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关于现当代诗学教育的文集,也是一本以“生活”为视角的诗学论文集,其宗旨在于尝试提出一种新的诗教模式——生活诗教。生活诗教是一种以诗为媒介来教人如何诗意生活的诗教,在诗歌观念上认同诗是一种向善的生活方式,在诗歌批评实践中坚持阿诺德所谓“生活的批评”。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
在古代社会的功能极为强
大,《诗大序》说诗可以
“正得失,动天地,感鬼
神”,在政教体系中发挥
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
古代贵族自孩提时代就开
始接受诗歌教育。
宋代叶适在《黄文叔
诗说序》中说:“自文字
以来,诗**立教。”先
秦两汉时期,诗学教育主
要围绕《诗经》展开,尽
管周代的太学中春秋教以
《礼》《乐》,冬夏教以
《诗》《书》,不过只有
“诗教”最为通行。“诗教”
一词最早见于《礼记·经
解》:“孔子日:入其国
,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
温柔敦厚,《诗》教也。
”此语是否为孔子所说虽
然存疑,但孔子重视以《
诗经》为中心的教育却是
不争的事实。孔子的“诗
教”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
面:一是性情教育,所谓
“《诗》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是也
;二是伦理教育,所谓“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是
也;三是知识教育,所谓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是
也。(《论语·阳货》)
孔子以《诗》为教材对当
时的贵族子弟进行全面的
教育,并扩大到平民阶层
,以便为他们将来的进一
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孔子说《诗经》的主
旨“一言以蔽之,曰思无
邪”(《论语·为政》),
汉儒从政教层面加以阐发
,诗教重在培养“温柔敦
厚”的性情,有此性情,
方能“主文而谲谏,言之
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不仅能够保全自身,还
能有效地实现讽谏的意图
。以“温柔敦厚”的诗作教
化人,培养读诗者“温柔
敦厚”的性情,如此,诗
歌就能实现“经夫妇,成
孝敬,厚人伦,美教化,
移风俗”(《毛诗序》)
的功用,社会经由文治走
向太平。
后世诗歌创作逐渐兴
盛,面对种种感荡心灵的
自然风景和社会事件,“
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
歌何以骋其情”(钟嵘《
诗品序》),作诗成为士
人风雅的标志;唐宋科举
考试诗赋,诗歌是入仕的
敲门砖。在这种情况下,
诗学教育愈发变得必要,
内容已不局限于《诗经》
,举凡前人的经典诗作,
都被纳入学习的范围。为
在科考中获隽,诗学教育
从性情教育扩展到艺术教
育、审美教育等方面。
“诗言志”“诗缘情”,言
志抒情是中国诗歌的传统
,古人衡量一首诗成就的
高低,最终落在诗人胸襟
的大小,清代诗论家沈德
潜在《说诗啐语》中说:
“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
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宋代以后,杜甫被推至“
千古诗人之宗”的地位,
正在于其“一饭不忘君”的
品格,尽管他身处艰难困
苦之中,过着朝不保夕的
日子,却时刻关心国家安
危,挂念百姓疾苦。屈原
、陶渊明、李白、苏轼、
陆游等一流的诗人,虽艺
术造诣有异,但高尚的情
怀、爱国的情感与杜甫并
无二致,这也是他们被后
世推崇的重要原因。以这
类诗歌作为教育的载体,
无疑会提升受教育者的道
德情操、精神境界。
古代开展诗学教育的
场合众多,诸如家族、书
院、诗社等,都有诗学教
育的活动。清代自乾隆二
十二年之后恢复乡会试考
试帖诗的制度,诗学教育
更为普及,家塾中有童蒙
诗学教育,学政亦对一省
士子负有诗学教育之责,
士人相聚谈诗是生活的常
态。除了男性,闺阁中女
子也受到熏陶,著名的女
诗人虽只有李清照、朱淑
真等不多的几位,但实际
上明清两代女诗人极多。
历代的诗格、诗话以及诗
学选本等记录了诗学教育
的情景和内容,这类文献
或分析诗歌的艺术技巧,
或谈论创作的本事,终极
目标还是追求对诗和诗人
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读诗
和作诗。在多重诗学教育
之下,受教者诗歌创作、
艺术鉴赏能力不断提高,
并经此完善人格,陶冶情
操。
诗学教育在当下仍有
其必要性。目前,立德树
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
,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
育方针、教育规划纲要的
必然要求。经典诗作以其
感人的力量、美妙的意境
、高超的技巧和精当的用
语,入人最深。众多学者
认识到诗歌是中华民族原
创性智慧的结晶,诗学教
育是一项弘扬与培育民族
精神的战略措施。当代中
小学、大学课堂均注重诗
歌教学,培养学生诗词的
审美感受能力和艺术鉴赏
能力,并力求在耳濡目染
中实现理想情操的升华。
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
的需要,安徽师范大学中
国诗学研究中心策划编纂
了这套诗学教育丛书。本
丛书按专题编选,包括《
(诗经)与诗学教育》《
女性诗学教育》《桐城诗
学教育》《理学诗学教育
》《童蒙诗学教育》《中
学诗学教育》《大学诗学
教育》及《现当代诗学教
育》等八种。丛书每册设
有前言、选文两个部分。
前言由各册的主编撰写,
概括介绍本专题的研究状
况;选文为有代表性的论
文或专著中的章节。为了
保持丛书大致协调,每册
所选篇幅控制在30万字左
右。
相对于诗学教育丰富
的文献资料和丰硕的研究
成果,本丛书所选文章只
是冰山一角,然由此亦可
以见微知著。我们希望这
套丛书的出版,能够进一
步推动中国诗学教育的研
究,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贡献绵薄之力。
因各种原因,截至发
稿时我们未能与本套丛书
的全部著作权人取
第一辑 诗歌理论
我生活着,故我歌唱——中国现代诗歌本质观研究之一
诗歌是一种向善的生活方式
诗歌:在生活与虚构之间
一个“生活”主题的诗歌简史
诗歌:在日常生活中探寻审美向度
未来诗歌:为人们重建生活的有机性
第二辑 诗歌教育与批评
现代汉诗的诗教功能需要重建
中国诗教传统的现代转化及其当代传承
诗歌批评应该是一种生活批评
从“新的抒情”到“普通的生活”:穆旦诗歌写作的理念变迁
诗歌与日常生活——对先锋诗的沉思
论当代日常生活诗歌的求真价值取向
飞翔在“日常生活”和“自己的心情”之间——论王小妮的个人化诗歌创作
第三辑 他山之石
“诗歌是一种生活的批评”——马修·阿诺德的诗歌理论和批评方法
生活即诗,诗即生活——试论普雷维尔的诗歌艺术
以诗歌“改变生活”——博纳富瓦论兰波
诗歌是生活的最高表现形式——布罗茨基与他的诗歌
附:布罗茨基诗选
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
从存在诗学到实体诗学——海德格尔与海子诗学观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