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作为我国亮丽的国家名片,已为大家所熟知。但大多数人不知道重载铁路是什么,也不了解重载铁路运输,更不了解目前前沿的重载铁路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 本书通过讲述重载铁路发展历史、未来趋势以及相关技术的奥妙,引导读者认识重载铁路,关注重载铁路。本书包括六个部分:一是追本溯源,讲述重载铁路的历史和定义;二是各有千秋,讲述国内外重载铁路的发展历程;三是多拉快跑,介绍重载铁路的基础设施和重要设备,为读者系统地科普重载铁路知识;四是陆地奇迹,讲述重载铁路如何装卸货物并有条不紊的运行;五是百般呵护,讲述确保重载铁路安全运行的检测维修设备;六是砥砺前行,讲述重载铁路未来发展方向,激发读者的想象和对未来重载铁路的期待与关注。
火车是现代社会重要的运输工具,而铁路的发展是火车运输的基础。世界上公认的条商业铁路是斯托克顿达林顿铁路,于1825年9月27日在英国通车。铁路的出现,迎合了工业革命的时代要求,改变了交通运输的落后面貌,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几乎垄断了陆地运输。1825年至20世纪20年代末,英国铁路肩负着推动工业革命和工业现代化的重要使命,直接推动了采煤、冶铁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降低了运费,保证了各种物资和商品的畅通,从而保证了工业革命的顺利进行。美国条铁路从1830年开始运营,此后以平均每5年翻一番的速度发展。到1916年,美国铁路路网里程达到历史峰,总里程近41万km。法国于1826年9月,开始修建圣艾蒂安安泰基矿山铁路,该线长约21 km,于1828年10月投入使用。到1870年,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7400 km。1938年法国铁路网达到历史峰,铁路营业里程为42 700公里。德国于1835年开通条铁路后,随着俾斯麦1871年建立了强大的德意志帝国,德国进入铁路建设高潮期。从1870~1917年德国在47年间共建设铁路4.3万多km,于1917年达到6.2万多公里的历史值。
19世纪末,在铁路运输发展的同时,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公路运输悄然兴起。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作的飞机试飞成功,标志着世界航空运输业的诞生。1919年英国率先开辟了伦敦至巴黎空中航线,此后,欧美及世界其它地区的空中航线相继开通。石油工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管道运输崭露头角。由于汽车、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迅速发展,与铁路竞争日趋激烈,再加上多数国家铁路经营管理不善,导致铁路网规模缩减。20世纪30至80年代,全球范围内的铁路发展逐渐步入低谷,铁路运输的市场份额随之下降,铁路在西方国家几乎一度陷入了夕阳产业的境地。英国先是受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世界贸易滑坡,传统工业产量缩减,利润下降,铁路经济效益也受到了影响,铁路建设放慢,还拆除或封闭了不盈利线路。20 世纪50 年代以后,英国铁路逐渐失去了在运输业的垄断地位,公路、水路运输快速发展,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新的运输方式涌现。1963 年英国对铁路营业里程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关闭了许多亏损线路。美国在1920~1978 年工业化成熟期及后工业化时期,随着产品结构由生产资料为主向消费资料为主的转变,以汽车为代表的消费产品以及公路、航空运输业得到飞速发展。同时,由于政府加大了对公路和航空的投入,并长期对铁路实行严格监管,铁路竞争环境日益恶化,相关建设几乎停滞,大量重复修建的线路被拆除或封闭,路网规模不断缩减。到1980 年,铁路总里程约28.8 万km。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复苏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经济发达国家铁路进入内燃化和电气化时代。内燃、电力机车比蒸汽机车性能优越、操纵便捷、更易于采用。通过多机牵引方式可以获得更大的牵引总功率,从而牵引更多的车辆,大幅度增加列车重量,扩大运输能力,加快货物运输,减少运营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益。与此同时,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土地、能源、环境等资源的有限性日益显现,发达国家运输系统的形成,同传统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观下的经济增长一样,是以巨量资源消耗、严重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发达国家以消耗石油资源为主要特征的运输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凸现。铁路重新得到各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各国开始重新认识铁路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铁路发展再次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呈现复苏趋势,铁路货物运输也开始向重载化发展。1958 年,美国南太平洋铁路公司开行的世界首列重载单元列车由85 辆载重90.7 t 的矿石车组成,总重为11 700 t,载重为7 600 t,因此,以开行长大列车为主要手段的重载运输应时之需,应运而生。近年来,新材料、新工艺、电力电子、计算机控制和信息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在铁路上的广泛应用,铁路重载运输技术及装备水平又有了很大提高,极大地促进了重载运输的发展,在巩固铁路市场份额和争夺新市场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领略重载铁路的非凡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