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按历史年代分六卷,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陈列”展品为主线,以珍贵文物为主要见证,系统介绍中国从170万年前的远古时期直至清末的悠久历史文化。多角度展示先人们为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付出的艰辛、智慧和时光,以及博大多彩的华夏文明,堪称一部文物视角的中国通史。其出版的宗旨就是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传承,用传承的力
《史地大典》从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四个方向,全面系统地为孩子讲述历史、地理的知识。历史的故事性强,而地理则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死记硬背早已不适合新形势下历史、地理的学习要求,《史地大典》这套书从孩子视角出发,用讲故事、研学记录的方式,将历史、地理知识清晰、生动、有趣地传达给孩子,让孩子接受全方位且
《瓜饭楼外集》共15卷,主要收录冯其庸先生为研究学术问题所搜集的有关历史文物、文献和作实地调查时所拍摄的历史遗迹和史料照片,及冯先生所收藏的珍贵文物、名家翰墨、师友信札、近现代名家篆刻,以及作者几十年创作的书画作品等,是冯先生在文章以外的另一类学术与艺术的综合,有着珍贵的史料价值和认识价值。本书为《瓜饭楼外集》第4卷,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由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共同合作的项目。 米家崖遗址是黄河中游一处重要的古文化遗址,遗址年代从早到晚基本上可划分为两大段时期,一是为半坡文化晚期遗存,二是为客省庄文化遗存。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米家崖遗址及其出土陶器、骨器、石器、玉器及少量的玉器、牙器等,除了陶器之外,骨器的制作
法国伯希和探险队1908年继英国斯坦因之后到达敦煌。伯希和精通汉学典籍,他以每天1000卷的速度彻查了藏经洞文献,按照四项原则(非通行佛教经籍、有年代题记的写本、古籍和民间写本、胡语藏语写本)收买了总约8000件写本,其中4000件藏文编号,4000件汉文编号,包括粟特文、回鹘文、于阗文、希伯来文等。除了零星刊布以外,
本丛书是在1995年出版的《楚学文库》基础上,补充近年来的重大考古材料,吸收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增加新的图书品种,编修而成的一套大型学术丛书。全面总结了楚文化考古、历史、民俗、古文字、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一系列发现和研究成果,系统、深刻地阐明了楚文化生成、演变的过程与规律,展现了楚文化辉煌的成就,揭示了楚文化独特面貌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多年来在广州市区进行了大量的考古调查、发掘工作,有的重要发现被评选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掘出土了各类文物数以万计,主要是陶器、石器、瓷器、铜器等。为了向社会大众介绍广州市的悠久历史和文化,搜集了各种文字资料、图片,
本书光绪年间江宁商号之登记总册,卷首、卷末铃有“江宁商务总会关防”。共8册。第一册卷首有城内外及附城镇市街道地名一览表、贸易各商业多寡数目一览表。总册按行业登记各铺号。每一商号所记包括商号名称、所在地址、属于何种行业,部分商号还记有开设时间。总共商业一百
越南汉喃研究院共藏有越南各地碑铭文献约25000种,其中大部分为汉文。这些碑铭用汉文记录了越南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信仰、行政区域变迁等多方面信息,特别为越南乡村史和宗族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资源。这些碑铭文献反映中越关系及中国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本丛书通过与越南社会科学院汉喃研究院合作,将该院数十年的拓
《德州市地名志》(政区·自然村)是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德州市在国务院和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在全市开展地名普查的成果转化。该丛书详细记述了境内11个县(市、区)、134个乡镇街道、8000多个居民点的标准读音、位置、人口、面积、来历、沿革、社会地名应用等信息,并附上了各县(市、区)的村庄地名