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选题作为贾又福亲自执笔的个人传记,由他女儿、弟子贾云娣负责整理、编纂。以时间为线,全面呈现了贾又福先生的成长、求学、创作、教学的过程和造诣,也记录了他生活的点滴,从艺术和生活多角度呈现国画大家的全貌。选题以时间为线,从其从艺生平、文化立场、艺术观念、创作方法、创研心得、教育成就和作品剖析等层面展开,融汇笔记、手札、草
中国成语作为语言的精华、文明的积淀、历史的缩影、智慧的结晶,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作者依托二十四史,对于本纪、世家、列传等以及相关文人笔记、历史小品等凡有涉历史的文字记载作了一番钩沉探奥,在浩如烟海的成语世界里,采撷能代表各个历史时期的成语近千则,以通史的框架,用成语故事的形式,叙述中华远古至清末的悠长历史。为了
《河南藏甲骨集成》(共6卷,整理甲骨约3000片)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重点资助项目和“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该丛书旨在将分藏于河南各地博物馆中尚未面世的甲骨文进行系统整理出版,为古文字的研究提供新的材料,价值极大。丛书的前两卷《开封博物馆卷》《周口关帝庙博物馆卷》分别入选2021年度、2023年度国家出版
本图集是“蜀道文化出版工程”中蜀道文明研究成果的整理成果之一。蜀道是人类筑路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文化的奇迹,是古代最有影响和最繁忙的文化与经济交互传播的道路之一,是跨越西南与西北最活跃、最兴旺的商贸通道,是中原和西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是古蜀人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精神的象征。以金牛道为代表的蜀道延续到今天,已是一条
《隆庆昌平州志》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昌平州志,崔学覆纂修,明隆庆二年(1568年)刊行。崔学履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多次伴驾至昌平视察崔学履。嘉靖四十三年(1564),昌平知州曹光祖请崔学履编修州志。崔学履“考索群集,访求故实,凡切于州者,备载无遗”。四年之后该志完成,由曾参与编修《承天大志》的
本书为“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鸦片战争后,闭关锁国已久的中国在屈辱中重新打开国门。众多外国人出于不同目的来到中国,在中西文明的碰撞和交流中留下来大量日记、纪行、见闻、考察报告。近年来,此类
《吴越春秋》,汉赵晔著,主要记述春秋末期吴越二国之事。前五篇为吴事,起于吴太伯,迄于夫差;后五篇为越事,记越国自无余以至勾践称霸及其后人,注重吴越争霸的史实。该书钞撮古史,编年记事,记载较详,颇可补《国语》《左传》《史记》之不足。此次影印,以国家图书馆藏元大德十年绍兴路儒学刻明修本为底本。
《越绝书》十五卷,汉袁康撰。该书内容以春秋末年至战国初期吴越争霸的历史为主干,上溯夏禹,下迄两汉,旁及诸侯列国,对这一历史时期吴越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历法、语言等多有所涉及,被誉为“地方志鼻祖”。此次影印,以国家图书馆藏张佳胤双柏堂刊本为底本,此书曾为双鉴楼主傅增湘旧藏。
本书所选用档案全部来自江西省档案馆馆藏,主要内容包括江西省政府、江西省动员委员会、江西省慰劳抗战将士委员会、江西省各界民众抗敌后援会等机构关于劳军的组织宣传、捐资捐物、书信慰劳及各界民众抗敌等。所收录档案时间自1938年起至1944年止,共79件9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