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七章构成,第二部分由十二篇经典研究文章组成。本书内容涉及翻译理论研究、语境与翻译、风格与翻译、惯用语与翻译、词语与翻译、术语与翻译、杂谈琐义等方面,适用于翻译工作者、任课教师、翻译学习者,对翻译专业研究生、本科生亦具有前瞻性指导意义。
前言
本书是把语言与翻译相结合,既讨论语言又讨论翻译,特别是依附于语言下的翻译理论研究。本书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方面:关联与译文文本构建,翻译中“信”的动态理解,形象思维与神似论等的讨论;语境与翻译,语境是翻译中语义获取的根本;风格与翻译,风格对文学翻译而言是绝对不可小觑的,风格翻译的基础在于语言,传神翻译因其而成,其对文学翻译的影响与重要性已扩展到其他领域的语言翻译,只有译者对语言做出深层理解才能译出原文的风格;惯用语与翻译,多数语言表达是约定俗成的,这决定了其喻义或引申意义不可仅凭字面就能一锤定音,这其中还有文化差异的作用与影响,必须了解、记忆及区分
;词句与翻译,作为英汉语研究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词是词组与句子构建的基础,其出现在语言中的连珠妙语备受人青睐;
术语与翻译,让行业翻译的特征不断显现,如杂谈琐义,杂谈琐义让语法与翻译好好地相拥了一回,把过去不那么被人热衷的诗歌翻译的讨论重新拾起,把联想法运用于语言中的词汇教□,□用者可喜地获得湖南省社科成果奖,该项成果曾在相关大学得到推广,广为师生关注;多元系统下的歇后语翻译研究,即为把歇后语的研究引向科学研究的开端;语言与语言应用,无疑激活了沉默中的语言;培养人才不是一次性、一帆到岸的举动,因为妨碍它的因素至少有三种,克服了它们就宛如拨云见日;感叹句、插入语实际应用中少不了,感叹句让感人的话不断打动你那个“心爱的人”,任何不清容我再述其衷。
总之,该书无论从何种程度上讲,对学习者、研究工作者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若说该书适合他们来读、来看,一点也不假,也毫不夸张。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因它而获益,因它而进步。
李延林,湖南益阳人,1960年8月生。研究生学历、学科带头人。中南大学教授、翻译理论与实践及翻译专业硕士生导师、应用语言学所副所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译协专家会员、湖南科技译协副理事长、湖南文史博览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员、省部级各类人文社科课题与教育或教育规划课题等评审或评委、省校高级职称评委、省部级硕博论文抽检专家,主持和参与数十项国家、省校级课题,曾任多所院校学科指导、学科带头人或客座或□□教授,发表论文(含合作)□00多篇,出版专著(含合作)30多种。
钟佳,湖南长沙人,1984年11月生。中南大学人事处干部、讲师。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毕业,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及高等教育(英语教育),参与省级课题□项,发表专业论文□篇,参与撰写本专业专著□部。
刘亚梅,湖南新邵人,1981年5月生。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湖南信息学院讲师、助理翻译、A类课教师,发表专业论文5篇,主持校级重点课题1项,参与省级校级课题5项,参与撰写本专业教材或专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