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提升我国金融扶贫绩效水平的机制与路径研究: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定 价:58 元
- 作者:柳晓明 著
- 出版时间:2020/9/1
- ISBN:9787542670236
- 出 版 社:上海三联书店
- 中图法分类:F832.3
- 页码:163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存在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农户诚信意识较为薄弱等问题,只有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处理好扶贫各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金融机构参与扶贫事业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建立起有序、完备、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扶贫体系,才能充分发挥金融在扶贫事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金融扶贫的绩效水平。
贫困是一个相对的、发展的概念。实现精准扶贫预期目标之后,尽管绝对贫困现象不复存在,相对贫困还将长期存在。因此扶贫脱贫需要完善运行机制,充分满足低收人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要通过金融扶贫,不断增强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能力,推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提升我国金融扶贫绩效水平的机制与路径研究: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而研究成果,对引用部分在参考文献中一一列出并尽量在文中予以注明。
作为世界范围内突出的经济与社会问题之一,贫困及其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难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贫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表现形式不完全相同。其中,没有外在扶持的情况下难以维持基本生活需求是贫困人口的共性,贫困人群的生活水平也远远低于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正常标准。这部分人群的生活状况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收入分配公平程度以及国民整体生活水平。因此,贫困问题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如何有效解决贫困问题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同时,消除贫困也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2000年召开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世界各国领导人就消除贫穷、饥饿、疾病、文盲以及遏制环境恶化等方面达成一致,并形成一套有时限的目标和指标体系。其中,消灭极端贫困和饥饿作为千年发展的首要目标被写入《联合国千年宣言》。
在减贫的实践过程中,世界各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探索出许多有益的行之有效的扶贫模式。学者也在扶贫领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为表彰在减轻全球贫困研究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以及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阿比吉特·巴纳吉(Abhijit Banerjee)、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和迈克尔·克雷默(Michael Kremer)三位学者共同获得了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官网新闻稿指出,“今年的获奖者进行的研究大大提高了对抗全球贫困的能力”。这也使得对扶贫进程的研究进一步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福利的改善,为国际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针对贫困人口规模大、地区分布广泛、致贫原因错综复杂等难题,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积极开展扶贫工作,探索社会主义制度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之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政府和人民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之路,推动扶贫进程不断深入,扶贫工作取得巨大成就。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得到明显改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精准扶贫战略,从传统扶贫方式的“大水漫灌”转变为“精确滴灌”,有效解决贫困人口模糊不清、扶贫对象定位不准、扶贫资金发放随意性较大等问题,提升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绩效水平。同时,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全国范围内农村贫困人口显著减少,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贫困地区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贫困人口的获得感显著增强。现有标准下的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降至2018年底的1660万,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至1.7%,成为同期世界范围内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
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政府把加快发展作为促进减贫的根本措施,将改善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贫困人口生活水平作为扶贫开发的基本目标,把增强扶贫对象和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作为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目标。同时,在人员安排、组织领导等方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扶贫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经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届时,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历史上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精准扶贫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前提。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重大命题。党的十九大深化了对这一命题的认识,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基本精神内核的坚持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要求。
当前,我国己迈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扶贫工作也进入脱贫攻坚的冲关阶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准确把握了精准扶贫的精神和价值依托,阐述了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人民获得感、人民主体性、人民共享,回答了精准扶贫的根本目的、根本动力和根本价值等方面的问题。这其中,金融扶贫作为农村扶贫开发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助贫困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脱贫致富等方面有着其他扶贫方式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金有效供给是扶贫开发的核心要素、有效手段和重要杠杆。研究表明,金融扶贫机制可通过储蓄、信贷等直接渠道和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等间接方式来实现,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在扶贫开发战略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脱贫攻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进一步优化金融扶贫体系成为提升扶贫绩效水平的重要途径。金融扶贫的核心不仅在于如何让贫困人口获得有效的金融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增强其生产经营能力。引导和帮助贫困人口将金融资源运用到生产性活动中,真正具备自我“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金融扶贫力度进一步加大,基本建立较为完整的金融扶贫体系,对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以及提升贫困人口收入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扶贫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充分发挥涉农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利用信贷、保险等金融手段为贫困人口提供其所需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贫困地区的产业扶贫、异地扶贫、旅游扶贫等扶贫方式提供一定的要素资源。同时,创新运用信贷政策工具,引导金融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全方位、多渠道对接贫困地区金融服务需求,促进扶贫工作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状况。
