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蔚东(著名编剧、诗人,曾出任浙江广电集团总编辑,浙江省文联副主席,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浙江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诗歌杂志《诗江南》创刊人及主编)给予本书以鼓励。当时作者作为他招的年轻编导,所在的栏目组《中国梦想秀》是程蔚东非常重视和关心的节目。他说,中国梦想秀,秀中国梦想。这档帮助普通人圆梦的节目也是一档收视与口碑双优秀的节目。如这本诗集一样,都充满了浓浓的人文情怀。
本书的诗歌拒绝故作高深,拒绝故弄虚玄;作者期望用绮丽旖旎的诗句来让绝大部分普通人都能感受现代诗歌的唯美意境。作者认为当代诗歌绝不能是散文的回车键分行之作。现代诗歌要么有共鸣性极强的扎心之句,要么有如梦如幻的古典意境,如无这二者,跟散文有何区别。让诗歌回归生活,回归大众,是作者诗歌创作之期许。
序言
诗以言志,歌以咏怀
写在《候鸟逐巢》出版之际
近日拿到一本广电行业的年轻人所创作的诗集初稿《候鸟逐巢》,读来质朴可爱,满是意韵凝聚的气息。作者的诗风并未过多受到西方诗歌理念或者先锋诗歌创作观念的浸染,而是程度地呈现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和美学理念,实在难能可贵。
每个时代的诗歌创作都是有其主流风格和主导流派的。而这些主导流派往往会对同时代的创作者产生巨大的虹吸效应。没有自己的创作理念或者理念不明确的作者很容易被不适合自己的流派带着跑而不自知。我一直以为,思辨程度不够深或者创作理念不够清晰者很容易不识庐山真面目,反而乐此不疲地醉心于只缘身在此山中。1980年以后,朦胧诗派曾经占据了中国诗坛的主流。当时几乎所有的年轻的创作者都在模仿舒婷、北岛等人。在那个时候,很多年轻的创作者已经不再是为了抒发个人情感和志向而创作诗歌了,而是为了更接近某种创作风格而进行写作。他们所描写的世界不是自己眼中的世界、心中的情感,而是朦胧派诗歌大佬们眼中的世界和情感。在这种创作风气下创作出来的诗歌有点类似于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八股文,强调所谓代圣贤立言,写舒婷,写顾城,写北岛,就是不写自己。我在那时候也一度想使自己的诗一个劲地去朦胧,却常常朦胧成了迷茫。为此,1985年我在《文汇报》发表了《别了,舒婷北岛》,这篇文章就是呼吁诗歌创作者要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的情感,写自己体悟到了的精神风貌。我说我们是不是不要总是放飞舒婷北岛手中的鸟,我们可以自己去眺望世界;不必执着于为某种主流诗风立传立言,我们可以自己去开创一代诗风。
我为后来出现的城市诗群以及生活流等诗歌意象也曾经撰文予以充分肯定。可能由于这篇文章当年在文坛引起的震动过大,以至于现在仍有很多研究诗歌发展的学术文章,还在把这篇文章作为当代诗歌发展史中重要的文献资料进行佐引和讨论。学术讨论是一回事,而创作实践又是另一回事。如果不弄清楚我们为什么创作诗歌的话,真的会迷失在同时代的诗歌创作洪流中。《尚书·舜典》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咏,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了,诗歌和音乐是用来表达日常言语无法触及的情感深度和精神高度的。而诗人所要做的艺术处理就是八音克谐,即用高度和谐和通感的手法来给读者传递情感,并使其产生共鸣。这种传递需要恰到好处,过于接近生活则会丧失艺术美感,过于远离生活则会丧失情感共鸣。这是创作者的艺术手法悖论,同时也是艺术作品中雅俗之争的悖论。而艺术工作者就是在这种创作悖论中抒发情感和传递艺术价值的。如果做得好可以得到情感抒发和读者认可双重收获,而一旦掌握不好就有可能变得无病呻吟或者曲高和寡。
