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自觉:乡村文化的变迁与重构
定 价:98 元
本书将乡村道德作为乡村文化的核心,采取道德社会学的研究进路,对乡村社会的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进行全面考察,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和资料分析,聚焦乡村文化变迁中的道德自觉,呈现了家庭义务、共同体义务与集体义务的非均衡变迁。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城市化是影响乡村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城市化影响乡村文化变迁的途径包括劳动力商品化和日常消费商品化;二是发现了单向度的家本位文化,家本位文化表现出了超稳定性,其局限性是无法发育出公共性和主体性;三是提出了道德自觉的核心概念,乡村文化是义务本位的文化,构成了乡村文化重构的道德基础;四是提出了以乡村德治为核心的乡村文化建设整体方案,以文化建设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这是一本关于乡村文化的书稿。
申端锋,1980年生于山东曹县。先后于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获得管理学学士、法学硕士与法学博士学位,现为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太行学者,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副主编。长期从事乡村治理与乡村建设研究。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社科基金10余项,出版专著《景溪村》及论文若干,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0余篇,担任多家核心期刊的审稿人和组稿人。
一、 导论 /
(一) 乡村文化研究评述 /
(二) 乡村文化研究的进路 /
(三) 田野调查与资料分析 /
(四) 本书的结构安排 /
二、 城市化与乡村文化变迁 /
(一) 劳动力商品化与乡村文化 /
(二) 消费主义与乡村文化 /
(三) 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 /
三、 青年农民的城市梦与家庭义务 /
(一) 青年农民的梦想 /
(二) 青年农民的劳动力商品化 /
(三) 没有城市化的劳动力商品化 /
(四) 青年农民的婚姻恋爱 /
(五) 成家: 青年农民的家庭义务 /
四、 中年农民与家庭义务 /
(一) 中年农民务工与家庭再生产 /
(二) 中年农民务农与家庭再生产 /
(三) 中年留守妇女的情感与义务 /
(四) 子女教育与家庭义务 /
(五) 家庭再生产与家庭义务 /
(六) 家庭再生产与家本位文化的稳定性 /
五、 老人自立与代际义务 /
(一) 老人农业与低成本生活 /
(二) 老人自立与代际关系 /
(三) 老人带孙子与代际义务 /
(四) 老人自立与社会保障 /
(五) 老人创造价值 /
六、 人情与共同体义务 /
(一) 共同体人情 /
(二) 人情与共同体建构 /
(三) 人情关系中的共同体义务 /
(四) 人情管理: 通过人情的纠纷解决 /
(五) 人情中断: 共同体的脆弱性 /
(六) 大和小不和: 共同体的弱整合 /
(七) 私人义务维系的共同体 /
七、 集体经济与公共生活 /
(一) 从集体经济到三元经济 /
(二) 小户退出经济作物种植 /
(三) 没有参与的发展项目 /
(四) 政府主导的乡村发展困境 /
(五) 重新集体化的需求与悖论 /
(六) 集体经济与公共生活 /
八、 社会治理与集体义务 /
(一) 社会管制弱化 /
(二) 从维稳式管制到回应性管制 /
(三) 资源下乡与回应性管制 /
(四) 社会治理创新: 从行政任务到集体义务 /
(五) 集体义务与乡村德治 /
九、 村民自治与公共参与 /
(一) 村庄治理的行政化 /
(二) 村庄治理的私人化 /
(三) 村民自治中的村民参与 /
(四) 以文化建设促进村民参与 /
十、 高成本生活与生存伦理 /
(一) 高成本生活 /
(二) 低成本生活 /
(三) 务工与生存伦理 /
(四) 务农与生存伦理 /
(五) 劳动与生存伦理 /
(六) 生存伦理的异化 /
(七) 家本位的生存理性 /
十一、 代际传承与家本位文化 /
(一) 代际分化中有传承 /
(二) 价值链与家庭圆满 /
(三) 家本位文化 /
(四) 单向度的家本位文化 /
十二、 结论 /
(一) 单向度家本位与公共文化建设 /
(二) 道德义务与公共文化建设 /
(三) 集体义务与公共治理 /
(四) 精神家园: 乡村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 /
(五) 乡村德治: 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方案 /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