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研究对象是汉魏之际士人德才观的嬗变与曹操的“求贤令”。在汉魏之际这一动荡、混乱的历史背景下,以曹操的“求贤令”为中心,阐明汉魏之际士人德才观嬗变的逻辑,同时表明曹操的“求贤令”是汉魏之际士人德才观嬗变这一历史进程的必然产物,亦是汉魏之际士人德才观嬗变的最强推动力。本书立足于对曹操“求贤令”的文本的分析,以士人阶层中对于德和才的认可度与权重为中心,加之以同时代的哲学家与思想家关于德和才的论述文本,以及关于当时士人阶层道德行为变化的相关文献,论证汉魏之际士人德才观嬗变的历史发展方向,曹操的“求贤令”与德才观嬗变的每一个环节的关系,曹操的“求贤令”在德才观嬗变的每一个环节中的作用,以及对这一嬗变的伦理道德意蕴进行哲学意义上的反思。
樊智宁,男,1992年11月生,福建南平人,现为湖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2015年在黑龙江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2018年在华侨大学获得哲学硕士学位,2022年在同济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中国伦理思想史与中国政治思想史。2017年以来,在《齐鲁学刊》、《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术探索》以及《朱子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文章18篇。
绪论汉魏之际士人德才观嬗变的问题背景1
第一章汉魏之际士人德才观嬗变的思想前提20
第一节党锢之祸与儒家伦理的衰弱20
第二节黄巾起义与佛道伦理的发展30
第三节“矫激”现象与法家思想的复兴38
本章小结48
第二章汉魏之际士人德才观嬗变的历史进程50
第一节唯才是举:德才观嬗变的肇始50
第二节士有偏短:德才观嬗变的深化61
第三节勿拘品行:德才观嬗变的完成71
本章小结86
第三章汉魏之际士人德才观嬗变的伦理意蕴88
第一节德与才概念的阐释88
第二节德与才关系的辨析99
第三节德与才实践的矫正109
本章小结120
第四章汉魏之际士人德才观嬗变的余韵与反思122
第一节任德济勋:汉魏之际士人德才观嬗变与用人政策的导向122
第二节用心正道:汉魏之际士人德才观嬗变与理想人格的养成128
第三节草偃风从:汉魏之际士人德才观嬗变与社会风尚的引领133
结语137
附录经权思想的汉宋之别及其规范性来源139
参考文献161
后记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