基于上述艺术创作理念,再来回看这本诗集。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在艺术表达和情感抒发两个方面作者有一种微妙的自我平衡存在。虽然在写作的艺术手法上作者还有待臻于成熟,但是在情感抒发上却做到了情感真挚和情绪饱满。能在诗歌的情感表达上做到这一点,那在创作手法和艺术价值层面就是作者美学追求的自我选择了。比如作者在创作理念上受古代诗人白居易和当代诗人汪国真的影响较多,喜欢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一些生活中的感触,这样的手法有利于情感的直观表达,但对诗歌的回味度却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有的时候也会为了诗歌的语言押韵,而牺牲诗歌情感表达的程度,但这并不能硬算为缺点,应是出于作者个人的艺术风格而表现的审美感觉。选择一种艺术手法,就要承担这种艺术手法所具有的优缺点。而作者这种创作手法所带来的优点就是诗歌的画面性。作者非常善于用富有节奏性的表达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幅清晰的画面,让读者可以在短时间内进入画面里的浓郁情感中。比如说这本书里的一首短诗《远方》:
远方,住着一棵树
听风,听雨
远方,住着一片云
看天,看地
远方,住着一匹马
驮米,驮柴
远方,住着一座房子
等你不来
寥寥数语,几个简单的意象组合就勾勒出了一幅简笔画,把作者心目中对于远方美好向往的画面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再比如诗集中一首长诗《天上的云那么多》中的几句:
天上的云那么多
哪个是我爱你的那一朵
是被风放牧的羊群
还是被阳光雕琢的爱心
是被白雪覆盖的高山
还是被柳絮簇拥的纱幔
天上的云那么多
哪个是我想你的那一朵
是被雨揣满的心事
还是被雷声唤醒的日子
是被月光投射的颜色
还是被星光点缀的花朵……
这首诗中羊群、高山、柳絮、纱幔、雨云、月色、星光、花朵等意象如果单独拿出来用都是非常普通的意象,但是经过作者的重新组合后就成了画面感非常强的新意象组合。
谈完了作者创作的艺术手法,我们再来说说这本书的题材。就题材而言,这本书里的很多诗作都充满了浓浓的乡愁。尤其是本书辑《候鸟逐巢》中的绝大多数诗篇是这类题材。像《种子》开头所描述的那样:你被移植过吗/那种从故乡的土里被挖出来的创伤/很多年都无法愈合……从一开头就给人强烈的情感震撼。其他诸如《秋上还乡》《在城市间流浪》《北方月》等诗篇都通过简单地意象勾勒传递了浓浓的乡愁。与普通乡愁不同的是,作者并未把乡愁的概念局限于个人情感,而是扩展到了诸如农民工等底层群体。比如作者的组诗《候鸟逐巢》就通过在城市建筑工地上发生的一系列镜像故事,表达了民工群体的思乡之情。其他诸如《绿皮火车开往家的方向》《春节,月光下的村庄睡着》等诗篇也都充满了对底层人民的人文关怀。我相信这与作者的人生际遇有关,也与当代国人的群体境遇有关,共情也就由此及彼如波澜般荡漾开来。
后我们由书及人,聊聊我所了解的本书的作者。作者是我在任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总编辑时招进浙江卫视的年轻编导。当时由于公务繁忙,我与作者并无交集,即使有也只是在群体场合有数面之缘。当时作者所在的栏目组《中国梦想秀》是我非常重视和关心的节目。中国梦想秀,秀中国梦想。这档帮助普通人圆梦的节目也是一档收视与口碑双优秀的节目。如作者的这本诗集一样,《中国梦想秀》也充满了浓浓的人文关怀。这档节目编导每天接触的节目嘉宾都是普通但却具有感人梦想的中国普通大众,在感动观众之前往往先被感动的就是编导自己。正因为作者是《中国梦想秀》栏目的编导,对书中所充满的人文关怀我也不觉奇怪了。相比这本诗集里的艺术创作能力的高低,我其实更看重的是作者抒发情感的真挚度和情绪浓烈度。正如古人所言诗言志,歌永言,只要写的是自己内心深处的诗歌,一定可以感动自己和属于它的读者。作者的诗艺也会在属于自己的执着地开创一代诗风的路上得到锤炼,作者也一定可以在攀登过程中去收获眺望远方及常常地勾起的几多乡愁。我相信,作者是幸福的。
程蔚东
2023年春节前夕于西溪湿地
(程蔚东,著名编剧、诗人,曾出任浙江广电集团总编辑,浙江省文联副主席,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浙江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诗歌杂志《诗江南》创刊人及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