金融扶贫的立足点是要确保贫困人口享受基本金融服务的权利,金融扶贫体系的建立旨在保障贫困人口能够获得公平的金融服务的权利。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保障贫困人口能够依法获得金融服务的权利,提高扶贫对象自身发展能力,农村金融市场更加活跃,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经济的差距缩小。
金融扶贫的内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理解。广义上,金融扶贫指金融系统所开展的与扶贫开发相关的各种行为措施。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以当地资源为依托,在市场需求和供给之间寻找最有利的契合点,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从根本上转变单纯依托政府主导扶贫的“输血式”救济、“授人以鱼”式的一次性救济,从而调动全社会众多力量,整合各方资源,达到经济持续“造血”并且不断累积的效果。
狭义层面,金融扶贫主要是指通过各种金融工具的运用,满足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的信贷需求,支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这些金融措施的实施有利于充分发挥金融杠杆的作用,提升贫困人口收入水平,使其自身能够尽早脱贫致富,进而实现贫困地区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的彻底改善。
就参与扶贫进程的金融工具而言,金融扶贫中的现有各类产品在解决信息与成本问题以及推进参与主体持续经营上各具优势。金融扶贫在广泛运用小额信贷等传统手段的基础上,还借助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带来的发展契机,在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依靠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和市场机制积极利用以移动运营商为主导的手机银行、农业供应链金融等各种金融创新工具。一方面各级政府需要加大贫困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同时政府应与金融部门紧密合作,帮助其降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提高金融机构参与扶贫进程的积极性。
在此基础上,根据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实现状况、参与脱贫攻坚项目等状况,完善市场主体参与扶贫的制度化服务,构建资源共享、金融支持和信息化建设平台。通过政府引导,优化扶贫资源配置,让政策流向市场竞争能力强、带动效果好的市场主体,组织实施产业扶贫项目。金融机构根据帮扶对象的资源条件、致贫原因、贫困程度,并结合自身发展目标及市场定位,选准选好产业扶贫项目。在做好扶贫政策宣传的基础上,提升市场主体在参与产业扶贫过程中的服务协调工作,真正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需要什么”“缺什么”与金融机构“有什么”“能给什么”充分对接,选择最合适的产业项目和最恰当的市场主体,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增收脱贫。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存在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农户诚信意识较为薄弱等问题,只有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处理好扶贫各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金融机构参与扶贫事业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建立起有序、完备、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扶贫体系,才能充分发挥金融在扶贫事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金融扶贫的绩效水平。
贫困是一个相对的、发展的概念。实现精准扶贫预期目标之后,尽管绝对贫困现象不复存在,相对贫困还将长期存在。因此扶贫脱贫需要完善运行机制,充分满足低收人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要通过金融扶贫,不断增强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能力,推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而研究成果,对引用部分在参考文献中一一列出并尽量在文中予以注明。但可能会有所遗漏,敬请谅解。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有待在今后的深入研究中进一步改进和提升。
柳晓明,男,安徽巢湖人,201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淮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高校管理大数据研究中心高等教育财政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宏观经济、教育经济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国家课题5项,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获科研奖励7项。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评述
(一)金融扶贫研究现状
(二)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想的研究现状
(三)文献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分析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研究方法
四、主要内容
五、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金融扶贫的理论基础与国外主要实践
一、金融扶贫的理论基础
(一)金融排斥理论
(二)普惠金融理论
(三)农村金融与不完全市场理论
(四)多维贫困理论
(五)共同富裕理论
二、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的作用机制
(一)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的直接机制
(二)金融作用于贫困减缓过程的间接机制
三、国外金融扶贫的主要实践及启示
(一)国外金融扶贫的主要模式
(二)对我国金融扶贫实践的启示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扶贫演化历程与发展现状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扶贫的演化历程
(一)1979-1985年:扶贫开发引入信贷政策
(二)1986-1993年:金融扶贫工作的启动期
(三)1994-2012年:金融扶贫的探索与发展期
(四)2013年以来:金融扶贫模式的创新与深化
二、我国在金融扶贫领域实施的主要政策及成效
(一)不断提升涉农金融服务的层次与水平
(二)通过多元化金融工具增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三)通过优化金融扶贫体系不断扩大覆盖面
三、我国金融扶贫实践中采用的主要模式与案例
(一)我国金融扶贫的主要方式
(二)金融扶贫的主要模式
四、目前我国金融扶贫领域仍然存在的主要不足
(一)金融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薄弱
(二)面向贫困人口的金融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三)贫困人口金融意识薄弱,自主参与度不高
(四)不同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机制
……
第四章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及对金融扶贫的内在要求
第五章 新时期优化金融扶贫运行机制的主要方式
第六章 实现金融扶贫与其他扶贫方式的良性互动
第七章 新时期提升金融扶贫绩效水平的路径选择
第八章 经济新常态下安徽省金融扶贫主要举措和路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