不可饶恕的错。 密切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确保他的行为符合规范,及时阻止他的不当言行并且给他示范,是妈妈义不容辞的责任。 妈妈要坚信自己的孩子没有不可饶恕的错。 +++++++++++++++++++++++++++++++++++++++++++++++++++++++++++++++++++++++++++++++++++++++++++++++++++++++++++++++++++++++++++++++++++ +++++++++++++++++++++++++++++++++++++++++++++++++++++++++++++++++++++++++++++++++++++++++++++++++++++++++++++++++++++++++++++++++++ 妈妈一定有办法2: http://product.dangdang.com/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2910628#extract 试读部分应该修改如下: 第一章 智力潜能藏在孩子的每一天里 0~6岁,是孩子感知觉、记忆、思维等最为敏感的形成期,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天然的宝藏,如何让这座宝藏的每一粒宝石锋芒初绽,熠熠生辉?父母要做怎样的功课? 孩子自由创造的能力 独特的创造力基于模仿。孩子们爱模仿熟悉的、刺激的形象,这可以极大地促进他们的创造力。 元元练习小提琴时,我喜欢给他几分钟“自由拉”时间,他可以自由发挥,胡乱拉,手舞足蹈,摇头晃脑都没问题。元元常常一边挥舞着琴弓,一边哼唱着“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无比放松和陶醉,有时也滑稽搞笑。不管质量优劣,我们全家都很享受他的这类即兴表演,总是用哈哈大笑鼓励他的“跨界创作”。 元元爸爸经常给元元编故事,元元也总缠着爸爸编新故事,到后来,元元已经不满足于被动地听,也模仿起爸爸的样子,参与到故事创作中,有时为了一个片段,父子俩争着抢着往下讲。创造力往往伴随着想象力的诞生,元元在同龄孩子中,想象力和创造力都非常突出,应该和讲故事训练有很大的关系。 创造力培养的最佳时机是幼儿期和学龄期。 每个孩子都有天然的创造能力。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孩子的思维由于没有多少条条框框的约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父母对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保护和推动,有助于孩子摆脱平庸,成为一个不愿复制他人,有独立见解和独特思维的人。 公元1609年,荷兰一家眼镜店老板汉斯的儿子拿着几块眼镜片与几个孩子在一起玩弄着。他们模仿大人,有的把镜片架在自己的眼睛前,有的把两块镜片放在一前一后看着远方。突然,一位孩子惊喜地叫了起来:“快来看呀,远方的教堂尖塔怎么变得这么近?”孩子的叫声惊动了站在柜台里的老板汉斯…… 汉斯仔细观察后发现,孩子手里拿的一片是近视镜片,一片是老花镜片,孩子在游戏中发现这可以望到远处。汉斯抓住这一偶然发现,认真研究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望远镜。 模仿是发展创造力的基础。 模仿就是对人、动物、事物的表面现象仿效、照着样子做,这是创造的开始。模仿是孩子的本能,在孩子幼年的时候,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不断加强,大脑结构日益完善,可以认识更多的事物,这是模仿的最佳时期。 和孩子长期接触的家人是孩子最主要的模仿对象,因此,成人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模仿形象。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孩子的想象力和模仿力在玩游戏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在游戏中,孩子爱模仿熟悉的事物,对塑造新人物感兴趣。看起来很刺激的人物是孩子最愿模仿的,比如,学电影电视中的“英雄”、“怪兽”和实在很酷的事。 很清楚地记得,我第一次看到元元搭建的恐龙公园有多么震惊。他占用了大半个屋子的空间,从原来安在暖气管周围作为装饰的百叶窗上拆下木条,搭在五把椅子上,纵横交错。数十只恐龙玩具错落有致地摆放在木条上或地面上、椅面上,从圣诞树上拆下的松枝则当做森林。而且,这是一座“恐龙自己修建的公园”。 玩偶、毛绒玩具……每种玩具都可以成为模仿的道具。引导孩子在澡盆里玩海盗大战,在地板上模仿野战军匍匐前进,在床上布置一所医院,给玩具布娃娃看病、开药、打针……这些模仿可以增加孩子的生活常识,让他们懂得一定的专业技能,有很强的正面力量。 可以鼓励孩子模仿各种动物的样子和叫声,或者模仿某人的说话或动作;还可以进行律动表演,按照乐感、节奏、感情色彩等要求,让孩子做动作。 春晚的语言类节目很适合孩子模仿,从赵本山、小沈阳的小品《不差钱》开始,元元喜欢上了小品演员小沈阳。2012年春晚小沈阳夫妇表演的《霸王别姬》对话还算简单,我安排元元和邻居男孩一起表演,孩子们演得有模有样,乐此不疲。对舞台剧、话剧的感觉,也许就是这样萌芽的吧?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和孩子长期接触的家人是孩子最主要的模仿对象。 孩子的想象力、模仿力在游戏中发展到极致。创造力往往伴随想象力而来。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瑞士】皮亚杰 别拿“神童”误导了孩子的天赋 对于不准备走艺体特长生之路的孩子来说,进度和考级远不如保持兴趣和培养自信心重要。 在选择学什么方面,孩子的意见一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