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后农村人口发展模式与内在机理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中国显著"城市倾向"的城镇化发展路径抽走了农村优质要素,产生了一些列社会问题。人口学上的特点是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农民工)和留守农村人口发展都面临困境。本书以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为背景,研究了我国农村人口发展问题。本书分为9个部分,其中重点的内容包括农村人口现状引发的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矛盾体系、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转移不完全性及博弈分析、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人口发展机制、四川农村人口发展模式等。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在政府主导的城镇化过程中,中国城镇规模和数量快速发展。农村优质劳动力的过度外流使农村人口相对老龄化和女性化,不利于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农村地区仅留守一些弱势群体,这一群体难以担当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农村优质劳动力不足已成事实。城乡分割的发展方式使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瓶颈,遂有迟来的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但几年的实践表明,中国一些地区新农村建设未达到预期目标,效果并不明显,原因是当前政府主抓的依然是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动,而新农村建设有再一次被滞后的可能。
城乡分割的发展方式也影响到农村人口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表明,人口红利是中国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可是中国人口红利的享受者过多集中在城市,农村及农村人口是人口红利的主要创造者但发展严重滞后。不仅如此,城乡人口红利的分配不均致使农村家庭人口分离化:一方面,农村家庭的优势劳动力人口在城市从事低端职业,农村大学生在另一个城市求学或就业;另一方面,农村家庭弱势人口在农村艰难驱动着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家庭人口分离化致使农村社会的细胞——农村家庭分裂在不同的空间,产生了一系列农村社会问题。
作者以中国农村人口面临的困境和发展路径为主线,在摸底调查四川省农村人口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论证了四川省农村人口现状引发的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矛盾、福利经济学视角下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人口转移的不完全性及其博弈分析、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人口发展机制等几个比较关键的论述,同时总结了四川省农村人口发展的典型模式,并提出了几点推进农村人口发展的建议性对策。本书结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也系统地融人了作者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本书分为9章,第1章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第2~4章分别介绍四川省农业、农村和农村人口发展状况问题的研究,其中重点对农村人口构成、规模分布、从业结构、生存状况进行基本判断,对农村人口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梳理了四川省农村人口的生活、生产和发展问题,对新型城镇化后农村人口预期判断;第5章研究新型城镇化后农村人口与新农村建设的矛盾体系,包括农村优质生产要素外流与农村生产要素匮乏,现代农业发展与土地撂荒、耕地侵占,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动与新农村建设的滞后,幸福家庭的构建与农村劳动力、劳动者、劳动者家庭的“三分离”;第6章从福利经济学角度阐释了城乡分割发展的后果和城乡一体化的理解偏误后果,揭示了我国农村人口转移不完全性和农村人口“三分离”的机理;第7章对新型城镇化内涵进行鉴定,着重探索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内在机理、包括优势农村人口(人力资源)单向驱动城镇化发展的内在机理、新型城镇化后弱势农村人口(人力资源)艰难驱动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机理、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双向互动内在机理;第8章总结了四川省农村及农村人口发展典型模式,将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农村(人口)发展模式分为快速推进地区“平原模式”、积极稳妥推进地区“丘陵低山模式”、一般推进地区“高原山地模式”;第9章对未来农村人口发展提出了几点参考性建议。
本书的编写由张果主要负责(第5、7、8章),曾永明负责第6章,参编的人员主要有任平(第1章)、苏建明(第2章)、罗岚(第3章)、李晓梅(第4章)、吴贵蜀(第9章);张果所带研究生祁雪、卫言、汪正洲、李文婷、张春艳、王群、张稆丹、刘宗鑫、张志丹、江文芹等对本书的编写也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特别是实地调查、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图表制作等。本书也得到了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及多个基层调研地点有关单位的极大支持,更得到了调研对象及其所在社区、村委的理解和支持。在此对上述人员表示感谢。最后还要感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后农村人口发展模式与内在机理研究——以四川省为例”(编号11YJA840030)对本书出版的支持。
值得强调的是,本书参考了大量文献著作,因篇幅有限,书中并未一一列出,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歉意和感谢。尽管本书凝聚了全体参与人员的心血,但由于作者能力和学术视角的限制,书中难免有疏漏不足甚至偏颇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张果,四川师范大学发展规划与对外合作处处长。四川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教授,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发表论文40余篇,编写著作5部,主编教材2部:丰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等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省部市级科研奖项6项。
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人口发展研究,侧重于研究区域发展与产业布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人口发展规划、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土地制度创新、城市化进程动力机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民非农化道路探索、农民工市民化等方面。
曾永明,1986年5月出生,经济学博士,江西财经大学讲师,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专职科研人员。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3项,参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等10余项,主编和参编专著4部。
在《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人口与经济》《人口学刊》《地理研究》《经济管理》《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主要研究方向:人口地理、人口经济与空间人口、空间计量,着重于空间视角下人口学、经济学与区域发展相关议题研究。
目录
第1章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1
1.1研究背景1
1.1.1中国“三农”问题的突出背景2
1.1.2农村留守人口特殊群体问题的突出背景3
1.1.3四川省城镇化水平滞后、质量不高的事实3
1.1.4统筹城乡发展为农村发展带来新契机4
1.2研究意义5
1.2.1解决农村人口问题关乎能否承担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历史重任5
1.2.2解决农村人口问题关乎能否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6
1.2.3解决农村留守人口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6
1.2.4解决新型城镇化后人口与新农村建设内在的机制问题7
参考文献8
第2章四川省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现状9
2.1四川省农业发展现状9
2.1.1优越的自然条件与传统农业的发展9
2.1.2农业专业化不足,未形成分工合理的农业生产体系11
2.1.3农业投入增长缓慢,农业机械化水平低11
2.1.4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匮乏12
2.2四川省农村建设现状14
2.2.1农村的人口结构现状15
2.2.2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17
2.2.3农村的收入和支出情况20
2.2.4新农村建设的进展与现状24
参考文献28
第3章四川省农村人口发展现状29
3.1四川省农村人口总体概况调查29
3.1.1四川省农村农民居住方式29
3.1.2农村人口基本情况31
3.2四川省农村外出劳动力(农民工)现状调查32
3.2.1农民工的概念32
3.2.2农民工的特征34
3.2.3四川省农民工的形成、发展与规模34
3.2.4四川省农民工结构分析37
3.3四川省农村留守人口生存现状分析39
3.3.1四川省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现状40
3.3.2四川省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42
3.3.3四川省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和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44
参考文献46
第4章四川省农村人口生活、生产和发展问题48
4.1四川省农村留守人口存在的问题48
4.1.1四川省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48
4.1.2四川省农村留守妇女存在的问题51
4.1.3四川省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54
4.2四川省农村土地撂荒问题57
4.2.1撂荒、土地撂荒的概念57
4.2.2四川省农村土地撂荒现象及原因分析58
4.2.3土地撂荒造成的影响59
4.3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60
4.3.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60
4.3.2四川省农村人口现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61
4.4四川省农村存在的社会问题62
参考文献64
第5章四川省农村人口现状引发的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矛盾66
5.1农村优质生产要素外流与农村生产要素匮乏66
5.1.1农民工进城对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66
5.1.2农村留守的弱势人群难以担当新农村建设的重任68
5.1.3城市扩张对四川省农村土地资源的占用70
5.2现代农业发展与土地撂荒、耕地侵占71
5.2.1现代农业的内涵和意义71
5.2.2四川省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型农民缺失72
5.2.3四川省现代农业发展与耕地撂荒问题、土地流转制度缺失72
5.3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动与新农村建设的滞后73
5.3.1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提出73
5.3.2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74
5.3.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75
5.3.4新农村建设在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动时相对滞后75
5.4幸福家庭的构建与农村劳动力、劳动者、劳动者家庭的“三分离”76
5.4.1四川省农村劳动力、劳动者、劳动者家庭的“三分离”现状76
5.4.2农村劳动“三分离”现状对幸福家庭及和谐社会构建造成障碍77
参考文献77
第6章中国城乡分割与城乡矛盾的福利经济学分析79
6.1福利经济学与中国城乡非均衡发展80
6.1.1福利分析工具与帕累托最优80
6.1.2城乡差距:从初始禀赋的非均衡到帕累托改进路径的偏差81
6.2中国城乡一体化的理解偏误与实践危机83
6.3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人口转移的不完全性及其博弈分析84
6.3.1农村人口转移的不完全性84
6.3.2农村人口转移不完全性的博弈分析85
6.4总结与讨论86
参考文献87
第7章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人口发展机制89
7.1当前中国(四川省)农村人口问题的基本特征89
7.1.1城乡二元结构与农村家庭人口群体分化89
7.1.2农村优势人口的“劳动三分离”90
7.2农村人口与城镇、农村发展的内在机制90
7.2.1农村城镇单向流动的传统城镇化发展机制90
7.2.2农村优势人口单向驱动城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91
7.3农村弱势人口艰难驱动新农村发展机制92
7.3.1农村优势人口剩余量严重不足93
7.3.2农村弱势人口艰难驱动新农村建设93
7.3.3现代农业发展的劳动力已经女性化和老龄化93
7.4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双向互动机制94
7.4.1“三化”互动,实现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共同发展94
7.4.2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95
7.4.3高校毕业生支持新农村建设96
7.5总结与讨论96
参考文献97
第8章四川省农村及农村人口发展典型模式探索98
8.1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区农村(人口)发展模式——平原模式98
8.1.1城乡空间统筹,近郊区、远郊区、偏远地区城乡市场无缝融合模式99
8.1.2案例分析:成都市青白江区城乡统筹引领下的农村人口发展模式99
8.2新型城镇化积极稳妥推进地区农村(人口)发展模式——丘陵低山模式106
8.2.1劳动力、劳动者、劳动者家庭“三统一”下的农民工家庭市民化模式106
8.2.2公平劳动力价格的农村人口发展106
8.2.3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下城乡(人口)共荣发展107
8.2.4案例分析:南充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引领下的农村人口发展模式107
8.2.5案例分析:巴中市恩阳区农业“产村相融,精准扶贫”的发展模式111
8.3新型城镇化一般推进地区农村(人口)发展模式——高原山地模式115
8.3.1新农村建设“拉力”下的人口红利再分配模式115
8.3.2惠及农村留守人口利益的专项工程模式115
8.3.3“弱势群体”人力资源开发模式116
8.3.4案例分析:广元市青川县山区农业生态有机发展模式117
参考文献120
第9章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问题的几点政策举措121
9.1建立多元化劳动力转移模式,实现城乡、区域劳动力均衡121
9.1.1城乡劳动力均衡转移121
9.1.2区域劳动力均衡转移122
9.2积极推进农村人口家庭城镇化和家庭人口转移123
9.3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实现劳动力就业、创业方式的农村转向124
9.4完善土地制度、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125
9.4.1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土地利益的权益保障125
9.4.2现代农业的发展及要素保障125
9.5实施惠及农村留守人群利益的工程126
9.5.1建设公平的城乡教育体系126
9.5.2建设完善的养老体系127
9.5.3建设合理的医疗保险体系128
9.6构建维护农村留守人群权益的网络129
9.6.1构建社会援助网络130
9.6.2构建治安防范网络130
9.6.3构建矛盾调解网络131
参考文献132
附录133
索引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